第2章 第 2 章
下一刻,天幕上响声阵阵。
【当当当~】
巨大震撼的乐声响起。
天幕出现了一人,身披红色袈裟,手持锡杖,骑在白马上,一脸慈悲,普度众生之相。
【唐僧,西游记主人公之一,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于五指山下收孙悟空为徒,开始西天之行,一路不畏艰难险阻,潜心向佛,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终达西天。】
空灵悦耳的女声响起。
为了配合视频中的视觉效果,阮笙特意用了变声器,此刻她的声音带有了东方神话中的神秘感。
【唐僧是遗腹子,出生悲惨,自幼在寺庙中长大,于金山寺出家。他勤敏好学,悟性极高,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与唐太宗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画面一转,一位身穿明黄色袍子的人,赐给唐僧“三藏”法号,与他结拜,唐僧要走了,这位皇帝面露不舍,甚至落下了眼泪。
“御弟……”
画面一度潸然泪下,使人悲痛欲绝。
同一时空下的李世民:“……?”
“杜卿,那……和朕怎么这么像……”
杜如晦一脸震惊:“陛下怎会出现在神迹上。”
袁天罡摸摸胡子,一脸高深莫测:“陛下,继续看着罢。”
同一时空,他的儿子李治,此刻坐于中宫,瞪大了眼睛,指着天幕。
“父皇……他上天啦!”
一个宫女看见这一幕,即使心中的震惊已经达到了极点,还是很守规矩道:
“殿下,不可胡言乱语,等会儿又要被夫子说了。”
时间线往后推,李隆基正与杨贵妃饮酒作乐,被这神迹一搅,直觉神奇,遂率众人观看。
看到这一幕的李隆基感慨一句:“当年,太宗皇帝英姿飒爽,玄奘法师一脸慈悲,没想到竟有这样的情谊。”
画面定格,玄女说:
【解读唐僧,自然要解读其原型】
【——唐朝高僧玄奘,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①
【唐僧身上,汇聚儒、道、佛三家思想境界,幻化出神仙、凡人和鬼妖的三种不同世界。至大、至高、至远,集聚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
【他那儒雅博学之样,始于儒家文化,显于骨子里有刚毅木讷的君子作风。】
【他身上的道风淳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他身上的佛法高深,虔心修炼都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
大秦:
始皇坐于天台,咸阳宫最高处。
其于朝臣跟着他身后,皆在这最靠近神迹的地方看事迹如何发展。
在被“九天玄女”拒绝那刻,始皇就知这不是徐福的把戏,只是他对神仙之说心有向往,又不全然相信,见这神迹只是在天幕演示,在尚未明白这神迹真面目之前,他持观察态度。
而如今,玄女之言,在他心中惊起惊天巨浪。
玄女说了个地名:大唐
那不是大秦的疆域。
始皇帝眸子微阖,摩挲着手指,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
他潜意识里,大秦可传承千秋万代的……可如今这话,使得他不得不思考,大秦是否不在了,又或许说,那是他所不知的地方。
玄女又说,唐僧身上幻化出神仙、凡人和鬼妖的三种不同世界.
始皇本就对长生有执念,对神仙之事本就心生向往的他,如今听了玄女之言,他心中那点火苗隐隐有燎原之势。
原来,真的有神仙,真的能长生。
那是不是又可以派徐福东渡了?
玄女还提到了一个叫“佛家”的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兴起,其中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大肆兴起,广为流传。
听过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法家。
却没有听过这佛家。
……
始皇心中这样想,其他的朝臣也想到了。
知道大秦可能早亡的人面色惨白,意识到可长生的朝臣心中有了打算,对学说感兴趣的朝臣则是暗搓搓想去打听打听。
始皇道:“诸卿,朕有三问。”
李斯,王翦,赵高,以及后方朝臣皆屏住了呼吸。
始皇三问如下:
一:玄女所言大唐,诸卿可有惑?
二:关于长生,神仙,诸卿何想?
三:佛家,诸卿可曾见,六国未灭之前可有此学派?
