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掌柜的什么情况?”
两人正在争执的时候静安来了,原来见一直争执不下,春雨就去找李静安了。
此时静安其实已经知晓是什么情况,问一下只是为了打破局面的。
谢继宁行礼道:“师母”
应武也脆生的叫道:“奶奶”
店里的其他伙计纷纷行礼,孙管家是知道静安的,连忙转变态度,满脸笑容的弯腰道:“小的见过刘夫人,夫人安康。”
静安微微笑着道:“替我向你家夫人问好,孙家是李家的老客老交情了,这次你家老太爷大寿,刘家、李家也是满怀祝愿,祝你家老太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见到静安的时候,孙管家已经退让了,行情如此,只能向夫人如实禀报了。
静安道:“今年的“毽”的行情如此,孙管家打听打听就能知道,这样吧,这“毽”的价格不能少,但是今年家里的姜不错,李管家将姜的价格在让一些给你如何。”
孙管家大喜:“这是天大的恩赐了。”
这天寒地冻,姜能暖人,也是酒席上的一道菜,采买的分量很多,刘夫人既然说让,那价格肯定会少很多,这样也好交代了。
静安笑着说:“具体的情况你和掌柜的说罢,我陪我这老亲家买点东西,”
“夫人,您忙,您忙。”
李杏花看着静安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处理了事情,而且那些穿着绸衣的掌柜的都对着她恭恭敬敬的。
才更深刻的意识到静安的厉害之处,心里想,这宁哥儿的师母好大的威风,对自己家倒是客客气气的,这当官的人家就是不一样。
接下来李杏花又在这个货栈买了许多东西,精挑细选。
谢继宁则趁这个机会好好的问了几个伙计,这些店里的这些干货、粮食、作料的收购情况,伙计见谢继宁和姑奶奶一起来的,也不避讳,都仔仔细细的一一告知。
谢继宁记住了很多东西,心里闪现出无数想法,无奈现在在逛街当中,只能回家之后再找时间慢慢的思考规划了。
谢继宁想的是现在自己年纪慢慢的大了,加上读了书,家里人对着自己的信任度也上升了,有好多路都可以试一试了。
加上有了盆栽的这一笔钱,自己家目前抗风险的能力上升了,不像之前,什么都不敢尝试,生怕失败就让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家庭雪上加霜。
李杏花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县城里的东西琳琅满目,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看中什么,都是孙子付钱。
从早上到下午,一天下来,谢继宁和应武都已经奄奄一息了,李杏花和静安春雨还在精神抖擞的,谢继宁虽然灵魂是女孩子但是被现代的方便的网购宠坏了,逛街能力等于零。
等到傍晚,李家店里的伙计将东西送来的时候,谢家的其他人才看到,李杏花今天买了些什么东西,都目瞪口呆。
李麦穗孙氏杨氏三人暗暗的想,这婆婆得多有钱啊,买这么些东西,早知道就无论如何都要跟着婆婆了,她们三人去逛街了,但是由于私房钱不多,很多东西都不能买。
杨氏气闷的想到,就连谢珍珠都换上了一个手钏,那银光闪闪的,要是自己的儿子姑娘也在,肯定也能有,孙氏同款气闷。
只有李麦穗想到,这东西自己的婆婆一定舍不得买,而宁哥儿师母送的一看就要贵一些,就像昨天刚刚来得时候送的礼物一样。
这样的东西一看就是自己儿子买的,不由的在心里骂自己的儿子,聪明人办笨事情,要给妹妹买东西,怎么不藏着点,这样大咧咧的现出来,只怕两个弟媳妇心里要不平了。
李麦穗想得不错,这东西就是谢继宁买的,买完奶奶想买的一家人过年用的东西之后。谢继宁就去了银楼买东西了。
在谢继宁的心里一直有着一种认知,女生化妆品衣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必须得有的,而这个世界化化妆品的种类比较少,衣服也不丰富。
首饰被称为头面,是面子所在,一些首饰还的是命妇才能带,所以评价一个女生过得好不好,不是看她有没有名牌包包,当然,这个世界也没有大牌包包,而是看她有没有首饰头面。
谢继宁之前给自己的奶奶买了银簪子,李杏花带着簪子在谢家湾炫耀了半年,就连李家屯李杏花的娘家那边都知道李杏花发财了,有钱了,银簪子都能买了。
