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众人反应倒也在李世民预料之中。
想建功立业是真,不想听人指挥也不假。
典型的聚是一盘沙嘛。
换做其他时候,李世民有时间慢慢收拾这群不服气的将领。
眼下没这个时间。
他处理的简单粗暴,“怎么,诸位有意见?”
意见是有的,但没人出头说话。
谁想当这个出头鸟啊。
说白了还是宋朝武将地位低,面对这位皇家亲王没底气。
李世民就知道会这样,“既然如此,三军听我调遣,谁要是敢在私底下搞小动作,可别怪孤不念旧情。”
如今康王奇袭大胜,其他人不敢说什么。
当然这也就是明面上,私底下怎么说。
李世民也不在乎。
种师道看着颇是有几分王霸之气的年轻亲王,心中有千言万语,开口提到东京城里的事。
“殿下打算怎么办?”
既然是要问责李纲,那城外之事怕也要问罪。
李世民轻笑一声,“老将军打算将我扭送到宫里?”
种师道连忙道:“老臣岂敢?”
李世民冷笑一声,“即使如此,他闹腾他的去,真要是把孤逼急了,可别怪我不念兄弟情义。”
这话说的十分露骨。
种师道不惧反喜,哈哈大笑起来,“殿下放心,老种为你周全此事。”
赵家的皇帝软骨头惯了,如今看到个生了反骨的,他只觉得这是太祖爷显灵,保佑大宋江山。
李世民:“……”
瞧瞧东京城里的那窝囊废,都把人逼成什么样了。
李世民上前一步,搀扶起这位老将,“有劳老将军,时候不早了,老将军先去休息,明晚还有的闹呢。”
种师道颔首。
金人驻扎汴京城外,拢共就那么些人,偏生把战线拉的那么长,可不就是说“来呀快活……咳咳,快来偷袭我呀”。
遇到可靠将领,奇袭之事成功不奇怪。
姚平仲之失利,源于计划败露。
前车之鉴,当然是引以为戒。
种师道又开口,“只是还有一事。”
李世民眯了眯眼,“老将军说的是奖赏诸位将士和大军粮草的事?”
种师道听到这话又是热泪盈眶——
殿下如此敏锐,当真是江山之幸,社稷之福,黎民百姓的福音啊。
李世民步出帅帐,眺望远处。
今晚奇袭杀了金人一个措手不及。
再加上放火烧了营帐和辎重,金营损失不小。
回头看到那年迈老将,李世民笑道:“明日京城肯定会派出使者去金营。”
种师道还没反应过来这弦外之音,“是啊。”
李世民道:“过往咱们的使臣过去,都带着金银珠宝贿赂金人使臣,老将军可知道这事?”
“岂能不知?”种师道恼火道:“我等勤王大军没能血战沙场,还要护送使臣去金营和……”
他忽然间意识到什么,“殿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笑眯眯道:“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不过这事得放长线钓大鱼。”
穷啊,没办法啊。
行军打仗不要钱?
当他指挥的是量子军团啊。
与其把这些金银珠宝银钱粮草便宜了金人,为啥不用来补充粮饷呢?
是不舍得给自家人花钱吗?
安排李纲去周转粮草,那是为北伐做准备。
眼下有现成的银钱送上门,哪能不要。
种师道怎么也没想到,康王竟然大逆不道至此,这可真是太好了!
“殿下说的是,咱们这么一袭营,金人退意滋生,届时肯定会催促朝廷把赔偿支付。”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那里光秃秃的没有一根胡茬——
“避免打草惊蛇,明日要把使臣扣留下来,老将军尽管去做,日后有什么差池,由我李……一力承担。”
种师道的泪都快流干了,“殿下,老种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安抚了这位老将几句,李世民这才去休息。
等到日上三竿起床,就看到营帐外有人细声说话,“小点声,别吵着殿下睡觉。”
李世民:“……”
这个迷弟倒是有几分可爱之处。
他喊了一声,种彦崇连忙进来,“殿下,宫里来人了。”
李世民接过热茶,“嗯?”
种彦崇嘿嘿一笑,“被我爷爷给抓了起来,您说还会再来人吗?”
要他说,干脆来一个砍死,来俩砍一双得了。
反正都不是啥好鸟。
李世民朗声大笑,“随他来,也别好吃好喝伺候着,安排去喂个马烧个火什么的也不屈才。”
种彦崇闻言大喜,“我这就去安排!”
李世民简单吃了些东西后,再去帅帐之中。
诸路将领倒是都在。
眼看着李世民到来,一个个起身,脸上带笑。
态度比昨晚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原因无他。
勤王需要自带干粮实在是太坑爹。
再加上如今这天气还冷飕飕的,没怨言的那是圣人。
一群当兵的大老粗有几个圣人?
