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等汤小米下山回到家,太阳已经从前山后彻底升起来了,照耀到屋前屋后各个地方,让这处偏僻之地少了几分冷清,多了一点阳气。
她估摸着大概已经到了早上八点多的样子,肚子咕咕开始叫了。
因此加快脚步走到院门外,推开竹子编成的院门快速就走了进去。
只见她顺手把被露水打湿了的草鞋脱在右边石凳子上,背篓都没卸下,就赤着脚兴冲冲往屋里走去。
正要去秀一下自己找到的半背篓野菜,却听到屋里传来陌生的说话声,显然家里来了人,此时正在汤大强躺着的那间房间里。
“谁呀?”她暗暗想到。
现在除了四个弟弟,她还没真正接触过其它古代人呢,不由得有些好奇,踮着脚就轻轻往门口走去,打算看个究竟。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四个弟弟见自家大姐这副做派,也都有样学样,踮着脚跟在她后面,往屋里探头探脑看去,连汤承宝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时五个小脑袋一齐往房门口凑去。
只是他们的耳朵还没贴上去,门一下子就开了,“吱呀”一声吓了几个孩子好一跳,汤小米更是心跳加速,一整个干坏事被抓包的淘气小孩的模样,果然身体年龄变小了,人都更幼稚了。
她拍了拍胸口,抬眼就看到一个颇为精壮的中年男子正从屋里走出来,穿着褐色的短打,上面有有不少补丁,脚下同样是一双草鞋,果然补丁麻衣和草鞋就是这个时代的标配啊。
继续往上看到脸,汤小米才发现印象中没有这个人,心里不由得更加疑惑了,“不认识的?谁呀?来干嘛的呀?”
不得不说这古代人长相上和现代人没啥区别,都是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眼睛,只是因为干农活多糙了点黑了点,和现代干活多的农民应该差不多,让她对这些真正古人的好奇心渐渐降下去了,一边连忙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让人出去。
跟在她后面的四个弟弟也跟着侧转身体,仿佛姐姐的小跟屁虫,一边偷笑,一边模仿姐姐模仿得可起劲儿了,显现出小孩子的活泼一面。
“这就是小米吧,都这么大了啊,不错不错,有空过来找你甜甜姐来玩儿!”男子看到汤小米热情地说道。
然后便回头招呼跟着出来的陶秋菊,“弟妹,不用送,你赶紧自行去忙活吧,刚搬过来肯定不少事要忙活的,我家里也还有活计,就不多聊了。”
说着就大踏步往院门走去,很快就走出去并走远。
“谁啊?”汤小米见人走远,这才看向跟出来的亲娘,一边进屋一边疑惑地问出声。
“我知道,隔壁大伯伯!我之前去河边碰到过,还给过我一条大鱼。”身后面的汤承武连忙凑上来抢答道。
众人这才知道昨天那条最大的巴掌大的鱼竟然是他给几个孩子的,那看来是个亲近自己家的。
“阿武说得对,算起来应该是叫伯伯的。”陶秋菊点点头,随即又补充解释道,“就我们家出去前面那户人家,他爹是你们亲奶奶的隔房兄弟,算是我们家在上河村血缘关系最近的了。”
汤小米这才了然,原来是那户人家的,那她知道了。
那是她家过来必经之地,只不过之前没有进去打过招呼,就对不上人脸。
“他家有个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就是刚说叫甜甜的,有空可以去找她玩玩。”陶秋菊继续交待道。
一家人初来乍到,她还是希望女儿多出去打探打探消息,便于更好掌握情况。
汤小米接收到了亲娘的意思,点头答应,不过又继续好奇地问道,“那这个伯伯,他来做什么啊?”
