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杨广与李隆基

陈乔不知道这历朝历代已经在因为自己的出现而举国哗然,诗仙李白抬起已经喝到朦胧的醉眼。

左右看看周围连睡觉和喝酒都顾不上就是目不转睛盯着天幕看的诸位,徐徐感叹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他之前写的,但放在此情此景,倒是十分合适。

周围听到李太白念这两句诗,更是神情回味不已,觉得当真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要不是有那神女在天幕之中,他们必定要再次对李太白的文采夸赞一番。

而在天幕之中,面目柔美神情慈悲的神女已然开口说话。

【吾乃九天玄女,近日与诸神论战,亲眼所见下界众生苦难,心有不忍,故与诸神商议一计谋,便是为尔等传授些许生存之法。】

【但神明所擅之法,尔等皆难以习之,故而能授予尔等之法大多为后世所有,不过对于尔等而言,已是足够。】

【吾深谙道法、军事,善帝王之术,只是吾近日手气欠佳,却是抽中今日所授内容,尔等便随意一听罢。】

神女此言一毕,便有比那【神明直播】四字略微大一些的字出现在天幕的最下方中间位置。

#点击666就带你深入体会当人上人骄奢淫逸的快乐!#

现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刘邦当场就对着天幕念出这一长段文字,隐约明白这大概是什么意思时,就笑了笑,觉得这一位九天玄女娘娘(1)倒是和传说中的不大一样。

正抱着还未满一岁的儿子轻声哄着的吕雉听到丈夫这不着调的笑声,当场就瞪了一眼他,认为这是对神女的大不敬。

可被妻子瞪视的刘邦却是不做任何反应,只是摸了摸自己头上用竹皮编成的帽子。

这可是他最喜欢的帽子,如此深夜都翻出来戴着,就是为了显示他对神明的尊重。

但吕雉就没有这个闲情雅致打扮了。

因为深夜起身,原本熟睡的儿子被吵醒,正是需要母亲安抚,她便只能简单的穿了外裳,一直都在照顾儿子。

至于丈夫刘邦,只要他不跟着那些游侠朋友到处闯祸,她就很心满意足了。

·

“骄奢淫逸的快乐?那必定就不是在说我了。”

虽然才刚当上皇帝半年,但唐太宗李世民还是非常的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成为被神女点到的人。

同时说话间也向身旁心爱的观音婢投去一个神采飞扬的表情。

长孙皇后淡然微笑,对于这个话她自然是深信不疑。

听到陛下这样的自信话语,诸位急匆匆赶进宫有幸陪伴皇帝陛下一同听神女授课的臣子反应各有不同。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皆是神情舒缓,对于自己效忠的陛下还是有这个信任的。

而尉迟敬德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左看看又看看没见有人说话,于是自己也把一肚子震撼不已的话给咽了回去。

现在还是听神女说话更重要些,他那些惊叹的废话还是留着之后再说吧。

而一脸凛然正气的魏征轻微皱眉,对于陛下这样自信自大的行为很有提醒进谏的想法。

只是想到此时最为重要的还是九天玄女娘娘的授课,却是也不好突然出声。

万一落下神女的只言片语,怕是在场诸位都要遗恨终生。

·

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自信的还有很多皇帝,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都认为自己不会是被神女点名。

至于为何会猜测神女是在点名一些骄奢淫逸的皇帝,那自然就是因为只有皇帝才是真正万人之上的人上人!

而神女之后所言恰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今日要讲的第一位人上人便是隋朝的隋炀帝杨广。(2)】

【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亦是隋朝的亡国之君,这一点和秦朝二世而亡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比起杨广,秦二世显然就是一位暴君,这个会在下一次讲十大暴君时候再讲。】

秦朝,正在专心致志聆听神女授课的秦始皇嬴政:“???”

一旁同样听得清清楚楚的李斯和赵高已经冷汗遍布全身,若非不敢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失仪,他们怕是都要惊喊一声。

刚才神女说什么来着?秦朝二世而亡?秦二世是暴君?!

长公子扶苏亦是一脸茫然,难道他竟然如此无用,居然让这赳赳老秦的大秦二世而亡?

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在听到大秦会二世而亡时,差点没一口气喘不过去就这样晕过去了。

可待他稍微清醒过来之后,就意识到其中肯定是出了什么差池。

毕竟没有比他更了解公子扶苏的人了,他呕心沥血教出来的扶苏,有可能是仁义之君王,也可能是平庸之君王,但绝不可能是一位暴君!

