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拉锯
但是从选太师少师这件事上来看,似乎他们这位新任太子殿下,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挺有规划的。
哪怕他能力不足不能作为英主,起码一位清醒的守成之君应该是做得的。
只是看殿下这很有主见的模样,很难说未来一段时间里他们这些大臣的日子究竟是好过还是不好过了。
很奇妙的,没有一个人去怀疑陆执安这段话是真是假。
大约是他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说谎的必要吧。
但是大家心中的疑惑却还是没有完全解除。
如果太子殿下想要走实干路线,选择蔺晖文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时间允许、能力符合要求的一二品大员中,蔺晖文就是最优秀的一个了。
可为什么会跳过中间那么多官员,转而选了个工部司郎中来当少师?
这中间有才干的官员可不算少,赵家梁在其中绝对不算出挑,不应该入了太子的眼才是。
陆执安:因为可选项里就他这一个啊。
这个疑问没有人再问出口,陆执安自然也没有机会为他们解答疑惑。
东宫的第一波班子就这么成立了起来,接下来自然是有事情要做的,而第一件事就是……
安排太子殿下的课程表。
陆执安:……
讲道理,作为一个曾经的成年人,这个时候了还给他安排课程,是会让陆执安感觉有些别扭的。
毕竟他在穿越之前都已经在给导师当助教、给本科的学弟学妹们上好几年课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对于官场以及政治上的东西几乎从未了解过,如果不补足这个短板,指不定那一天就要被人给糊弄,所以还是耐着性子等他们商量。
只不过,当他看到自己被排的满满当当的课程表时,眉头还是忍不住紧紧拧了起来。
寅正开始早读,复习前一天所学并预习当天内容;卯初开始上文化课,然后到午时下课吃饭午休;未初开始上下午的时政课,一个时辰后,也就是申时初则是开始上武学课,直到戌时初下课,他才会被放回去写当天的课业,如此循环往复。
这个时间表翻译一下就是:四点早读,五点开始六小时文化课学习,吃饭午休两小时,下午一点上时政课两小时,三点开始上武术课四小时。
所以七点到次日四点是他的晚饭+做作业+睡眠+早饭时间,而这段时间,总共只有九个小时。
陆执安:……
这么密集的课程安排,别说是搞事情了,陆执安只是看着都觉得自己的睡眠时间不够用。
还有,时政课和武学课需要花费那么长时间他可以理解,毕竟一个是零基础,一个是零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水磨工夫。
为什么文化课一项就要占去七个小时?
不是他对一些经典书籍有意见,而是他真的不觉得那些之乎者也对于治国能有多大的帮助。
四书五经是很好的著作不错,甚至还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
但只看他穿越前的课程就知道了,实际上四书五经在治国方面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当然,它也不是全无用处的,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典籍,又怎么可能一点用处都没有呢?
陆执安只是觉得,自己的文化课学习不应该全数放在这上面而已。
且,从他六岁启蒙到现在,连续四年的时间他都在读四书五经,不说学得有多精,至少已经通读了一遍。
以往他是觉得自己要走科举的道路,虽然觉得这玩意儿并不能很好的为民服务,但也只能屈从于社会现实。
但现在,他不需要屈服了。
只是虽然他这么认为,可他的老师却不是这么想的。
蔺晖文微微低头,掩下了自己眼中的不赞同。
“殿下贵为东宫太子,所思所学自应遵从先例,还望殿下不要……”任性。
最后两个字在蔺晖文唇齿间打了个滚,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因为他知道,即便他是太师,这两个字说出来就是大不敬。
“蔺师。”陆执安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因为是在讨论课程,所以三师三少此时都在东宫内,其他几人也都正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
尤其是镇国公父子俩。
虽说二人之间的关系是君臣,可蔺晖文担着师长之名,如果在学习这件事上二者之间起了争执,这事情说出去委实不太好听。
就在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上去劝一劝的时候,陆执安又开口了。
“有一事想要向蔺师请教。”
“殿下请讲。”蔺晖文拱手行礼,头垂得更低了。
“我曾在父亲处看到了蔺师的任职履历,其中写到蔺师在二十年前,阳和七年时,任豫州刺史,当年豫州大河决堤,还是蔺师带着下属臣民抢险救灾,才免了更大的灾祸,是也不是?”
阳和是先帝的年号,今年是阳和二十七年,按照礼制,等到下一个大年初一,陆老爹的新年号才会开始使用。
阳和七年的豫州大河决堤是过去二十年里豫州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时任豫州刺史的蔺晖文当时为了稳住局势,与豫州总督同时下令让豫州军民一起救灾,还亲自上堤坝与大家共进退。
也是因为这一次的救灾,让蔺晖文的任职考评得了上上之评,任期满后就被调入京城,开始出任京官,可以说这次救灾就是他官场之路的转折点。
“是。”这点没有什么好否认的,蔺晖文很痛快的就认了下来。
“那我问你,在救灾的时候,你用的是什么?”陆执安也不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了,而是踱着步子在殿中溜达,不疾不徐。
“用的是……人力?”蔺晖文不是很明白太子殿下这是想要问什么,迟疑了一瞬。
陆执安:……
“那我就这样说吧。”陆执安的脚步停在了蔺晖文前方不足三尺处,蔺晖文低着头,也能看到他衣服上的纹路。
“在你救灾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四书五经,哪些地方用了其他的典籍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