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二更)
知县大老爷来了, 这个消息火速传遍板桥,谢族长迅速拄着拐杖往谢继宁家里出发,一进门迅速跪下行礼,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刘方杰这个已经退休的四品官在大家的心目中没有赵知县这个现管让人敬畏。
赵知县连忙让自己的师爷将谢象贤扶起来,亲切的问候一番,谢象贤这样年纪大的乡老对地方上的了解颇多,赵知县平素也一向重视, 只是板桥太小,之前都不在赵知县的记忆里面,还是出了一个谢继宁之后才对谢家留有印象。
谢象贤颤颤巍巍的认真回赵知县的话,一番交谈之后, 大家就直接往谢老三家的稻田里面去了。
谢老三相信谢继宁, 所以拿出一大片田来种,远远看去,稻子一片金黄, 赵知县和刘方杰走前面,谢继宁还要李师爷侧开半步紧随其后。
“鹅湖山下稻梁肥, 豚栅鸡栖对掩扉。(1)刘兄,这前人将这一片丰收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以至于我此刻竟然词穷了。”赵知县一边走, 一边感叹道。
“相比他们江西那边, 江南水乡, 咱们怀安县还是难了一些啊, 一年两稻,咱们这比起来,还是难了些。”刘方杰感叹道。
谢继宁听到自己师父的感慨, 安慰道:“师父,虽然这么这里做不到一两稻子,但是其他方面可以努力,将养殖业发展起来,养鸡,养鹅,养鸭,养羊,都是可以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也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咱们这里的嘛!\"
赵知县大笑道:“刘兄啊!你还没有我看得开,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2)这怀安县虽然比不上江南地方富饶,但是也自有其好处,不然你呕心沥血的回乡办学所为何事啊!“
刘方杰也笑道:“一时感慨,一时感慨啊,咱们这啊,还需要赵兄你这个父母官多加努力啊!”
赵知县正色道:“自当努力,”两人相视而笑。
谢家一族人还有紧赶慢赶赶来的周里正、李守业、李守田等人也慢悠悠的跟在后面,谢老三心里悄悄吐槽道:“这些读书人就是慢,这要是庄稼人,已经忙完一阵休息了。”心里想法颇多,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谢老三也有了气度城府了。
一到谢家田里面,赵知县将扇子往腰上一插,跳到了田埂上,伸手抓下一把稻子,拿在手里面慢慢的看,只见这稻子鼓鼓的,没有干瘪,一穗稻沉甸甸的,赵知县放在嘴里一嚼,大喜,连忙说道:“刘兄,师爷,你们也看看,这稻子太好了。”
刘方杰也接过稻子,看得高兴极了,板桥尤其是谢家湾这一片的田,都算不上是上好的田,连刘家李家的田都比不上,更不要说怀安县城的精心照料的官田了。
但是就是这样的田,长出的稻子竟然这么好,原来这这一些地方的人种稻子,虽然也知道要有间隔,但是为了多收,种的时候就种得挨挨挤挤的。
这样的稻田养分不够,阳光不够,反而涨得不好,谢老三家的这一片田,为了养鱼,留鱼钩,所以加宽了,反而有利于稻苗的分株,稻穗的成长,这样的稻子涨得特别好。
刘方杰问谢老三道:“谢伯父,你是老农了,你估计估计这一片田今年能收多少稻子,”
谢老三道:“往年这一片一亩三石左右的湿稻子,今年一开始肥就足,加上鱼肥,恐怕能涨到四石左右!\"
谢继宁道:“这两天天气好,只等捞鱼之后的两三天,这稻子就可以割了,到时候就能知道具体数量了。”
“我外公家三天前已经捞鱼了,一亩田160斤左右的鱼,田应该已经干了,可以去外公家看看稻子。”谢继宁边说这话,边目光询问自己外公李守田,李守田肯定的说道:“已经可以割稻子了,”
赵知县就说道:“咱们先捞这鱼看看有多少,又去看看李家的稻子。”
一通安排,谢家几兄弟积极的开始捞鱼,一番热闹,赵知县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其中,又想着自己的形象,干脆在旁边着急的扇扇子。
倒是带来的衙役,被赵知县叫去帮忙去了。
很快,就直接在田边的空地上一边捞鱼一边称重,一边算,李师爷积极的上前帮忙,连谢继宁都用不上了,只见这五亩不到的三丘田里竟然称出了800多斤鱼。
