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甄家来人
且说那边贾政因母亲的关怀心中倍感温暖,暗自下定决心要在学业上做出一番成绩。
史苗还不知道这种操作比苦口婆心劝解贾政上进效果更大。
贾政依着母亲的安排去祖坟祭拜贾代善,而贾赦负责领着几个妹妹,主理荣国府来到京城第一次过节大小事宜。
别看荣国府上回挂匾额时没收别家的礼。
如今在大节气上,荣国府和金陵各家都要护送节礼。
圣上将史苗封为超品诰命以后,荣国府上下自觉底气就更足,人在不焦虑的时候,惹事生非率会降低。
当然也有贾政贾赦暂时不在一处,两派互相角力的下人们暂时安分的缘故。
若非如此,那群狗改不了吃屎的东西,大大小小总要惹事。
甄家才听说荣国府要送节礼,马上就派了几个穿着讲究的办事媳妇,将甄家早就预备的厚礼送了来。
可算找着送礼的机会的!
史苗听闻甄家有人来,将原本在跟前说话请安的贾姝和贾敏都支走。
新的敕造荣国府正堂里,只有她和三四个丫鬟。
赖嬷嬷穿着她惯常喜欢的靛青色比甲,下面罩着一条褚色薄丝群,至于头上的银簪子也是花色素淡的款。
他们荣国府在守孝,从上到下都是素净的。
赖嬷嬷引着三个媳妇进来。
“太太,这是甄家来送节礼的几个媳妇。”
史苗表现得淡淡的,暗自打量这几个媳妇。
穿着比一般江南小富太太还要好,顾及着荣国府守丧,不曾穿红着绿,但衣裙布料都是上好的,比她有些衣裳也不差了。
再看进门行礼应答,就知道主人家很有底蕴。
看来这三个媳妇在甄家也在重要职位,必然是甄家当家人的左膀右臂。
等几人行礼见过,汇报送了哪些礼物,退到一旁,史苗笑道:
“连日一直在忙,又不便出门,劳烦你们家老太太记挂。”
甄家和贾家如今的关系,也挺有意思。
甄家原和贾家也算有亲,但是那个和甄家做亲的姨奶奶和如今甄家的老太太似乎不太对付。
不过那个姨奶奶已经过世,甄家和贾家的男人们,大局为重,才不会因为两个女人的恩怨真弄得剑拔弩张。。
反而是甄家和史家关系不睦。
这甄家老太太熬出头说一不二以后,早年求史家做亲不得,被史家拂了面子。
真不巧,史苗就史家人。
面上不能闹掰,但是和甄家老太太,私交半点没有,甚至算不上好。
尤其头一遭甄家送礼,甄家自持与别家不同。
荣国府旁的人家礼物不收,甄家的不该推辞。
史苗记原著中凤姐提过,甄家后面还收着荣国府几万银子。
兴许是后面两家因为什么事,关系更加亲密了。
比起史苗不想耗神和金陵贵妇交道,甄家老太太更不想撞上史苗。
甄家老太太原是金陵城女眷中头一把交椅。
荣国府一迁过来,史苗这个年不过四十的一品太太就压在她们头上。
真到宴席上,甄家老太太年岁虽长,不得不给史苗让位。
史苗若让一个六十多的老人家让出主位,又显得她不知老幼。
史苗打量甄家来人,甄家几个心眼子颇多的媳妇也暗自打量荣国府。
从进门到现在,整个府上规矩整肃,从上到下皆不苟言笑。
荣国府下人瞧着不多,整个府上空荡荡的,新府邸装点不算精致讲究,下人的衣裳还成,但头面都很素淡。
贾家的太太模样比她们想的年轻貌美,神态温和,半点没有诰命夫人的架势。
这回来送礼的,就是甄家老太太身边最倚重的几个媳妇。
送礼是假,探一探荣国府内里情形。
尤其荣国府的几个哥儿姐儿,除了最大哥儿和大姑娘早早由国公爷定下婚事。
其余人皆未婚配。
领头一个鹅蛋脸面容标志的媳妇笑道:
