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乐县城内,各大街头巷尾的茶馆一向是最热闹的地方,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走在路上,闲来无事渴了饿了,进茶馆歇一歇脚,叫上一壶粗茶,同进店叫卖的小贩们买几碟茶果,便可以同邻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闲话唠嗑上一下午。若是遇到什么大事发生,那茶馆的生意更是火热,便是不喝茶的百姓都会来凑上一脚,听听热闹和八卦,有时候椅子坐不下了,站着听人议论也行。

近日茶馆的生意便大多都是这种人多得挤不下地儿的情况,原是一则骇然听闻的消息传到了乐县。十月的时候,原本两月前在蕲州起事造反的叛军竟然连克蕲水,那叛军头领徐寿真自称为帝,如今在蕲水建国,国号为大梁!平头老百姓虽然也莫不吃惊这所谓大梁的消息,但更多是议论这乱军头领徐寿真是什么来头。

有一走南闯北的商贩神情中颇为与有荣焉,他道:“那叛军头领徐寿真我晓得!原跟我一样,是叛卖土布的小商贩,没想到如今我还是个买布的,他竟然成了皇帝大老爷了!”

周围人不信,有人嘘他,“说的跟真的一样,人家当皇帝的人怎么可能是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能见到的?”

那商贩见人不信他,急了,“他是蕲州罗田县人,同我是老乡,真的,我还见过他几次呢!”

有人不信,也有围观的人相信,好奇问道:“那叛军头领徐寿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一看就跟咱们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是呀是呀,这人是不是出生的时候还跟唱戏的说的一样,有啥祥瑞,比如他娘怀胎两年才生下他,或者是有祥云降世,有没有,快跟我们说说!”

“来来来,仁兄,这是我刚点的茶果和清茶,您边喝边说!”

那商贩见这么多人捧场,不禁虚荣心膨胀得很,得意洋洋道:“倒是没有三头六臂,但是瞧着确实就是跟咱普通人不一样,此人啊,身长七尺,相貌堂堂,雄壮魁梧得很,且经常见义勇为,锄奸惩恶,因而身后总跟着一班弟兄,乡野间无人敢惹,乃一真壮士也。”

“那人家如今都飞黄腾达了,据说手下有好几十万兵呢,没准真能打到大都去,将头上的皇帝拽下去,自己坐上皇位呢!你要不要也去讨个官位当当?”后面的话说得小声,但不妨碍围观的大伙都听到了。

“就是,布商,以你们的老乡交情,说不定你去投靠人家,还能混得一个小官当当,到时候岂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那布贩子却是清醒得很,别看他在这吹嘘自己同那乱军头领多熟,其实不过是同一个县出来的,听闻过他的事迹罢了,哪来的什么深厚交情,再说谁都知道这造反是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的事儿,他哪敢去呀,因此面对围观众人的怂恿也只打哈哈敷衍过去。

朝廷大事只能是平头老百姓的饭后谈资,总归这造反称帝的事情过于遥远,连谈资都显得轻描淡写,但另一件事关百姓自身利益的消息,却是让人们痛骂不已的同时,担忧不已,那就是盐价的攀升。

“这个月的盐价越来越夸张了,过去一斤盐二十斤米的价格,现在竟然足足翻了五倍,喊到了上百斤米的价格!”

“这些该死的盐贩子,怎么不去抢钱!”

有人有点门路,知道一些消息,“也不能全怪那些盐贩子,听说是上头又征了盐税,还把盐引的价格翻倍了,这盐引的价格翻倍,盐贩子的成本就翻倍了,再加上如今闹打战了,运盐不易,这卖到咱老百姓手里的盐自然价格就高了……”

“这肉可以不吃,可这盐可是一顿不吃身体就没力气啊,这可咋办呀!”

“只能咱自个勒紧裤腰带囤一些盐在家里了,要不然这战再打下去,盐只会越来越贵!”

“现在卖盐的店都没货了,就算手里头有钱,也不知道上哪里买去,忒是气人!”

听说西北边的蕲水县有人称帝了,这囤盐的风潮便愈演愈烈,甚至造成了哄抢的局面,这闹剧连在书院种田的谢时都知道了,起因便是他在食堂后厨同吴平讨论菜色,秋冬季节到了,谢时打算将食堂的菜色更换一轮,增加滋补热腾的菜色。吴平随口抱怨了一句,如今盐价暴涨的事情。

谢时嘴上说着我惜命我是佛系玩家,然而实际上,除了忙活试验田和食堂的事情外,一直暗戳戳关注韩伋那边的情况,一听到如今乐县乃至周围各县都有盐价虚高的苗头,自然担忧,回去静静思考了一下午,下了决定,找上了岑羽。

谢时走进堂内,便见岑羽正坐在案前,左手边翻着文书册子,右手手指翻飞噼里啪啦打着算盘,边上还有两个站着从旁协助的下属。一会,岑羽算完账,便取出一叠银钞装进钱袋,递给下属让他去付账。岑羽抬头见他进来,手上的动作停下,赶紧起身迎他,笑道:“探微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谢时见自己打断了人家的忙碌,有些不好意思,“要不等固安忙完手上的事情再招待我?”

