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随着仙乐的曲调从婉转悠扬逐渐变得浑厚高昂,无数水墨描绘成的山河大川在其间穿梭缓缓流动。
秦王嬴政不愧是有帝王威仪,他虽然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天上江山、瑰丽奇迹,一颗心怦怦直跳,激动地无法抑制。
但是当他扫视群臣,看着他们或惊慌或崇敬,甚至有迷信的宫人已经跪在地上,朝向这天幕叩首。他却早已经冷静了下来。
嬴政迅速缓过神来,回头询问大臣:“诸卿以为,此为何物?”
“神迹!当真神迹啊,恭喜秦王。这是上古典籍都从未有记载如此异象,这定然是上天表彰秦王功德,才降下神迹!”
内侍赵高最先反应过来,秦王横扫六合,统一天下。
此时嬴政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嬴政最需要的就是成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证明。
赵高获知现在的秦王政已经有东巡泰山封禅的意向,而现在天有异象,如果是祥瑞那不是正好可以佐证秦王是天命所指。摸清楚了这层关系的赵高,自然是首先出言恭维奉承。
还年幼的公子胡亥看着家翁面露喜色也,紧接着出言:“恭喜阿翁。”
紧接着群臣也起身朝拜秦王,一时之间,一片恭喜之声。
嬴政略过很受他宠爱的小儿子脸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宽慰。紧接着他又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自己身后的群臣。
李斯、蒙恬、王翦……除了那群酸腐的儒生没有跟着恭喜,反而面露不虞。就是公子扶苏,他没有应和众人的恭喜之声,反而面露担忧。
嬴政的目光微微一滞,他也知道公子扶苏其实对他颇有微词。虽然是父子,两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是南辕北辙的。所以,在议论政务的时候,扶苏往往能惹嬴政不快。
不过,他这个长子除却和他性格迥异,他倒也是……比较满意的。做父亲的总是这样,听到有人夸赞长子,他更是从心底往外的开心。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的贺喜持续了多长时间,天幕上那一行加粗的简体字逐渐变成了秦朝君臣的秦篆。
《秦末乱世:始皇之死》
秦末乱世!也就是说,大秦……亡了?
他的大秦没有千秋万代,他的没有万世为皇帝?
刚才还忙着贺喜的群臣霎时间脸色一变,尤其是刚才第一个道喜的赵高,此刻就好像一把利剑悬在心头,他战战兢兢,甚至不敢再抬头去看嬴政。
不过还未等嬴政发怒,不远处的那些儒生中的一个突然上前,未等郎中阻拦就来到了秦王嬴政面前,躬身行礼。
“秦王,臣下拜见秦王。”这些儒家子弟最喜欢端着一副古板严苛的面容。
嬴政手扣剑鞘,回眸对视,一股骇然的威压立刻蔓延至了儒生的全身,他不由得被震慑的后退了一步,但是又立刻调整好了情绪。
“秦王,自古仁君者,以礼治国。如今秦王擅自改变礼法,这是轻慢鬼神,如今亡国的预示就是昭告了上天的愤怒啊。”
“秦王,臣下恳请秦王复兴周礼……”
这年老的儒生唾沫星子横飞,就差当着嬴政的面大骂暴君,活该亡国了。在群臣中隐匿的如儒家子弟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天子近前,岂容他放肆。
嬴政在也不顾他的胡言乱语,利剑出鞘,寒光一闪,三寸剑尖直指他的咽喉。
“秦王,倘若君王无德……”
年迈的儒生俨然一副大义凛然范言直谏的模样,却在寒光袭来之时,瞬间软了腿脚,下意识的恐惧让他后退了两步,直接跌坐在地上。
嬴政的眼眸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些情绪,只是用眼神示意两旁执戟而立的郎中将人拖走。他又用余光扫视了一圈刚才默默无语的儒生们,是无言的示威。
“妖言惑众者,腰斩弃市!”
而那些儒生见到这样的同门,也自觉没有脸面,一个个垂头而立,再也不好意思言语。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up扶南,又到了我们见面的时候。】
敲打处理好了这群儒生,嬴政再次仰望天幕,这次在天幕之上,竟然传来了声音,是清越如同银铃般的女声。
如果说天幕是仙境,那么居住的其中的就一定是仙人了。令人奇怪的是,他虽然能明显的感觉到仙人的语言音调都和他们不同,但是却能清楚的听明白其中的含义。
就好像是,仙人用来法术将他们的语言转换成了雅言。
她难道是西王母座下的小仙童?
