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学堂
程玉竹再怎么聪慧,也不过是三岁的孩子,手骨还没长开,不能练字。
谭老夫人虽然对她寄予厚望,但也知道不能拔苗助长,所以先让她读《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书籍。
但其实这些对于程玉竹来说不过是让她将自己脑中的字和书本上繁体的字对上,所以对她没有什么难度,基本上没几天就翻完了。
谭老夫人见状,就让程玉竹先背诗集,知道大概怎么作诗,在科举中诗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考科目。
至于四书五经,这类学书,谭老夫人等找到老师后,让老师给她讲解。
而对于程玉竹来说,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她前世虽然没有仔细的学过,但大都听过也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反而是诗赋,她真的看的头皮发麻。
不过没关系,反正到时候老师肯定会教的。
谭老夫人见程玉竹还是和平常一样,翻看书籍,然后下午去和刘壮去玩。
这样是不行的,谭老夫人也是见过儿子读书的,知道读书最好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而不是和程玉竹一样散漫。
但杏花村这个村子不是很大,没有学堂,只有另外一公里处的吴白村设有一个学堂,基本上附近的学生都是在这个学堂学习。
谭老夫人想着便先把玉儿送到这个学堂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找到了好老师,再让她和老师学习。
第二天,谭老夫人便拎着束脩带着程玉竹过去了。
程玉竹有些好奇看着学堂,里面只有二十几位学生,看起来也不多,有年龄小的,也有年龄大的,大家都在摇头晃脑的读书,看起来很有趣。
站在前面的老师是个长着胡子的五十多岁的老人,长相温和,没有她想象中的那种板着脸严肃的古板样子。
谭老夫人之前早就已经打好了招呼,所以温先生一看到谭老夫人就知道了。
他让学生们先读书,然后出门见谭老夫人。
温浩看着谭老夫人身边的程玉竹有些惊讶,虽然他知道来求学的学生年龄很小,但真看到还是有点惊讶。
温先生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道:“谭老夫人,拜师之前还需要考究一番。”其实就是大概清楚她学了哪些,以便以后因才施教。
谭老夫人:“自然是应该的。”
温先生便带着程玉竹来到了书房,他看着小小的一个,倒是有些为难,便从最简单的问道:“《千字文》可读过?”
“读过。”程玉竹想着要给老师一个好印象,而且她也真的不想再读《千字文》了。
所以补充道:“已经会背了,字也都认识了。”
温先生有些惊讶,便道:“那你背给我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程玉竹背完全文,没有一点的磕巴,十分的流畅,可见她对其已经掌握的十分的熟练。
温浩眼里带着满意,又问道:“除了这些,你还读过些什么书?”
“《大学》,《论语》也看过。”
程玉竹是在她父亲的书房看的,她还记得古人一般熟读的就是这些四书五经,所以基本上每本都看过一遍,但要说最熟悉的就是《大学》和《论语》了。
温先生挑了挑眉,便问道:“物格而后知至下一句是什么?”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学而不思则罔下一句。”
“思而不学则殆。”
温先生越问看着程玉竹的眼睛很亮,这哪是读过,这简直已经十分熟悉了。
他一说出上句,她就能答出下句,其熟悉的程度已经可以解决考试中的帖经了。
收到一个聪慧的学生,温先生自是很高兴,他带着笑意说:“不错,以后继续努力,不要过于自傲。”
虽然对程玉竹很满意,但还是叮嘱了几句。
毕竟古往今来,多少年少出名的神童,可最后能够有所成就的能有几个,大都泯然众人了。
温浩出了书房,收下了谭老夫人的束脩,程玉竹再捧茶递给温先生,温先生喝过这个学生就认下了。
谭老夫人虽然有些担忧程玉竹,但知道这条路还是要她自己走,所以便告辞离开。
温先生带着程玉竹来到教室,指着一个身材瘦弱的六七岁的孩子,道:“你去和吴言做同桌。”
“是,先生。”
程玉竹坐到了吴言的旁边,想着要搞好关系,便仰起大大的笑脸道:“吴同学,我叫程玉竹。”
吴言只是冷冷地瞥了她一眼,没有作声。
程玉竹的笑脸僵到了,有些不爽,她都这么热情了,这个吴同学却连一句话都不和她说,真是高冷。
她不满地鼓了鼓嘴巴,也冷哼一声,扭头拿出书本看书。