岑羽直接挥手让两个下属下去,让小厮潘达儿上好茶,自个儿还不忘拿他那宝贝扇子扇风,对谢时摇头道:“这些琐事哪里比得上探微来找我重要,不急不急。”

两人在茶室面对面坐下,谢时才发现这人终于舍得换了他那常年不离身的羽扇,手里摇着竟然是一把洒金川扇儿,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可谓富贵极了。

谢时好奇问道:“怎么换了扇子?”

岑羽笑得自得,还朝他展示了一番自己重金购买的新宝贝,“前段日子,我为着食盐的事儿入川去了一趟,正好遇见,颇为合意便买下了,瞧着可好?”

谢时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人夏天手不离扇便算了,怎的如今都要冬天了,这人还摇着扇子?不过他心下吐槽归吐槽,面上还是正经事儿要紧,顺口夸了一句便道:“正好,这次我找你,便是为了食盐之事。”

岑羽摇着扇子的手一顿,啪的一声便合上了折扇,这熟悉的场景让岑羽心头一动,他上身几乎是前倾朝向谢时,问道:“探微,莫非你有解围之计?”

福州靠海,风力和日光条件都绝佳,自然有盐场,按道理不该缺盐,但这些盐场处于各路盐运司掌控之下,如今盐价的攀升除了战乱时期,盐贩子趁机加价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廷为了筹集钱银和供给大军的粮草,以用于镇压全国各地的乱军,而将盐引翻倍卖了出去。

面对翻了五倍甚至预计后面会更高价格的盐价,韩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岑羽便是奉命去川地商谈购买内陆较为便宜的井盐。至于这盐场,为了不被扼住喉咙,日后肯定是要纳入韩伋掌管之下的,只是如今时机未到,尚需蛰伏,不宜打草惊蛇才放任它。

谢时确实是因为有解决盐价问题的方法才找上岑羽的,虽说他还未考虑好是否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加入到韩伋他们中,但既然事情让他给碰上了,他又有法子,按照他的性子,他也不能坐视不管。

谢时无奈地想,这就是能者多劳吧,万万没想到,穿越前收罗储备的知识和赚钱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派上了用场。而他又有种冥冥之中的预感,恐怕之后,这种时候还会有更多。

谢时在现代搜罗穿越后赚钱方法的时候便了解到,华国明代以前,制盐的技术都比较落后,一般都是采用煮盐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燃料,效率还低,再加上需要用到铁锅煮盐,盐水容易腐蚀铁具,铁的价格又高昂还受管制,因此获得盐的成本不低。

而本身制盐的价格就高昂,朝廷为了稳固江山统治——毕竟盐乃民生之本,人不可不食盐,也是为了获得稳定且大量的税收,历代官府大多采用榷卖制,以此垄断盐利,以增加税收,盐课收入往往占据天下税收的一半以上,往往百姓买到的盐的价格是制盐成本的十倍。在某些朝代,盐甚至能当货币通行。

据谢时所知,本朝沿海的盐场仍然采用“煮海为盐”的方法,就是用铁锅烧煮海水,把海水煮干后得到白色的粗盐,这就是普通老百姓日常所吃的盐,至于贵族所用的“雪花盐”,则是再经过反复过滤蒸煮结晶得到的细盐,价格则更高。

如今盐铁乃官府专营,私底下制盐和售盐自然是犯法的,于是谢时还是先多问了一句,“你们既然决意起事,可有自己私下开设盐场的打算?”