“老太太说了,请夫人莫要太生分,您那一片心,老太太都晓得。旁的都好,老太太前儿听说您府上大爷和姑娘身上不好,愁的什么似的。”
史苗是太太,不便多说话,现如今主仆分明的社会,要是史苗说太多的话,显得掉价。
甄家来人探荣国府的斤两,她不得不端起来。
可惜史苗没有王熙凤那么一个厉害媳妇。
赖嬷嬷出马,她历来不怯这样的场面,在京城里什么样的人家没见过。
赖嬷嬷笑答:“您府上举荐的几个大夫,都是好的,太太和姑娘吃了药,好了许多,可惜没好全,太太怕病情反复,叫好好养着。”
总之就是感谢甄家推大夫,也解释了为何今天姑娘们都不在。
多少心眼子,就知道这几个甄家人过来最想看什么。
可惜我们贾家的姑娘也不是你想看就看的。
史苗又给旁边的大丫头翡翠眼色,翡翠不等甄家人寒暄,连忙接着赖嬷嬷的话:
“正好您家来人,太太早就预备了节礼,刚好一道送回去。”
这也没什么错处,只是将她们想聊哥儿姐儿的话断了。
就在几个媳妇觉得此行无望时候,史苗忽然开口。
“倒是有一桩事,我们娘儿几个初来乍到金陵城比不得你们家在此处的根基。”
“我这几个姑娘,大的大小的小,自打她们父亲走了,又从京城下来,学业上断断续续不成样子。”
“不知你们府上可认得有学识的先生,如今万事安定,也该让孩子们好好进学,他父亲在泉下也能安心。”
虽说人没见着,但这位太太忙着给姑娘们找先生,可见是注重教养的。
几个媳妇悟了。
当家的太太,京城里来诰命夫人,怎么会和几个当奴婢的把姑娘们婚配事挂在嘴边。
要说也是真见到了太太们,暗自说体己话。
领头鹅蛋脸媳妇一口应承:“太太,安心咱们江南地界,读书人多,最不缺就是教书的,小的这就回了太太和老太太,必定给姑娘们寻一个四角齐全的。”
太太和老太太?
史苗眉头微动细细品味。
看来甄家后宅里,也免不得太太和老太太斗法。
甄家人带着荣国府的回礼,一到家马上就到甄家老太太院里汇报今日在荣国府见闻。
老太太盘着一串沉香珠,若有所思。
早前不收礼的时候,甄家太太暗自抱怨过好几回荣国府不讲情面。
前儿朝廷封赏又来,可见原先荣国府不收礼,是有大缘故在。
甄家老太太叫了几个儿子过来,嘱咐他们上心帮荣国府找先生一事。
老太太不由得对史苗赞叹:
“瞧瞧,怪不得圣上如此看中,她是个有孟母遗风的,咱们祖上是老亲,此事你们也要放在心上,仔细举荐了去,遑论她们要不要,也是咱们家一片心意。”
甄家当家的大太太心里很见不得老太太事事都要做主样子。
老都老了,还事事包揽,样样都要抓在手中。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竟是要把家里老少爷们都叫过去?
这贾家固然好,但古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眼看那贾家一副躲清静的样子,又在孝中,老太太也不知转了什么性子,非要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
人从母亲那儿散了。
甄家大太太向丈夫抱怨:
“老太太怎么对旁人家请教书先生的事如此上心,咱们家的爷们,都不见她问几句?”
甄家大爷反驳:“老太太何曾没有问过?”
甄家太太心里更不乐意。
她何尝不知贾家有姑娘适龄婚嫁,可她两个儿子都娶妻了。
老太太果然顾着老三家的大孙子,明里暗里给老三铺路呢!
