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的爱人
周诚搞出来的这个财务系统,险些将很多博导、教授给逼得退出学术圈。
原因无他,这财务系统简直太智(keng)能(die)了,他们绞尽脑汁编出来的东西,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结果将信息输入到财务系统中后,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人家就能给查个明明白白。
一共几十万的项目,被这财务系统查过之后,自动生成的财务整改意见就能打印二十多页A4纸,财务认可率最高都在百分之七十的线上徘徊。
关键是,都没人好意思说是这财务系统有问题,因为财务系统检测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他们动过手脚的。
有意思的是,不少硕士、博士瞒着导师高打□□,明明是买的折扣票,订的折扣房,结果却打了完整的票价,原先经过正常财务审核的时候,只要票据上的数额对上了,那就不会被卡,但这会儿的财务系统简直装了个火眼金睛,这些有问题的票据都被拎了出来。
尴尬。
大写的尴尬。
从上到下都在尴尬。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里好像都装了一兜黄泥。
见面时,虽然大家不会明着把这些事挑破,但都会用眼神交流说,“哎,你也不干净了?”
“嗨,别提了,你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么?大家都不干净,谁能笑话谁?”
查出来有问题的课题组实在是太多,上面的负责人都觉得丢脸,只能追加了一份文件下来,让那些情节严重的研究人员写检讨写检查,之后再申请的项目都将被严格监督,之前已经产生的账目支出不再追查……大概意思就是,甭管你们之前怎么犯浑,我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你们一马,可如果你们之后还这样乱来,被当做典型给严打之后可别觉得委屈。
那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哪敢有以后啊!
就算他们敢,他们所在的单位也不敢了,这些单位纷纷引进了周诚编写出来的那个财务系统,立志要从源头上将科研经费的问题给理清楚、弄明白。
一道又一道的政策立下来,其实大家都受益。
原先,项目参与人员的劳务收入完全是由项目负责人拍板的,项目负责人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但有了现在这个系统之后,项目负责人的权力就被稀释了不少,项目负责人可以给学生酌情增加劳务,但没有办法给学生扣除劳务,比如说有些项目负责人天天都把学生派出去出差,到了发劳务的时候,却变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恨不得让学生自费去出差,这时候,劳务系统就会介入,要求项目负责人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劳动补助,项目负责人有拒绝的权力,但需要学术委员会的仲裁。
原先这些科研经费用不完都是要收回去的,所以项目负责人才会想方设法地往自己口袋里捞钱,这会儿已经明确规定了,只要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任务,并且最终得出的学术成果能够通过学术委员会的审核,那节省下来的全部经费都可以转为科研绩效提取,那些项目负责人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动手脚了啊!
本本分分花钱,省下的都会剩下,剩下的就是赚到的,何乐而不为?
国内的学术界被这阵清风一吹,风气都正了不少。
周诚带领的专项组因为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拿下了团体奖,各个课题长、专题长还都拿到了个人奖项,周诚也顺理成章地拿下了一个全新的项目。
‘超高危武器及超高危武器拦截技术’
蕴含在这个项目中的内涵很明显,我们不仅要研制超高危武器,还要研制超高危武器的拦截技术。
应对豺狼虎豹,光有高高的院墙还不够,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豺狼虎豹找到了可乘之机?手里还需要有□□才行。
跟着周诚走过一轮的科研人员十分乐意再抱着这位大佬的大腿飞升一把,周诚在保留原班人马的基础上,他自己创办的‘未来已来’研究院也开始面向国内外顶尖名校招揽人才。
-------------------------------------
光辉的岁月就像是被拧上了发条,一不留神,就走出了很远很远。
七年时间,转眼而过。
周诚与程远都已经站在了而立之年的档口,与周诚这种深藏功与名风格不同的是,程远已经凭借手中那些过硬的技术享誉海内外。
在三年前的那次堪称人类危机的全球大疫中,继承了楚瑜衣钵的程远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冲劲,时时事事都走在了最前面,最先找到那种传染病扩散的根源,最先找到那种对那种传染病有效的抗体,最先研发出疫苗……经过那次全球大疫,程远顺利扬名国际医学界。