不等淳于越说出自己的想法,秦始皇嬴政就开口了:“秦二世绝不是扶苏。”

淳于越这位公子扶苏的老师能分析出来的细节,秦始皇自然也能看出来。

只是秦始皇不明白,为何秦二世不是他的长子扶苏。

虽然扶苏被儒家文化给教导得过于心慈手软,但放眼他的诸多子嗣中,扶苏也算是矮个子里的高个子。

扶苏确有不足之处,可这不会是他不立扶苏的理由。

其他子嗣在秦始皇看来只会是更不适合做皇帝,而且根据神女所言,秦二世还是一位暴君。

他绝不可能给大秦立下一位暴戾继承人,除非是未来出了什么差池,才让一个不适合的继承人登上了大秦的王座。

秦始皇沉着脸半敛眸思考时,左右皆是不敢出声。

只近侍赵高不着痕迹的抬眼看了一下不远处的公子胡亥,但谦卑的神情之下,没有人看到他此时在想什么。

【仁寿四年七月杨广继位,在位期间功绩有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和营建东都、迁都洛阳。】

【然不加节制的频繁发动战争和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发,造成天下大乱时,也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自继位起,杨广便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何右,三至涿郡,甚至还在长安、洛阳之间经常往返,不知者还以为其有神骏马能日行三千里,亦或者是有那上天入地之法术,倒是让他一位帝王把天下都给踏足游玩。】

【为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杨广还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比如洛阳之西的西苑,周围二百余里,有人工湖,湖内有山,堂殿楼观,布置奇巧,穷极华丽。】

【月夜之时,杨广常常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并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曲,弦歌达旦。】

【更有杨广游江都时,带领诸王、百官、后妃和宫女等二十余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之处五百里内都要进献美食宝物,挥霍浪费不尽其数。】

【然隋炀帝杨广如此荒.淫.昏乱,并命王世充挑选江淮美人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这样的骄奢淫逸背景下,是每月役使丁男多大两百万人,开发运河便于游玩,十余年间便征发百姓不下一千万人,平均每户就役者便有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发生。】

【大业七年,隋末民变终于爆发。大业九年,起义遍及全天下,隋朝气数已尽。大业十四年,隋炀帝杨广被叛军缢弑于西阁。】

【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隋朝,享国三十八年,就此亡国,而隋朝人口数量更是因此从860万户锐减到两百多万户。】

隋朝之前的朝代听到这隋朝的人口数量巅峰时期居然有860万户,简直就要垂涎嫉妒到双眼都要红了!

汉武帝刘彻更是对这害民如此的隋炀帝杨广大骂不已,并赶紧立下祖训,绝对不允许后代子孙出现这样骄奢淫逸的行为。

对此,沉湎酒色、荒于政事的汉成帝刘骜给他祖宗投来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仪的微笑。

【明君与昏君之间的差别,大概就是如同金乌与粪土之间,便是用来对比都觉得不利。】

听到神女讲明君比喻成金乌,所有觉得自己可以被称赞为明君的帝王都不由自主的挺直胸膛,并认为神女说的都对!

【接下来要谈论的就是第二位同样沦陷于骄奢淫逸之中的皇帝,那就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3)】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庙号‘玄宗’,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但唐玄宗李隆基此人半生皆在纵.欲荒.淫,甚至还荒唐到强抢儿媳,‘玄’之一字倒是足够明褒暗讽的。】

原本以为这里面不会有他唐朝的事情的唐太宗李世民,差点就要气恼到晕厥过去。

要不是有体贴的观音婢陪在他身边,要不是他还年纪尚轻,怕是今日都要被那不肖子孙给气死了!

居然骄奢淫逸!居然还强抢儿媳!这根本就是身为一国之君不应该做出来的事情!

只要想想自己的后代子孙居然还有能做出跟杨广一样荒唐举动的人,甚至可能还有可能做得更离谱。

李世民就觉得自己现在便想“教育”孩子了。

涉及到皇帝陛下的家事,众多臣子看到长孙无忌这个家伙都没有说话,于是也保持沉默,选择让皇后娘娘去安抚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而心爱之人的柔和眼神和伸手轻拍几下的动作,果然就是当场安抚住眼眶都要湿润的李世民。

但现在还能勉强心平气和的李二凤,很快就会被荒唐子孙的荒唐行为给气得胸口发闷。

【唐玄宗李隆基年少时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先天元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公主太平,成功取得唐朝的最高统治权。】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未时,太平公主正要与侄子李隆基于申时合作诛杀韦后,可却因神迹天幕而耽搁了时间。