嬴政已经开始思考起了天幕透露的信息。
虽然天幕之上大秦灭亡的预言令他很是诧异,原来大秦并不会像他料想的一样子子孙孙延续之千世万世,但是他却并未感觉到愤怒。
嬴政十三岁称王,二十二岁亲政,铲除嫪毐吕不韦之乱,进而是平定天下。
他什么样的困局都见过,就算天幕之上真是大秦灭亡的预言,他也相信既然仙人愿意给出提示,他也有希望让后世规避错误不重蹈覆辙。
想到这里,嬴政倏然下令道:“此为未来大秦之困局,接下来仙人所言,诸卿速速记录。”
百官内侍霎时间恍然大悟,赵高立刻谴人去取笔墨。
这个时候纸张还没有被发明,记录文字的载体通畅选用竹简,但是此刻就,显得十分笨重不变。最后只好取了宫绢裁剪出来誊录仙人所言。
与此同时,嬴政心中最想知道的其实是后半句,始皇之死,他曾经想过只是想六合之后,王的称呼或许并不足以彰显他的功德。
他既然已经“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那么何不以皇帝为号。他既然始称皇帝,自然就是始皇帝,此后二世三世,直到千世万世……
而这始皇之死,不会就指的是他……嬴政吧。
正当他沉思之际,如银铃般清越的女声再次响起:【上一期节目之后,很多朋友给扶南留言,扶南总结了一下,发现大家都喜欢了解的往往都是乱世,所以扶南决定做一个盘点历史乱世的系列,按照顺序,本期是秦末乱世。】
【都说乱世出英雄,提起秦末,大家会想到什么?是两千年以前,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喊出来的那一句振聋发聩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楚汉相争,推翻了暴秦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折戟沉沙、乌江自刎。还是当时集结了天下英雄的刘邦从一介小小的沛县亭长最终成为了汉朝开国皇帝。】
嬴政细细地听着,其中有很多个词语他仍然理解不了,听到农民起义那里,他想着那些黔首怎么可能发动起义,莫非又是六国余孽在暗中鼓动,该杀,该杀!
而当他听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又感受到一阵奇异,先秦以来,血统论其实是很根深蒂固的,就像秦原来也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
入仕当官的往往是有姓有氏的贵族子弟或者是跟随着诸子百家学习名士。
一介黔首竟然敢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真乃是天下奇闻。
那个西楚霸王项羽,听起来似乎是楚国余孽?刘邦又是谁?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朝是在秦朝之后吗?
【扶南其实可以理解大家喜爱乱世的原因,乱世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造就拥有许多传奇故事的英雄。可是,在扶南看来,以古代普通人来说,没有人希望遇到乱世。按照秦朝的户籍以及汉朝开国之初的户籍比对,大约有五分之三的人死于这场乱世。】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人丧生,只是大家趁乱世隐居起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乱世的到来对黔首来说,往往只能带来家破人亡。】
【而造成这场秦末乱世最直接原因,就是秦始皇嬴政突然死在了第五次东巡的途中——】
作者有话要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写的
先说一下,我每天都更新时间都会比较晚,大家如果不能熬夜的话,可以第二天再看。谢谢大家支持啦。
然后对于今天更新开头的部分,我主要想体现的是始皇他性格的复杂多面性,最开始看到天幕的震惊,想到仙人长生。然后想到利用祥瑞天命再去试探大臣和公子们的反应。(刚开始是简体字,他们看不懂,然后系统就调整成了秦篆。)后面还有那一系列的反应。
还有就是关于秦始皇,有的读者可能会说应该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叫赵政,我在这里就暂时不考据了,就用嬴政这个称呼。
本来不太想说先秦的姓氏,因为真的很复杂,不过竟然评论区开始争议。现在我就借着秦国赵国这件事来谈一谈,我在这说明,姓氏非常复杂,会有很多人持不一样的想法,都是正常的
秦国和赵国两个诸侯是同祖,都姓嬴,是他们的祖先伯益帮助大禹治水用功被赐姓为嬴。后来到了周朝,嬴姓的后人造父用功于周穆王所以被封在了赵城。以封地为氏,就有了赵氏(在这个时候赵氏还不是诸侯,后来三家分晋才是诸侯。)后来又到了周孝王时,造父的族中后人(远房侄孙)非子(他可以叫赵非子,所以才会有说秦和赵本就为一氏)养马有功,被封在了秦地,(这个时候他也可以叫秦非子)后来有了诸侯国秦国。
所以大家知道这个嬴姓赵氏哪来的了吧?
然后我看到评论区有宝贝提大宗小宗。放在秦国赵国这其实有点特殊。其实秦是大宗,但是他们曾经获罪。
伯益的后代有个人叫飞廉,是商朝纣王的臣子,飞廉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恶来(第一个被封到秦地的非子就是恶来五世孙),二儿子叫季胜(造父的曾祖父就是季胜)。后来恶来被周武王杀了,季胜就继承了家族,而到了非子的时候,非子已经成了嬴姓赵氏的旁支
然后我还看到有读者提齐国,齐国有氏的,姜姓吕氏,姜太公吕尚没问题吧(你要问能不能称齐氏,我觉得也可以)
还有商鞅,商鞅是姬姓,卫国国君的孙子也叫公孙氏(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公孙氏,卫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是公爵,公孙氏顾名思义公爵之孙。商鞅当时没有封地,只能以公孙氏显示他的血统),他也叫卫鞅,卫就是来自卫国,商是他后来的封地
顺便说一句,按照分封齐国是候爵,秦国是伯爵,楚国是子爵,一般只有同姓姬或者是上古帝王后裔才会封公爵,但是这些其他诸侯国的影响不见得小于公爵国,反而可能更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