除了早就知道的李家还有谢老三一家,其他人都惊呆了,这稻子长得好就已经很好了,这鱼就跟白捡的一样,更是喜上加喜的事情。
大家招呼着将鱼往回搬动,赵知县问道:“谢案首,这稻田养鱼所费代价工时如何,其他地方能不能用。”
谢继宁道:“就目前来看,应该是有可行性的,稻田养鱼有诸多好处,一是节约用田,一田两用,增加收入,二是节约肥料,这鱼肥也同样肥田,还是持续性的,这样的稻子分株多,谷粒饱满。三是可以省下人工除草的时间,鱼就将草吃了。四是……”谢继宁滔滔不绝的将这养鱼的好处说出来。
最后补充道:“稻田养鱼的整个过程我都有记录,只等将重量称出,就能结尾了,到时候我会将这记录交给大人。”
“只是这养鱼的田也应该因地制宜,合适才行,一些稻田是不合适养鱼的,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人多加注意了。我也将所知的记录在文档里面了。”
“好好好!”赵知县连连称赞,转头又对着刘方杰感叹道:“可惜你这徒弟年纪尚小啊,”
刘方杰淡笑不语,他当然明白赵知县的意思,谢继宁如今才九岁,就算才高八斗,明年府试顺利,之后乡试,会试顺利,恐怕朝廷也会因为年纪小而将谢继宁搁置,就算谢继宁有做实事的能力。
正式因为这个原因,刘方杰这才放任谢继宁折腾家事,正好锻炼务实的能力,将来到了官场也不至于半事不通,正好现在沉淀,将来一鸣惊人,一鼓作气,做好充分准备,这才无人可挡。
赵知县解下腰间的一块玉石说道:“这是昔日我高中进士,家中长辈所赠送,今日就将此物送给你,愿你将来前程似锦,通途坦荡。”
谢继宁双手接过,认真的道谢道:“多谢大人,”
赵知县道:“咱们赶紧去看看这稻子会有多少?”
谢如方上前道:“家里准备了饭菜,诚请大人去家中吃过午饭,再出发。”
刘方杰说道:“走,咱们去尝尝宁哥儿家的饭菜,别有一番风味。”
赵知县这才知道最近县城里面的这股松花蛋风是从那里刮来的,原来是谢家的物品,之前中秋节礼,大家都以送这松花蛋为荣,就连府城里面这松花蛋也很热闹。
松花蛋,鱼肉的花样吃法,这个季节的山珍,腊肉,腊肠等等在李麦穗的巧手之下连连送上桌。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就连赵知县自己家里出生富贵,也被谢家的饭菜所征服。
吃过饭,大家拥着赵知县,刘方杰往李家屯去,一到李家屯口,就见刘族长还有刘家的三个童生,还有刘甲首早就已经在村口等着了,见到赵知县连忙上前行礼。
赵知县来的消息传得快,刘家人早就知道了,但是碍于来的是谢家,刘家人着急万分,想上前去招待,又刚刚才和谢家打架,就算厚着脸皮去谢家湾,只怕也要被谢家人挡了,上不了前面。
刘族长正着急,想干脆就直接去谢家湾去一趟了,结果打听到赵知县还要往李家去,刘家人欣喜若狂,早早的就到李家屯口等着,结果没想到赵知县去谢家吃饭,耽搁了时间,刘家一行人在太阳下等得头晕眼花才等到。
赵知县是见过刘甲首还有几个童生的,但是那都是统一接见怀安县的读书人的时候见过,所以不熟,见刘家人行礼,也是淡淡的叫一声请起,就又听谢继宁李守田讲李家的稻田养鱼的情况了。
刘绪敬一阵着急,往前面挤,却发现接不上话,而且不一会儿就被能接话的谢家人李家人挤到后面去了。
心里想,这谢家人李家人到底有什么东西,将赵知县引了来,这稻田养鱼虽然稀奇,但是之前刻意隐瞒之下,竟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天前,谢继宁外公家捞鱼这才将消息传开,刘族长太忙,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到了李家田里,稻田虽然已经干裂了,但是还是微微有点湿泥,庄稼汉子,也不在意这些,纷纷跳下田里,刷刷的就割去稻子来,一边割,一边往晒场运送,因为着急,也不等晒一下就直接放在木桶里面将稻子扎下来。
人多,动作快,一个时辰左右,三亩田道稻子就打下来了,李师爷看着称稻子,一边看,一边报数:“80斤。”“78斤”越报越兴奋,最后一加减,飞快的跑过来说道:“大人,刘先生,1780多斤,快1800斤了,这田不到三亩。
“当真,”
“大人,这达到亩产600多稻子了,”
李师爷也是很兴奋,淮安县的普遍是亩产300斤到400斤的稻子,这田的数,可以说增加了两三层,这样的收获,足以让人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