王翦一脸严肃,正义凛然道:“陛下,这大唐,恐是后世,至于长生,老臣依旧将信将疑,这佛家,倒是没听过。”
朝臣皆吸了一口了凉气。
不愧是老将军,说话就是这么直接。
这些话若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王翦说罢,始皇帝脸色青了几分。
但是他心中又知道王翦的话是实话,也发作不了,只能听下一个人发言。
“回陛下。”李斯斟酌语言,避开了大秦早亡的话题,道,“许是玄女向大秦展示另外兴起的学说。”
他语调很小心翼翼,“陛下求长生,臣等原以为此事虚无缥缈,如今听了玄女所言,竟觉豁然开朗,至于这佛家,臣以为此与儒,道,法,阴阳几家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待玄女日后解惑。”
始皇点了点头,脸上青色却未褪去。
李斯之言,过于小心谨慎,不听也罢。
“回陛下。”赵高站了出来,“臣有话说。”
始皇无话,只是眼神移向他,赵高便明白了,开始道。
“陛下,玄女显现于大秦上空,便是天佑大秦的征兆,玄女直言神仙、凡人和鬼妖的三种不同世界,这还不足以表面此事是真的么,长生之事近在眼前,至于那佛家,自夏商周覆灭,六国臣服于陛下威严,一切足以说明陛下的神威,以后不管是什么,都是大秦的文化底蕴发展来,陛下不必忧心这些,当下最重要的是派国师寻长生药,以保陛下龙体,绵延国祚!”
躺枪的徐福:“……”
赵高,我谢谢你。
不过,他自己也兴奋起来了。
按照神迹上玄女所言,真有神仙的话,往后,他日后定要好好利于始皇外派他时的东西。
那童男童女,金银珠宝,不知可否得神仙青睐。
听完赵高的话,始皇久久不言,眉宇间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
“赵卿其言,甚得朕心。”
赵高嘴角上扬:“陛下谬赞!”
“长生之事,朕自会询国师之意。”良久,始皇道,“召扶苏来此,朕要与他同观神迹。”
他心中还是放不下大秦早亡之事,若大秦真走向覆灭那一步,表示他的长生根本没有实现。
甚至,他接班人也没能接管好他的王朝。
扶苏崇尚儒学,受此熏陶,养出了一副瞻前顾后,满口仁义道德的儒雅之样。
人人称他作公子,喜与他接触,爱他温和良善。
可是,在始皇帝眼中,这模样成何体统。
帝王本该运筹帷幄,纵横驰骋,唯我独尊。
扶苏他……完全相反,这温顺姿态哪是个未来帝王的样子?
如今玄女之言,使得他更看不惯温文尔雅的扶苏了,他要扶苏来,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后世之事![1]
大唐:
知道自己没有赐法号,取经文牒,通行宝印,紫金钵盂的李世民,眼神颇耐人寻味。
这天幕所展现的根本就是杜撰的。
贞观之治,民风开放,其中不乏胆大之人杜撰故事,民间话本传播甚广。
只是他没想到,这些人大胆到编纂他的故事了。
他是个开明的帝王,这些鸡皮蒜末之事,不值得他操心,他看向袁天罡的方向。
“国师,你刚刚说‘应梦贤臣’,朕已命人快马加鞭寻朕梦中出现的贤臣,薛仁贵此人很快就会被寻到。”
他顿了一下,又道,“可是……这神迹出现了我大唐之人,这是为何,可是暗示朕,还有贤才被埋没,待朕招揽?”
李世民是个惜才之人,贞观之治,大兴科举,便是怕埋没了有才之士,这是大唐的损失。
袁天罡的拂尘已经从手上拿了下来,这次,他算了一卦,道:“陛下既已从神迹上看了此人,可觉得他的装扮眼熟?”
李世民:“朕知这是僧人装扮,只是朕未未见过此人。”
袁天罡说:“玄女言,此人住于金山寺内。”
李世民愣住:“金山寺的僧人……是朕疏忽了,朕这就派人宣他。”
他不介意真的上演一出“御弟哥哥”,以及依依惜别,只要唐玄奘是个人才。
袁天罡制止了他:“陛下,时机已过。”
李世民不解:“国师何出此言?”
袁天罡解释道:“玄奘法师已偷渡向西行,如今已到西域一带。”
李世民:“偷渡?无朕的旨意,他能走多远,且不说这一路艰辛万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僧人如何能坚持住?”
