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孙主簿:“???”
好像哪里不太对……
两人一对眼,苏平麻利地接过了地契和银票,开心道:“孙大人既然送来了,那本官就不客气了,咱们衙里如今也算是小有资产了,不管这地能不能生财,怎么着也算是咱们的第一桶金,孙大人真是深明大义,我辈岂模,如今这一笔银子,可算是角了燃眉之急,想来今年的种粮一事就不用愁了,县学修缮也有经费了,孙大人此举乃功在千秋,是黄杨县之福,朝廷之幸!”
苏平的嘴就跟机关枪似的突突突地。
各种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冒,一旁的黄大个听得直咧嘴。
说罢,苏平弯腰、鞠躬,并代表全县百姓向孙主簿表以诚意的谢意。
孙主簿:“……”
苏平缓了一会,对一旁的黄大个笑道:“你去把张典吏叫过来,咱们当面将这笔银子和地契入了库……”
黄大人应了一声,麻溜的跑了出去。
不多时,张典吏被黄大个拉着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见一脸便秘的孙主簿,和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的苏平,先后打了招呼。
苏平忙将手中的银票和地契递给他,让他当着面清点清楚,而后道:“张大人、孙大人,咱们县衙里如今能做得了主的,也就咱们三人了,如今我们三人均在场,便有将这些由孙主簿代为管理的县衙产业入了库。”
“接下来,这笔产业要如何运用,咱们再一并商量,同时公开透时,过几日把这些明细写了告示贴到菜市口,以示百姓。”
两人:“……”
入库能理解,为何花了还要公示?
见两人有点懵。
苏平索性又解释了几句。
这是为了让百姓放心且信赖的一种作法,同时也是防止舞弊、贪污的一种策略。
苏平顿了一下笑道:“县衙里也只有咱们三人,所以,以后有什么出账入账的,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这样更公平公正一些,也不怕出现什么纰漏,让人找出毛病来。”
孙主簿听得哑口无言。
干笑两声,“大人这主意真好。”
妈呀,亏他来得早,也亏得以前的县令一心不在县里头,否则——
张典吏点头,“大人这法子不错,那这账目以后是大人直接管吗?”
苏平摇头,“这段时间先由张大人管吧,统共也就这么点银子。”
“对了,张大人前面给我说过,你们已经好几个月没发俸银了,如今手里刚好有点钱,不如先给每人结两个月的俸银吧,虽然不多,但也能让大家更安心一些不是。”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待秋播结束,我请大家到万喜楼吃饭。”
张典吏心头一跳,下意识站了起来,“大人这样不好吧,先前都是由孙主簿管账的。”
苏平道:“孙主簿最近忙着秋播的事,也没多少时间管账,而且这账目不多,张大人也就是捎带手的事。”
张典吏应了一声好。
将手里的银票仔细入了账。
他原先还琢磨着苏平怎么弄钱。
常规操作就是向府城那边借,不过苏平要求见史员外他们,他就感觉苏平是想向史员外借钱,谁知道,今日有这好事。
2855即能解决掉种粮的问题,又能将县学修缮的银子扣出来。
最后还能剩一点。
不过如今有了这山头,以后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多少心里有点底。
张典吏猛然想起,他家媳妇说的话:“我瞧着这个苏大人是个有本事的。”
他问怎么看的?
张太太笑道:“长得挺干净,而且见谁也没架子,这样的人不骄不躁,才来两天就办了你们这么多年没办的事,你不觉得他很有想法吗?”
“安安心心跟着他就行了呗。”
张典吏当时只说继续看看。
这会捏着手里的银票,突然感觉留下来也好。
还省了四处打点的银子。
而且,他儿子年纪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能下场考试了。
苏平如今给县学的学生待遇不要太好。
张典吏正胡思乱想之际,就听苏平笑道:“这事还需要孙大人亲自盯着,我目前也就需要十车的水曲柳……”
孙主簿:“……”
所以,你真不是知道我手里有一块山地?
孙主簿顶着翻江倒海的心思,看了一眼苏平,而后,垂头应了一声好,道:“大人,今日地快翻好了,大个兄弟应该自己就成,那下官就上山找人拉木头去。”
苏平应了一声好,随后道:“孙大人拉回来了,找张典吏报账。”
孙主簿从苏平那里出来。
一颗心几乎沉入了谷底。
从苏平话里的意思,他已经听出了几点意思。
第一,对方不知道他手里有这地。
第二,对方是真的要十车的木头,并没有别的意思。
好气,他居然就这么失去了一片山头。
更可气的是,账政大权的事,居然被苏平随随便便交给了张典吏。
不过转念一想,苏平要做到什么公平公开透明,那么张典吏也别想捞到什么好处,想到此,他心情瞬间又好了一丢丢。
苏平今日要与史员外他们见面。
找了身自认为还不错的衣裳,这么一套,突然就发现腰带在腰上挂不住了。
黄大个道:“瘦了一大圈了!”
苏平也挺高兴,他以前刚穿过来的时候,就努力减过肥,甚至在饮食方面也特别控制着,可效果不佳。
甚至有越吃越胖的嫌疑,搞得他郁闷不已。
不料这一路走来,倒是成功减重不少,苏平换了几条腰带都没什么用,最后索性把腰带给去了,换了身长衫。
黄大个道:“这样是不是太随便了些?”
“无所谓了。”
衣裳宽,腰带再挂不住,显得更滑稽。
苏平收拾好,张典吏也将刚才做的会议记录拿了过来,让苏平看一下。
苏平笑道:“这个你保管好就行了,咱们以后,月结!”
张典吏明白,他将账本还有记录转身锁进了隔壁书房的柜子里,便与苏平一道去商会馆。
黄大个则带着一百两的银票去了县学,苏平前头与杨老二说好了,三日后一定给钱,他那时候是琢磨着向史员外他们借钱。
不过今日孙主簿一大早就送来了银子,便直接把时间提前了。
也好让杨老二和县学众人再帮忙宣传一波,想来他那个“招贤纳士”的计划更顺利的进行。
黄大个过去之后,杨老二他们今日又拉了不少的材料,除了几个挖厨房地基的,余下的几人跟着杨老二正在修屋顶。
同时木匠也进场了,在另一边的空地上开始刨了起来。
黄大个笑着问了一句:“谁是大杨村的杨二郎?”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后要是达不到V标准,下榜大概会写一个阶段,然后拉倒。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