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刷分把观众刷晕
见到江雾集时,其余人恍惚间还以为她刚挤下春运的火车,她们用面部表情生动地辟谣:
#辟谣 仙人里这种类型的也不多见#
舒笑笑去了14楼,拿到4根蜡烛,裴芊和周玲一起去了34楼,拿到2根,至此,44根蜡烛还差4根。
代价是,周玲手臂受伤,裴芊大力丸消耗一空,舒笑笑蹲在厨房哐哐哐喝水。
周玲眼巴巴瞅着江雾集,一脸可怜,举着手臂任由她包扎,说:“我们上去以后遇到了,嘶,遇到了一个医生,他告诉我们,他见过24楼的男主人就医,说是最近头一直很痛。”
“他说:‘谁知道是不是被下毒了呢。’”裴芊双手撑着脸,重复道。
裴芊问:“雾集姐,你觉得他是被下毒了吗?”
江雾集沉吟道:“很有可能。”
裴芊好奇:“那他去医院检查,应该就知道自己被下毒了吧,为什么还会死呢?”
舒笑笑的声音远远传来:“以这家男主人的强迫症程度,我会怀疑他检测到毒素有0.7的时候,会主动服毒到1.0。‘哎呀,一不小心喝到了1.1,再服到2.0吧’,就死了。”
马姐沉稳道:“笑笑。”
舒笑笑走过来,闭上嘴,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
周玲转述舒笑笑的经历:“笑笑姐去14楼,遇到了两只鬼,一个是长嘴大耳朵,一个……”
“毛脸雷公嘴?”舒笑笑说。
马姐:“。”
舒笑笑:“……额,这个形容词实在太熟悉了,没忍住。”
她说:“好吧,另一个是个一脸刻薄鬼,嘴贼损,很烦人。那个长嘴大耳朵的住25楼,听语气,两个鬼好像经常一起八卦。它俩告诉我,这家男女主人有矛盾很久了,而且这家女主人其实是个疯子,不是人类,男主人被弄得很惨,最后居然被逼死了。”
江雾集若有所思:“25楼我来的第一天就见到它了,看来这家伙就是想告诉我这个。”
舒笑笑瘫在桌子上:“还差四根。好在这个副本的核心在24楼,其它楼层虽然有鬼,但是也大多是新形成的鬼,力量不强,但是这样的话,明天晚上到了任务结束期限,会比较棘手。”
马姐为三个新人解释道:“这种副本一般都是会有一个核心,其它鬼有的是核心形成后依附来的,有的是核心形成后自然形成的。这种小鬼一般都不会太强,因为强大的鬼会自己成为一个核心。”
“但是这也是相对来说,我们现在都还在偏远的副本领域,这里都是新人,鬼能吸收的人少,也弱。等你们以后自己强了,遇到的鬼也都吸收了很多力量,难度就会截然不同。”
周玲大惊失色:“这还不强?满打满算进来不到一天,我们已经失去两名队友了。”
江雾集心说要是算上精神状态,在她看到那个-5380时,你们就已经失去了三名队友……
-5380啊呜呜呜。
亏她一开始还以为,讲筷子使用技巧加的两分是一笔巨款来着。
这冰冷的数字,这恐怖的世界,真是对囤积癖太不友好了。
江雾集垮着一张脸。
舒笑笑喝完两杯水,感觉又有了战斗能力,站起来:“剩下四个蜡烛我去弄吧,你们盘一盘线索。”
刘讷闷声说:“好的。”
他开口:“看起来比较明显了,就是黄芳投毒,杀了这个男主人。”
喜在田间拔草,听到这句话,赤着脚仰头看:“为什么说明显了,按仙人们说的,应该还不能得到这个结果。”
她父亲远远喊:“喜,把这的草拔了,然后回家拿饭。”
喜放下思路:“来了。”
刘讷解释道:“已经可以确定了,1楼得到线索,凶手在24楼,34楼得到线索,男主人头痛,被投毒,14楼得到线索,女主人是个疯子,一直在迫害男主人。很明显了。对了,还有4楼,女的杀了丈夫,很明显的提示。”
周玲和裴芊面面相觑,总觉得推理过程还缺点什么,把目光投向江雾集。
江雾集却提起来另一件事:“昨天晚上,你和张力翻桌子上的本子了吗?看到了什么?”