岑羽也点头,向他解释:“自然有此打算,不过如今快入冬了,百姓需要囤积柴薪和煤石过冬取暖,主上的意思是,先不要在此时与民争利,待到开春后,天气回暖,便寻适合的海岸设立盐场煮盐。”

说到这,他又安慰谢时,“探微可是也听闻了外头的抢盐风波而担心?放心吧,那只是暂时的局面,主上已经让韩家从各地调运食盐,不日就会送达乐县,届时周围的盐价自会下降。”

谢时差点忘了人家韩伋背后站着一整个偌大的韩家呢,可不是白手起家,处处受掣肘的草根,而韩家是经商发家的,自然不怕这区区盐价浮动。不过食盐价高确实是个问题,就算是韩家也不免受到高盐价的影响,为了不让韩伋和百姓们白白多花钱,吃的还是最劣等的粗盐,谢时还是将自己的方法说了。比起耗时耗力的煮盐法,居于海边,拥有大海,自然是采取盐田晒盐法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晒盐?”岑羽有些惊讶,他道:“这种方法从前自然有盐户试过,毕竟谁都想轻轻松松得到盐,而不是费时费力烧火煮盐,但是据我所知,此法所需的时日巨多,长年累月而得,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得盐,后被盐户们无奈放弃了。”

谢时老神在在道:“那是因为方法不对,盐田法不是简单的海水晾晒,按照我说的法子去做,不出十日,绝对可以不费一柴一火得到无数雪花盐。”

岑羽惊得拍案而起,“探微此话当真?雪花盐?还不需要烧煮?甚至只需要十天?!”从岑羽这一连四问,便可以看出他心头大惊。老实说,若说这话的人不是谢时,岑羽只怕会当此人在夸大其词,根本不足以为信。然而,夸下这海口的人是谢时,那么就由不得岑羽不信了。毕竟谢时此人,可是提出过黄泥脱色法,又造就八珍阁奇品背后之人,他说出口的方子,就没有不能实现的!

谢时点头,神色认真,“只需要寻一处风大、日光充足的海滩,在海滩上辟出盐田,趁涨潮引海水直接入池滩晒……”这盐田法自然不仅仅是划田晒海水这么简单,后续还要进行制卤、结晶、采盐等工序,而且为了得到细盐,也就是雪花盐,还需要过滤粗盐中夹带的泥沙和杂志。

不过从粗盐变细盐,其实也不难,用石灰和水反应得到石灰乳,再和粗盐进行化学反应,过滤后进行蒸发,就可以得到白花花毫无杂质的精盐了。

谢时继续道:“若是你信得过我,那便寻个适合建盐场的地方,再派些人给我,半个月,这缺盐的问题或许便能解决,没准,到时候,乐县还可以反过来卖盐呢。”只是这卖盐就得私底下偷偷卖了。

“对了,之前我给你的肥皂方子,是用的草木灰,若是用盐田法,剩下的盐卤还能做成火碱,替换草木灰做肥皂,剩余的副产品甘油还能做一些洗涤、护肤的新产品,给八珍阁上上新品。”要说这制盐工序搞得好,那么除了获得食盐之外,其实剩下的盐卤还可以作为工业产品的重要来源。

谢时虽然是农科生,但得知要穿越,还是把高中的化学知识狠狠复习了一把的。比如这盐卤可以和石灰乳加热到一百度左右进行反应,再澄清、蒸发,便可以得到烧碱溶液,也就是火碱溶液。这种碱液和油脂混合加热,充分搅拌静置后,得到的就是形成肥皂的皂液。

重要的是,剩下的废水静置一晚上后,最上层的那层无色无味的黏性液体就是常见的工业原料之一——甘油。甘油作为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作为牙膏制作的材料,防止牙膏固化变硬,而且同样可以用于洗漱产品的制作中和护肤品中,用于保湿锁水。

岑羽想都不用想,更不用请示主上,直接便道:“说什么信不信得过,探微这是在骂我吗?我直接派二百人协助于你,还请探微随意指挥和调运物资。”说完,他又起身,朝谢时恭恭敬敬地俯身行了一个大礼,“羽在这里,先替主上,替乐县百姓,甚至是替全天下备受盐课剥削的黎民百姓,谢过探微了。”

谢时没料到岑羽如此郑重其事,他也撩袍起身,扶起岑羽,“固安折煞我也,不过是同韩兄和你们,一起为乐县略尽绵薄之力。”

岑羽顺着他的搀扶直起身,深深看了他一眼,他此刻已经全然明白,在他问主上何不趁热打铁,直接说服谢时加入吾等之时,为何主上那时会说,不急,他会答应的。

谢探微此人虽然口头上仍嘴硬,但实则,只要主上所作所为是为了百姓,是为了匡扶这乱世,那么他俩最终便是殊途同归,并肩而行。

岑羽亲自将谢时送出门外,他朝清瘦昳丽的青年一拜,道:“制盐一事便拜托探微了。”谢时朝他拱了拱手,收下了这份重托,转身离去。

几日后,做事速度极快的岑羽便已经为谢时找好了秘密盖盐场的地方,还有随行保护他,并且负责建设盐场的二百士兵,后续若是缺人,谢时还可以继续调遣。

谢时这一趟出门,少则半月,多则一月,自然要同谢巨交代和告别,免得人家老爹担忧。

儿行千里父担忧,谢巨不知道儿子要去干的事,给他收拾行李的时候还在念叨,“是哪里的海货需要你亲自走一趟,这么远不能让游泗水他们去吗?泗水那娃从小海边长大,和海鲜打交道,本事不错,能放心把事情交给他的。”