见甄家大太太心里面上都不舒服,甄家大爷摆起架子教训起来:
“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这是在送礼呢?那些金的玉的送出去,惹人闲话,寻摸几个好先生传出去是一桩佳话,谁敢揪着说嘴。”
甄家大太太背过身去,冷笑一声,懒得和他理论。
反正在大爷眼里,老太太做什么都是英明神武的。
……
史苗说要给姑娘们找先生,早已提过多遍,眼看四个女孩身子渐渐好过来。
江南的夏天也过去,找了姑娘们在园里说话谈天,顺便看看今年秋日要赏玩的菊花布置得如何。
史苗问几人:“你们都想学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先生,先前我问过 ,江南这边教什么琴棋书画的都有,若是想学骑射武艺,母亲也把人给你们找来。”
赖嬷嬷也在旁边,自从史苗让她好生带几个姑娘,她就越发尽心了。
“太太又说笑 ,好端端的姑娘家,何必学……”
等话一出口,赖嬷嬷才察觉自己僭越。
史苗也没明年怼她,赖嬷嬷的思维是京城培养闺秀的操作,算不得错。
可史苗能做出的改变,也就是尽量把几个姑娘教好。
她仍旧笑着反问:“如何不可,前儿个和你们一道押运大件东西回来的女人,不是也去找师父学?咱们家姑娘去当花木兰也不错。”
听母亲提花木兰,年纪小的贾敏和贾娴眼睛都亮了。
最大的贾姝稳重道:“自然有母亲做主。”
史苗又鼓励几人:“如今只有咱们娘儿几个,你说说,你想学什么?”
对于请先生,贾敏有很多话想说:
“旁的我倒是不想,母亲若是请先生,别请那种老气横秋胡子一把的老头子,整日里只会念那几句,无趣得很。”
也就因为贾敏是亲生的才敢无拘无束,看她那委屈样子,像是苦腐儒已久了!
刚刚一直低着脑袋像是在思考的贾媃怯生生的说:
“我那日见人吹笛子,很是有趣……母亲,我想学。”
史苗点点头,小姑娘爱音乐,很正常。
对这一点,大姐贾姝很不赞成,不符合讲究人家的规矩。
贾姝:“若是喜欢,请来乐师……”
史苗看得出来,姑娘们也有些小九九。
贾姝不敢说贾敏,对于其它两个妹妹还是有些看人下菜。
但贾姝却在史苗忽然严厉的眼神中低下头。
史苗对着贾媃温柔一笑,点头:“母亲记下了,让人给你找女先生。”
贾敏见母亲答应得干脆,马上就掰着手指念叨起来:“我想学琴、还想学琵琶、想学画,想学捏糖人……”
贾娴好心,笑着提醒她:“妹妹,那是面人。”
史苗听了连连点头,还是得原主亲生的贾敏来带动气氛。
“还想学什么?我把先生都请来,你们真学了,瞧瞧自己最后要学哪一样,若是都能学还好,若忙不过来,莫要贪多嚼不烂。”
姑娘们点头应是,唯有贾姝脸色不太好。
史苗并未多关照她,这股拧巴劲儿,要她自己扭过来。
贾姝年岁大,又定下亲,她很明白自己没几日轻松日子过,整个人已经不自觉的转向当家媳妇的心态。
贾姝整个人都紧绷绷的,不仅完成了自我规训,也开始规训妹妹们。
天大地大,规矩对女子来说,很大很大。
世情如此,能怪她一个小女子?
如今就当给贾姝脱敏,希望贾姝能扭转些心态。
贾姝满脑子都是管家理事以及嫁人之后如何管家理事。
只愿她能培养几个爱好当做寄托消遣,发泄的出口也好。
别将心思都压在男人身上,不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作者有话要说:要命了,我刚才发现没更新。
然后才发现,不是存稿没发出来,而是我之前存稿就没存进去!!
……
……
……
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