两年前,程远最新的研究又发现,各种传染病的爆发都与动植物生存空间的锐减有关,并且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推测出三次规模中等的传染病流行趋势,并在一开始就将那种传染病控制,使得近千万人幸免于难,程远本人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并于次年顺利斩获当诺贝尔医学奖。
同程远比起来,周诚简直低调到了尘埃里,他有限地出现在公众人物耳中几次,那还是程远在领各种奖项的时候,发表获奖感言中提到了周诚,他说的是,“这一路走来,我特别感谢我爱人的帮助与支持,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很高,我远不如他,如果没有他的提点与帮助,我做不出这么多的成果。”
同样是获奖感言,有人感谢自己的研究团队,有人感谢自己的国家,有人感谢自己的信仰,还有人感谢自己的父母妻儿,像程远这样感谢自己的‘爱人’的人相当少,尤其还是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爱人。
实则,就算程远不说,绝大多数网民也知道他口中的那个‘爱人’是谁。
一开始的时候,网友们还在关注‘周诚去哪儿了’这个问题,后来他们渐渐摸清楚周诚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活动规律之后,也就不纠结于这个问题了。
周诚有太多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怎么可能一直和他们一样闲?
从程远的家园动态里偶尔看看周诚的照片就很满足了。
另外,国人也渐渐发现,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都不太爱写论文了,每年都会有很多种科研成果获奖,可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论文却基本没有,像《sce》和《nature》这种国际顶刊,更是很多年都没见到花国的文章了。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固步自封’,适逢国科大八十年校庆,周诚作为荣誉校友参加了国科大八十周年校庆的典礼,还发表了讲话,便在这种庄重的场合里问了周诚这个问题。
台上的周诚愣了几秒钟,拿起话筒,徐徐应答。
“这并不是你口中所说的固步自封,而是一种好苗头的证明。我们发表文章的数量经历了高峰期,现如今渐渐趋于正常化,这代表着学术自信。”
“我们的研究人员清楚自己的研究成果多么有用,所以无需向任何人证明。我们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国际顶尖的,所以不需要去同其他人占这个山头。”
“事实上,行行业业,在发展到顶点的时候,都会走到这一步。就如同我们的质子刻刀技术突破之前,光刻机技术每年都在突破,可我们能在期刊上看到吗?看不到的。很多应用型研究问题,研究到最后,就不再是科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如果无法保证技术优势,那可能会挨打,一如七年前花约与美约的对峙一样。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你觉得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为什么会有HOS,是因为Android不让我们用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质子刻刀,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就差芯片的晶圆就能拿来用了,可我们联系遍全世界的厂商,都买不到晶圆。”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应该太过天真,更不应该活在假想的梦里。”
“你能问出这个问题,一看就没有进入核心的研究圈子。很多事情在做的时候是没法说的,但现在好像已经到了解密期,我稍微提一点也无妨。”
周诚掏出手机来确认了一下时间,确定自己想讲的东西已经过了保密期,这才开口,“七年前,我们的大数据技术闻名全球,这七年内,很多人好像都听不到大数据这个名词了,是因为我们不再研究大数据技术了吗?”
见台下的人群里有了骚动,周诚微微一笑,道:“不是,全球最大的大数据中心落户在黔西,花粉集团、达摩集团、飞讯集团等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实验室,并且一直都在良好运营。每年单单是大数据技术上的投入,我们国家就不会少于两万亿。我们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方方面面,前不久才立项的太空采矿项目就与大数据技术密不可分。”
“所谓太空采矿项目,就是要在地球与星空之间搭一座鹊桥,从星空中攫取资源与能源。我们只需要从水星表层汲取亿万分之一的甲烷,就能满足我们全人类两千年的能源消耗。”
“七年前,我们的大数据领跑全球平均技术水平十年的距离,七年后的现在,我们的大数据技术领跑全球一百年的距离。我本人在研的一个项目,年底应该会给大家一个惊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