可太平公主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耽搁,居然还让她从九天玄女娘娘这里知道未来自己会被侄子赐死的事情。

也许和李隆基合作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现在在位的皇帝是她的兄长李旦,如果她想要效仿母亲武则天那样当女皇,或许可以将此事利用一下。

她的那位兄长最是心慈手软,耳根子更是从来没硬过,说不定经此一事,能让兄长对她产生愧疚。

而一位帝王的愧疚,已经足够她做成很多事情了。

还有李隆基这个好侄子,本来就不是她兄长李显的亲子,也不是兄长李旦的长子,根本没有资格做太子。

现在又都被九天玄女娘娘当成骄奢淫逸的人上人来批评,还跟前朝的隋炀帝杨广相提并论,想必也会在朝堂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那些最是讲究天意的大臣,应该也会对她这个侄子心存芥蒂。

看来这一次的神迹,就应当是她实现野心与梦想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读者提出来的错处,我写着写着就把李显和李旦弄混了,唐睿宗李旦 才是李隆基的父亲,而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是李隆基的伯伯。

沉湎酒色、荒于政事的汉成帝刘骜/弑父杀兄、后宫三千的隋炀帝杨广/强抢儿媳、导致安史之乱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唐玄宗李隆基/沉迷女色、因贪生怕死而导致靖康之耻的风流天子宋徽宗赵佶: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呢!

注:

(1)【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 术数神。 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崇高显赫,乃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于中国各类 古典小说 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 云笈七签 》云:九天玄女者, 黄帝 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乾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以教化世人。

传说为黄帝之师,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关于“玄女”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 袁珂先生认为来源于 商族 始祖“ 玄鸟 ”;胡万川认为源于 女魃 ;孙绍先则将其归为上古天神。

汉代以降,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玄女开始进入道教的女神谱系,并被加饰了极具道教神秘色彩的“九天”二字,唐 杜光庭 《 墉城集仙录 》即列有“ 九天玄女传 ”一篇,专门记载了其作为道教女仙的身份与事迹。

1、《 古文龙虎经注疏 ·卷上》:

玄女演其 序章 注: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为道敖之主也。玄女亦上古神仙,为众真之长。

2、《 紫府玄祖法忏 》:

全称“太上无极九天紫府玄祖至尊法忏”经文中,对于九天玄女的赞颂辞非常殊圣。 摘录 部份如下:上极无上,乃为最上之尊,玄之又玄,斯号开玄之祖,自昔乾坤未辟之前,犹是混沌元苞之致,无气无象,无色无名,当是时也,盖有玄祖....玄祖至尊,结梵气于太初之年,舒至精于太始之分,无而有,有而无,释宗无以名空,实而虚,虚而实,儒践实以成治,是为 道法 之宗。(从以上经文记载,九天玄女实乃先天女仙,是至真天仙,乃大道衍化,南方离火炁所化生先天神仙。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玉清、上清、太清,乃是“大道之 祖气 、元始祖气、先天元始一气”变化三气为三清天尊。)

3、 道经 《九天生神章经解》 :

“以阳精之气化生上圣高真,以冲静之气化生元君圣母,刚烈之气化生天丁力士,馀气化育万灵 … ”

4、《 仙术秘库 ·卷一》玉枢真人说:

“天仙者:功成于三乘之中,迹超乎三乘之外,不为法拘,不为道泥,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 … 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 传道人间,道上有功,人间有行,与造物而同惨,经万古而不朽, … 乃为仙乘中之无上上乘。”(九天玄女为道教所信奉,在道教地位是崇高的,是九天道法之祖,是符籙法咒之宗,成为名符其实的符咒祭坛神,是女仙神系中位阶仅次于 西王母 的女天仙,九天玄女是一位深谙道法、军事的女神仙,但她的庄严妙相却像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后妃。)按《 天坛玉格 》云:行六丁法合受九天玄女箓。

5《太上正一诸品籙》曰:

《太上九天玄女斩邪秘箓》一阶。此箓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至心佩奉,感应无方。

6、《 墉城集仙录 》记载:

正统道藏 洞神部 谱箓类- 墉城集仙录 - 前蜀 - 杜光庭 撰卷六。

九天玄女者, 黄帝之师(黄帝曾访拜七十二位师傅先生学问大道),圣母元君弟子也。黄帝世为 有熊国 之君,佐 神农 为理。神农之孙榆冈( 榆罔 )既衰,诸侯相伐,干戈日寻,各据方色,自称五行之号。

(2)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隋恭帝杨侗谥世祖明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3)【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终年78岁,葬于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