刘讷有点不情愿分享线索,半遮半掩:“是男主人的日记本,他说他已经忍不了了,每天都被黄芳折磨。他觉得他要死了。”
其实日记里还说他如果死了,头七一定会回来。
但万一鬼回来就一定要吃几颗人头呢?
现在说出来,其他人有了防备,他自己不就危险了。
李斯看了一眼,就失笑道:“他藏了话。”就这水平,还想藏话。
放在没统一的时候,六国里随便拉出来一个不知名大臣的不知名客卿,都比他会演。
李斯想,倘若天师把他叫去,他马上就能把这人口中的话套出来。如此一来,不但解开迷局,得到天师的另眼相看,更能问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还能向陛下显示他的能力。
谁被叫上去,一定会青史留名!
……除了蒙恬。
他上天只问了个刀名。
再看天幕,里面似乎达成了共识,也没有人再问,各自散开了。
裴芊煮了一锅鸡蛋,每个人凑合吃几个,就当一顿饭。
江雾集从巨大的塑料袋里掏出几本书,转换直播视角,开始刷分。
-5380分……呜呜呜。
八千块一株买来的细胞死了她都没这么伤心过。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三本书,一本八开的彩印《家常菜食谱》,一本厚厚的《初级会计实务》,最右边是一本看起来粗制滥造的《如何高情商说话》。
这是4楼那个装饰性的书柜里,好不容易挑出来的勉强能用的三本书。
-5380……
江雾集坚强微笑。
积分系统尚且算是人性,在危机出现时,允许积分使用至负数,直到眼前的危机解除,召唤才会停止,但是变成负数以后,她就无法再次召唤人过来,除非再次把积分刷成正数。
一个人一秒钟就要100分,真是昂贵。
更可怕的是,在系统提示课堂积极度提升后,她查看课堂积极度定义后发现,课堂积极度除了维持连接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判定被召唤对象的技能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课堂积极度是20%,召唤来的人会觉得“隐隐约约有点技能”。
到了50%,进来就会拥有一个升级到中位数水平技能。
到了100%,理论上来说,召唤来的人技能水平可以达到满级水平。
不过,被召唤人的技能水平的上限,受到她自己的技能水平的影响。
其实光看这一点,倒是还不错,她的技能就像一张反面不确定的X牌,她可以随时花积分翻牌,获得一个或者几个全新的,约等于她自己技能水平的技能。
她可以指定召唤对象,但会贵一些。
也可以随机,只确定大致的方向,比如指定“武力值高”。在符合的人里,进入副本意愿强烈的被抽到的概率大一些。
蒙恬就是这么召唤来的。
——然而。
然而被召唤人如果使用技能的话,每秒所需要的积分又不一样了。
那是成倍的往上滚。
-5380呜呜呜呜呜呜,她以为-5380已经很贵了,但是没想到,蒙恬甚至没使用技能啊!每秒100分居然是原始状态!
江雾集很想速速讲十遍高炉炼铁。
她巡视桌上的三本书。
食谱,这个可以讲各种农作物,延伸到植物种植养护方面。
会计,这方面她完全不懂,但理论上来说这本书对所有古代王朝都很有用。
至于高情商说话,她原本打算用来当识字大课堂的教材,但考虑再三,决定暂时只用来介绍标点符号。
江雾集拿起食谱,随手翻开一页。
8K的铜版纸彩色印刷,色泽艳丽,左边的拔丝红薯看起来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糖裹着匀称漂亮的红薯块,一看就特别好吃;右边是一道盐焗大虾,粗盐颗粒里躺着数只一拃长的大虾,红彤彤的色泽让人口舌生津。
“拔丝红薯,和盐焗虾?”