不理就不理,她还不想和小屁孩说话呢。
程玉竹拿的是《大学》,先生说了,让她先读大学,过一会他会来讲解意思。
吴言听到程玉竹的冷哼,拿着书本的手僵硬了一会儿,然后垂头看书,不理程玉竹。
周围其他同学也在悄悄地观察程玉竹,有些好奇惊讶。
因为这个学堂正经要考科举的没几个人,基本上都是来学习认字然后会算术算盘,好去县城找个算盘先生的学徒工作,或是家里有关系的还能谋个小吏当当。
正经想要考科举的只有吴言一人,所以吴言和他们其他人学的都不一样。
现在先生把这个小孩安排在吴言的身边,那就是这个程玉竹学的也和他们不一样了。
本来吴言在他们眼里就是和他们格格不入,倒不是说学习的内容,而是他本人,就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样子,好像从来都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
当其他同学看到程玉竹明显也受到吴言的冷眼相待的时候,都在偷偷地笑。
温先生淡淡地看了那些同学一眼,同学们立刻收起笑容,低头读书了。
温浩再看吴言有些无奈,吴言是他好友的儿子,他自然想要认真教他。
吴言在学习上还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很聪慧,但就是为人太过于自傲了。
为才自傲可以,但过于自傲就看不到其他人的有点,一旦受挫就十分容易一蹶不起,所以温先生将程玉竹安排在吴言的身边,就是想让他知道这世上比他厉害的人还是有许多的,搓一搓他的傲气。
温先生先教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学生识字,回答了他们的疑问才来到吴言和程玉竹两人的面前。
温先生问道:“可会背诵《大学》了?”
“会了。”两道稚嫩的声音响起,吴言看了程玉竹一眼,眼里充满了不相信。
怎么可能,她看起来才三四岁的样子,怎么可能会背《大学》呢。
温先生笑道:“既然如此,你们两人便相互出题。”
吴言听到便抢先说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下一句。”
“先治其国。”程玉竹迅速的答出了。
她立刻道:“到我出了。”
程玉竹想了想便道:“形于外,前一句。”
一般背书前面和后面记忆最深,中间的记忆比较浅,而且背上一句比背下一句难。
吴言自然懂程玉竹的打算,冷哼一声,对程玉竹的小算计有些不屑,仰着头答道:“此谓诚于中。”
两人对视,眼中似乎有火花在闪烁,立刻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对上了。
温先生带着笑意看着两人对答,等他们背的差不多的时候,便打断了两人,道:“可以了,我来给你们讲解第一篇的意思。”
先生发话,两人便停口,答道:“是先生。”
“大学的宗旨……”
一上午的课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学堂的学生可以回家吃饭也可以在学堂吃饭,只要在开学的时候交些大米就可以了。
温先生请了当地的民妇来做饭,就是为了照顾离学堂比较远的学生。
学堂离杏花村不是很远,程玉竹自然是回到家里吃饭的。
平来已经早早地在外面等着程玉竹,吴言看到嘲笑道:“果然是还没断奶的孩子,竟然还要家里人接送。”
程玉竹气的瞪了吴言一眼,只见不远处有一穿着不错的年轻妇女从远处走了过来,喊道:“言儿。”
吴言立刻涨的脸通红,“娘,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程玉竹嗤笑一声,学着吴言的样子仰着头看着他,“呦,还没断奶的孩子。”
李氏笑道:“娘今天听说学堂新来了一位学生,就来看看。”
李氏长的很温婉,看到程玉竹的年龄虽然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因此小看她,温和道:“这位就是那位新同学了吧,以后和言儿在一起,还请多多指教。”
程玉竹有些惊讶,本来看吴言这么目中无人,还以为他的父母应该都是一样的性子,没想到他的母亲竟然这么温柔,难道吴言是继承他父亲的性格?
但李氏这么温柔,程玉竹有些不好意思道:“伯母好,我叫程玉竹。”
“是个好孩子。”李氏见平来在旁边等着,就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伯母就不留你了,等以后可以来伯母家里做客。”
“好,伯母。”程玉竹笑着答道,但和吴言对看了一眼。
吴言:你敢来!
程玉竹:呵,我还不想来呢!
两人互相撇开头,一个和管家离开,一个和母亲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