所以这一次,谢继宁给师母买东西的时候就看好了一些东西,打算等回家的时候再来买然后带回家给长辈做礼物。
在银楼,李杏花心疼得直抽抽,看着谢继宁像不要钱一样,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选了礼物。想要阻止吧,谢继宁师母在,为了面子也不能阻止。
所以这一波,除了谢继宁和珍珠,谁都不开心。
但是这种不开心在回家之后就都没有了,才一进村,大家都看着谢家一家人,大家羡慕了。
这个时候去县城,就想是现代贫困农村的全家一起去北京去上海玩一样难得,一样让人羡慕。
交通,经济问题限制了大多数人,
谢继宁带着弟弟妹妹进屋,谢老三李杏花开始和好奇的邻居们开始讲县城了,尤其是李麦穗孙氏杨氏,那些小媳妇都围着她们三个。
谢老三他们已经去过几次了,而且男性方便听谢老三他们说,这些从来没出门的女性可不方便光明正大的听,这一下,李杏花婆媳四个都去了,正好可问问。
谢继宁的弟弟田哥儿是请谢继宁的外婆带的,李麦穗去县城一去就去了三天,心里早就挂念孩子了。
田哥儿才三个半月,本来就是还在吃奶的年纪,离不开娘,这次是因为天寒地冻的,带着去实在危险,害怕生病,所以没有带着出门,不然平时李麦穗都是走那里带到那里的。
李麦穗在屋里收拾出东西来,李杏花本来在外面和人聊天,讲述县城里的事情,见李麦穗在准备去接孩子,想起来三儿子家的老幺也是放在娘家去了的。
索性就和旁边的嫂子等人说,家里要忙晚饭了,请他们明天再来,反正要过腊八节了,暂时没有什么农活要忙了。
谢继宁见自己的伯奶奶、伯母之类的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家奶奶,就跟现代的时候,自己想看西游记,却被老妈无情的关掉电视机的表情一样一样的。
而自己家的奶奶,莫名其妙变得高大起来,懂得多的人总是要有魅力一些,尽管这懂得多只是去了一次县城,买了点东西。
李杏花将三个儿媳妇叫到屋里,将东西都拿出来,大声的叫:“宁哥儿、宁哥儿,你来帮忙奶奶看一看,这些东西有多少。”
谢继宁从自己的书箱里面拿出一个册子,因为李杏花买的东西多,而且还杂乱,谢继宁就答应给记账。
全家人一起忙活,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堂屋里面,都按类别整理出来,谢继宁将这些东西分为衣、食、礼三类。
衣服包含了20匹布,这些都还是布,还没有变成成衣,衣服都是需要女性自己动手做的,李杏花想着过年了,也就不留了,直接就按颜色将布匹分下去。
李杏花一边摸着布一边说:“这样好的布,那个掌柜的说,这是什么江夏棉布,你们摸一摸,这布啊,太好摸了,咱们自己织的麻布啊,和人家这比起来,简直是天上的地上。”
大家都去摸,果然,就像是小狗崽子抱着一样软,李麦穗说:“比宁哥儿他爹上次送宁哥儿拜师的时候买要好得多。”
李杏花骄傲的说:“关键价格还不贵,差不多,这都是宁哥儿师母的功劳啊!”
谢如方和李麦穗与有荣焉,李杏花道:“这一共有二十匹,这一匹会裁剪的可以裁剪出三套大人的衣服了,小小人的衣服更是可以六件七件。”
三个儿媳妇裁剪功夫都可以,尤其是杨氏,针线活尤其好,暗暗的算李杏花所说的,果然可以办到。
李杏花见三个儿媳妇认同,然后说道:“这布,你们三家小家我也不算人数了,就直接一家四匹,你们自己处理,我留着八匹布,要去做衣服给你们爷爷,有三匹绸的,是打算用来做老衣的(去世的时候穿的)。”
三人都欣喜若狂,他们本来以为婆婆要将布留着,然后一家给一点,留着以后慢慢给的,没想到竟然分这么多,计算一下,还能留一点回娘家送年礼呢!
谢继宁将布匹的情况记录清楚,各自抱了各自的布,放在一旁,接下来就是分食物,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因为李杏花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买了些什么。
谢继宁正在清理物资,记录物资情况,李杏花则是看着这些东西就说:“宁哥儿师母娘家可太称钱了,那些东西啊,一堆堆的,什么东西都有,见过的,没见过的。”
“咱们家今年起来了,也买这些东西摆摆阔。”李杏花得意的说道。
谢继宁不去揭穿自己奶奶,当时都舍不得买,都是谢继宁一手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