江雾集手指在红薯上点了点,裴芊凑过来看到她的动作,小姑娘有些好奇:“雾集姐,你想吃红薯吗?我家种的红薯可好吃了,要是下次副本咱俩还能再见面,我给你拿点。”
马姐说:“也不用下次副本。你们出去以后,系统会给你们结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在系统那里兑换现实活动时长,不过时间很贵,差不多要5分一小时。”
江雾集心痛问道:“5分一小时?”
马姐怜爱道:“别担心,你这次副本表现评分应该在A以上,拿个二十几分还是很容易的。”
一个100分一秒,一个5分一小时。
系统,你糊涂哇!
江雾集痛心疾首努力刷分:“来,咱们讲讲红薯吧。”
-5380闪了闪,瞬间变成了-2200。
江雾集:?红薯这么厉害吗?
刚提了个名字,就有这么多分?真不愧是穿越神器。
大秦
治粟内史托着一盘黑麦粉,一碗面条,和一个蓬松的黑馒头,高高举起:“陛下,成了!以宿脱壳,研磨成粉,果真能制成麦粉!不仅更容易食用,食用后,顶饥效果不输黍、粟,且味甘不弱于稻!‘馒头’和‘面’也成了!”
始皇用手捻起一撮黑麦粉:“先在咸阳城郊试种,若果真优于黍、稷,便发麦种于各郡,以后税收可用麦交。”
然而惊喜居然还没完,天边徐徐传来讲述声:
“红薯,能当主食,能当菜,味道不错,耐储存,容易繁殖,而且亩产4000斤。”
外面传来一片器物落地的声音。
一千多万人支棱着脑袋,目瞪口呆朝天上看。
亩产多少?
另一个年岁小些的仙人补充:“也不是啦。”
秦人齐刷刷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听到这个数字不高兴,而是这个数字实在是超出他们的认知,本能之下就会怀疑这个真假。听到不是,他们反而安心。
当下,哪怕经历过郑国渠的改造,都江堰的修整的土地,那些沃壤里粮食的亩产,也不过二百斤左右,而这已经是大部分普通农人欣羡不已的数量了。
四千斤,骗人的吧!
还没松完这口气,就听到那个年岁小的仙人接着说:“四千斤差不多是平均产量,我家地还不错,照顾也好的时候,能亩产八千斤。”
江雾集瞥了一眼技能面板,大惊失色:
在线人数突然从20546437变成了20043813。
怎么一下少了五十万人?
秦人:被红薯吓晕。
作者有话要说:麦子很早就开始种了,但是秦朝的麦子种植不广泛(《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麦子要到汉朝才开始广泛种植。
“西汉时期麦类科植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获得推广。关中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小麦始于汉武帝朗。《汉书·货志土》载董仲舒上书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 令毋后时”。其后, 轻车都尉氾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冬小麦的种植在关中地区逐渐普及。
——《中国风俗通史》
面粉这个点暂时按照秦时没有被发现来写。因为查了一下,大多都说面粉是汉代出现(或者说面粉汉代被记录),但是我看到2010年中国新闻网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磁山遗址发现白色粉块 若是面粉将改写历史”,大概是说有可能研究出来结果后,面粉在中国的历史能往前推一推。
然后我又去查了一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上面写磨面制饼战国时开始推广,汉代常见。
上两点,大致确定,面粉可能更早也有,但是至少在秦朝是不是主流,我认为应该不是,秦朝更多的可能还是吃黍(黄米,好吃的,我爱吃),小麦本身也不算多,面粉应该就更少了。
能确定的是,发酵技术要到东汉末左右。
“生活于3世纪上半叶的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他要求蒸饼上面得裂开一个“十”字,看来和现代北京地区说的“开花馒头”差不多。这时的发酵面食已如此讲究,则它的出现或当不晚于东汉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另外关于黑麦粉和黍(黄米),热量差不多都是350千卡,黑麦粉蛋白质高于黄米,脂肪也略高,碳水黄米高,差距不大。但是发酵以后的黑面馒头和黄米饭对此,黑面馒头大部分数据都高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