“这就是玄奘法师高于常人之处了。”袁天罡说,“玄奘法师是佛家得道高僧,想到处传播佛学,再学层次更高的佛学,他这番偷渡,只是向佛的第一步罢了,此番,亦有陛下之因。”
“因为朕?”李世民疑惑道,“还请国师解答。”
“陛下曾言‘己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可不久之后,陛下又言‘先道后佛’,若是陛下知道玄奘法师想去的地方是天竺,陛下还会让去么?”②
李世民:“朕……”
朕错了。
不怪唐玄奘选择偷渡,他对佛家的态度本就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在政治需要和思想信仰发生矛盾时,对佛教的政策往往不一样。
但是,每一时刻的政策,都是大势所趋。
“陛下不用派人去寻,臣已算过,陛下与玄奘法师缘分在后,那时,法师已得点化,陛下再宣他即可。”袁天罡最后说,还不让他过于内疚。
李世民点了点头:“就按国师说的办吧。”
玄奘的归处已经解决,袁天罡也放心了,道:“神迹出现不无道理,陛下一心寻治国良策,可于神迹中窥寻。”
李世民点了点头。
俩人的话被后面的魏征一字不落听完了。
他本是个急性子,听到有人愿意为了信仰做出“偷渡”这样的事情来,心中是无比佩服的,当即就饮一大白,以表敬意。
杜如晦说:“臣见过那玄奘法师,那时他才六岁,却已聪明伶俐,呈现出超于常人的智慧,此番去天竺,也是他的造化。”
李世民只道罢了罢了,人已去,只待归来,他会接见的。
如今看来,玄女莫不是以此神迹提醒他“朝令夕改”之举。
明朝:
朱元璋望着天幕上的唐僧,道:“玄奘法师西去天竺一事,民间衍生出很多话本,如今竟被这神迹惟妙惟肖演示出来了,当真是百年难得一遇。”
刘伯温下了颗棋,抚须道:“皇上感慨的不是神迹的惟妙惟肖吧,而是对唐皇派玄奘法师西去天竺取经,传播文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朱元璋拿棋的手顿住。
国师懂他。
他是皇帝,站在皇帝的角度,对高僧宣扬文化这样的事,自然是万分赞同的。
万国来朝,那该会是怎样的盛景。
经济文化发展,能否再现一遍开元盛世之景?
这个国家,能否在他的手中屹立于世界之巅。
刘伯温微微一笑:“陛下,玄奘法师之事,玄女言明,此乃书中所写,真实的历史,由老臣向你道来。”
朱元璋说:“国师请将。”
“玄奘法师的出行并未得到唐太宗支持,只是他带回了更高层次的佛法,归来后声名大噪,唐太宗召见了他,此后玄奘法师得以宣扬佛学,专心致志译书扬典,使得佛学广泛传播。”
朱元璋感慨良久。
“唐太宗有此不畏艰难险阻的贤臣,朕……朕也想要,以及……朕是否改一下国策?”
明朝对外政策乃海禁与朝贡并行,厚来薄往③,如今,他需好好反思了。
他不知道的是,今日这小小的思考,成为了后来的皇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动力之一。
往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朱棣派郑和外出,加强对海外的联系,扩大政治影响,宣扬国威,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④
作者有话要说:①——改自唐玄奘主要事迹,人物百度百科介绍。
[1]——公子扶苏性格和政见,与秦始皇有很大不同,这里作者参考的是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2019年5.24日那期。从史书记载看来,公子扶苏是个仁义之人,而始皇帝则背上残暴的骂名。
这里有人解释如下:秦始皇面对一个刚刚建立的大帝国,需要激烈的手段来统治。公子扶苏是个心软仁义的人,始皇只要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扶苏上位以后就可以实施仁政,迅速的从老百姓那里获取民心。恶事都有秦始皇来做,扶苏继位以后只管广施仁德,这是最容易获取人心的办法。
&——对唐僧人物形象的解读,来源于网络。学者从儒释道等角度来分析唐僧的形象和人格
②——取自《贞观之治,慎所好第二十一》唐太宗李世民对宗教文化态度确实一改再改,作者这么写的原因取自一下内容: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寮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已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此事亦足为鉴戒。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终被宇文化及使令狐行达杀之。又诛戮李金才,及诸李殆尽,卒何所益?且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
贞观七年,工部尚书段纶奏进巧人杨思齐至,太宗令试,纶遣造傀儡戏具。太宗谓纶曰:“所进巧匠,将供国事,卿令先造此物,是岂百工相戒无作奇巧之意耶?”乃诏削纶阶级,并禁断此戏。】
③——改自《唐蕃会盟碑》
③——明代的对外朝贡体系
④———郑和下西洋
关于文中作者写玄奘法师“偷渡”一说,作者搜索如下: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自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时年玄奘二十八岁。当时的政府明令不许百姓私自出国,各主要道路关隘的稽查很严,然而玄奘意志坚决,终得偷出国门。经过哈密、高昌、龟兹,越天山,至素叶城,出铁门,渡缚刍河,越大雪山,进入北印度。当他渡过八百里沙漠时,曾有四日四夜无一滴水入口,然玄奘决心已定,发誓:"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决不向东一步以求生",终于冒险西行数万里到达印度。玄奘在印度受到各国的欢迎和礼遇。当时印度东北的摩竭陀国、西南的摩腊婆国两国最重学术,而以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为当时最大的佛教大学,约两万多人,大师荟萃,玄奘在此居住五年,跟从戒贤法师受学,屡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与婆罗门教等论师辩论获胜,声誉日隆,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