谢时自然不能跟谢巨说他要去给人秘密建盐场,那不得把谢巨给吓傻了,因此只是跟他说泉州有一批很罕见的大海货,他想去看看,大概十几天才会回来。

谢时回他:“正好出去瞧瞧,从前我常年病着,不曾远行,如今正好有机会,岂不得去看看那能见到诸多异域人的泉州港到底有多繁华?”

他这么一说,谢巨倒是不好反驳,又听说随行的还有去运货的岑家商行的一百多人,还有专门照顾他起居住行的仆从,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就这样,谢时被一百人组成的岑家商团团团保护着,打着商业贸易的旗帜,光明正大出了乐县,又转道去了新辟的盐场,其余的百名军士为了不引人注意,则分散出城,后在盐场汇聚。

城墙上,韩伋和岑羽站在新建好的瞭望塔处,目送队伍离去。为了不引起关注,韩伋和岑羽都没有送行,而是在私底下先为谢时践行过了。

直至队伍拐了个弯,消失在视线中,韩伋才收回目光,忽然道:“遇见阿时,是我之幸,也是黎民苍生之幸。”

岑羽没有发言,却深以为然,有时候,他甚至认为谢时此子非凡人也,要不然,他哪来的那么多的超乎常人的想法。无论是那些他所说的偶然从书上得到的那些方子,还是他在醉酒后的那番惊世之言,甚至是他的处事中透露出的种种念头,都异于常人,甚至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岑羽自然也曾调查过谢时,原先的谢时只是个普普通通有些读书天分的少年,唯一的突出点大概就是“谢潘安”的美貌和卫玠一样的病秧子身体,直到一次大病初愈,他为了替父开罪,找上了自己,献上了黄泥脱色制糖法……但后来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如同主上所言,他们只需要认准眼前这一个谢时,这就是他们所认识所倾倒的谢时。

“可有派人保护他?”韩伋突然问道。

岑羽回道:“齐俟按照您的意思,派了您身边的甲卫在暗中护送,必定让谢时毫发无损归来。”

“嗯,回吧。”两人这才下了城墙。

其他的先不提,谢时为了阔别已久的现代牙膏和洗发露、沐浴露,在去往盐场的途中,便已经兴致颇高地开始规划起生产这些东西的工坊了。

到了盐场,谢时才发现,岑羽已经提前派人在这海滩上驻扎,还用水泥房子建好了住所,起码谢时等二百号人不用筚路蓝缕,直接从零开始盖房子。这些士兵在出发前,便被主上交代过一切全听谢大人的,不得违抗。因此谢时指挥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不愧是韩家专门训练的军士,纪律性就是强,让这群人干什么就干什么,配合度很高,也丝毫不偷奸耍滑,很快一个个四四方方的盐田便在海边出现……

为了防止盐田晒盐法泄露,这其中有近一半的军士是负责守卫盐场的,但剩下的一百多个军士,也足够谢时在短短时间内,不仅将盐田建了起来开始晒盐,他还有心思在盐场里划地用水泥房建了个简陋的副产品加工厂,开始捣鼓他的牙膏等洗漱用品。

于是等韩伋到来的时候,见到的不仅有除了被海边烈日晒黑了一些的谢时,还有他献宝一样展示的一系列新鲜东西。

“辛苦阿时了。”韩伋拉着他的手,替他遮挡阳光进了屋。好在谢时虽然因为在海边,无可避免被晒黑了一些,但是生活条件却是不差的。这源于后续运过来的源源不断的物资中,除了谢时要求的东西外,还有韩伋给他置办的一系列衣食住行上的物品,甚至连吃食上都考虑到了,怕谢时有时候心血来潮手痒,还让人仿照谢家的后厨,给他布置了一个差不多的厨房。

谢时并不觉得辛苦,甚至因为换了个新鲜地方,还有人一日十二时辰地伺候,仿佛旅游一般,倒是有些乐不思蜀了,“辛苦的是那些军士,我可只是口头指挥,什么活都轮不到我干。”

“若是他们敢让你动手,这群人就白吃我韩家米饭了。”韩伋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