就想着能勤王得到些奖赏,加官进爵罢了。
但康王绝了这条路——
把去金营的使臣拦下,那些金银珠宝充作军资。
这是要造反啊!
扣押使臣这是跟朝廷撕破脸,康王肯定会被问责。
但种老经略不仅不慌张,还充当起了康王的打手。
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那他们还勤个屁的王!
各路将领还没做出反应呢就被拉下水了。
去宫里举报康王要造反?
那前提是你能离开这边营地,而且能顺利进城。
城外是种老经略,城内有李纲李侍郎。
这俩人里应外合,他们有多大的本领去跟官家说?
再者说,说了有啥用。
官家手里头有兵还是咋的?
当然,让天平彻底倒向李世民这一方的,还有远处的加官进爵。
都是俗人一个,大老远的来勤王,还不就是为了得到官家赞赏?
不加官进爵,真当他们愿意来啊。
反正都一条船上了,与其跟着东京城里的官家那条破船沉入水底,倒不如跟着康王博上一把。
当然,这群将领们心里头也有些犯嘀咕。
就不知道日后康王功成,是效仿本朝太.祖.爷,还是……
李世民还能看不出这些大老粗们的小心思?
“大唐有个诗人李贺有首诗,孤甚是喜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诗词浅显易懂,便是大老粗们也懂啥意思。
这把稳了!
各路将领齐齐拱手,“末将愿听康王殿下调遣!”
声如雷霆气势如虹,吓得正准备进帅帐的种彦崇浑身一颤。
旋即面带得意,不愧是他的主君。
就一个字,牛!
李世民不是小气的人,他文治武功还能收拾不了这群大老粗?
没必要藏着掖着,既然要用人,那就用人不疑。
只不过这二十万勤王大军的战斗力还是个未知数,当务之急是先摸底。
一番摸底之后……
玄甲军的脚后跟都摸不到。
还是先操练吧。
李世民在位时,沿袭的是府兵制。
就是所谓的农隙训练,战时为兵。
后来募兵制取而代之。
时代发展嘛,这也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赵宋家的募兵多是那些造反投降后的各路人马,军事素养极为低下。
冗兵、冗官、冗费问题,那可是悬在朝廷头上的三把剑。
王安石变法的本意不就是为了改变三冗两积的问题吗?
奈何变法不够接地气。
失败告终。
如今指望这些军事素养不怎么高,又长途奔袭的士兵来打战斗力十分之凶猛的金兵。
还真是为难人。
傍晚时分,李世民转了一圈后,与诸位将领帐中议事,“孤欲传令北方各州府,招募义士抗金北伐,诸位以为如何?”
北伐!
这话听得众人眼眶一热。
他们受了金人多少窝囊气,如今总算,总算有人站出来要说北伐之事了。
怎么能不热泪盈眶?
以为如何?
不要太好!
“殿下,末将与河北刘韐交好,这就写信与他。”
“我与河南府的郭忠孝相熟,他乃忠义之士,我这就写信与他。”
“宗泽自比汉末严颜,如今在巴州,要是知道殿下要抗金北伐,相信定然会襄助一臂之力!”
“韩浩是仁宗朝韩琦韩相公的孙子,如今驻守潍州,末将这就写信与他!”
李世民听到几个熟悉名字,更多的却还是那些并不熟悉的。
原来赵宋家也有这么多忠义之士,却未遇明主,尽数折腰。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帅位上的李世民起身,抱拳行礼,“那就有劳诸位将军了。”
这厢各位将领纷纷退去,提笔写书信号召各地将领义士共同抗金。
种彦崇悄悄闪了进来,“殿下,那咱们今晚还去金营玩吗?”
地府内的朱棣闻言一笑,“换作前些日,这小子安敢用这词?”
李隆基与有荣焉,“我曾爷爷一呼百应,不愧是天可汗。”
曹操表示赞同,这有点像是他们当年十八路诸侯共讨董贼时的盛况。
武则天好奇,“听说两宋之际有个岳王爷十分厉害,可惜未遇明主被完颜构那狗贼害了性命,怎么没听大家提到他的名字?”
朱棣笑着解释,“武皇有所不知,岳武穆如今还是小兵一枚,之前虽是在刘韐麾下做敢战士,但因丧父回归家乡。如今秦王这号令一出,看来咱们这位不世出的将才,是得逢其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凤:没有钱没粮草,开封府里给我们搞!现在咱要钱有钱,开始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