不愧是看着蓝猫淘气三千问长大的小孩,在场五个孩子,就她问题最多,一个接着一个。
幸好没人嫌她问题多,她话音刚落,二弟弟汤承文就站出来抢答道,“我知道!他是来看望爹的!”让一旁落后了一步没抢答上的的三弟弟汤承财颇为失落。
这几个孩子,抢答还上瘾了似的,没想到才一晚上加一早上鼓励式教育,就让他们更敢于表达了。
昨晚上一家三口达成一致,就是说不至于为了维持人设,一点不做改变,此时趁着孩子们还小,尽快悄悄调整对他们的态度,让他们早点适应新的家庭氛围。
而孩子们往往是最敏感的,他们搞不清楚原因,但知道家里爹娘都更慈和了,相应地他们也就更为活泼了,这个转变快得很。
陶秋菊不由得都满意地点头,一边继续补充道,“上次你爹在山里受伤,就是和他一起进的山,说是来感谢你爹当时拉了他一把。”
“咯,你看送来这么一大包粮食,吓我们一跳,我们都忘了这一茬了,没想到人家还记得,还这么客气和大大手笔!”昔日的陶总不禁为了一包粮食而惊讶,不得不说时过境迁。
汤小米顺着手指看去,只见果然地上一个灰白色的粗麻袋,装的都是粮食啊,那看着可不少了。
汤大强则趁机对几个孩子交待道,“里面装的可是四十斤米,你们这个显伯伯是个实在人,说是救命之恩怎么都不为多,算是给我们家雪中送炭了,这恩情得记下。”
还都是米,这么多啊,汤小米吃了一惊,那可真的是大手笔了。
毕竟她印象中如今走亲戚、送人情也就五斤或十斤米的,不过想想人家是来感激救命之恩的,估计也有份接济自家的意思在,毕竟算是他们家在这上河村关系最近的了,这么一想又理解了。
陶秋菊则继续说道,“我早上还在愁今天的下锅米呢,他就主动送过来了,他们家也不富裕,你们爹当初只是顺手拉了他一把,避免他掉落到陷阱里去,没想到人家还特意来感激一番,这种时候我们也不能打肿脸装硬气,就没推拒,但今后有多的了得记得还。”
“如今我们刚过来这里,不怕欠人情,但要知恩图报、有来有往,并且和家族里的人处好关系,今后更多互帮互助,我们一家才更好走下去。”她又淳淳补充道。
这话是对几个孩子说的,希望他们学会接纳别人释放的善意,也希望他们知道感恩。
无论古今,学会和别人打交道、有来有往都是重要的人生课程,孩子嘛,不能光鼓励,也得多趁机教育。
同时自己也在心里默默感激原身,不仅占用了人家的身体,还接收了人家救人留下的人情,可一定得把人家的孩子好好养大养出息,这样才良心过得去。
只见三个大的男孩子都听懂了,郑重地点头称是,汤承宝也学着哥哥们一个劲儿的点头。
——————
陶秋菊这时才注意到亲亲女儿汤小米还背着个竹背篓,竟然进门后都没人关注到,一直没卸下来。
难怪都说有了二胎之后便会忽视老大,更别说他们一下子多出四个儿子来,对汤小米的关注都减少了。
幸好汤小米足够大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一丝没有吃味。
只见她着老妈的目光,取下背篓来,高兴地把里面的野菜露出来,“我早上在后山找的,荆棘丛里藏了不少,都被我采了带回来做菜!”语气颇为兴奋。
陶秋菊扫了一眼,只见那些野菜一根根老得都快变成野菜杆子了,不由得疑惑,这么老猪可能都不吃吧,真难为她全部搞回来了。
可看女儿满脸激动,还是夸赞道,“小米你做得不错,快到秋天了,天气将会越来越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多吃野菜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帮助我们适应气候的变化!”
她对亲亲女儿向来也是不吝夸赞的,没必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嘛不是。
而她这番话也不算违和,毕竟在几个孩子心目中,他们娘亲是会一些医疗知识的,他们外公可是个大夫,娘亲多多少少耳濡目染过一些会一些,符合原身的人设。
听到娘亲夸姐姐,汤承武和双胞胎都嚷嚷着也要去找野菜,“我们也要去!大姐带我们去吧,我们眼神可好了,准能找到更多!”
“好吧,待会儿吃过早饭我们再去,多找一点晒干存储起来。”汤小米答应道,她刚也还没采过瘾,待会儿再去一趟也不耽误事。
“那今天早上就给你们煮野菜鱼粥。”陶秋菊说道。
现如今野菜有了,小鱼昨天还剩几条,大米也有了,她麻溜地把野菜拿到外面去摘和清洗,准备做早饭。
“好!想吃鱼粥!”汤承宝激动地叫道。
他还记得昨天的小鱼干很好吃,今天的鱼粥,肯定也会很好吃的,眼睛不由得亮晶晶地盯着忙活起来的娘亲转个不停。
几个大的孩子则自觉地在边上开始帮忙,摘菜的摘菜,烧火的烧火,递水的递水,一时都忙开了。
就连汤大强,手上也忙活起来了,早上让陶秋菊给他砍来一些竹子,此刻就正坐在床上把大竹子分割成竹片,研究看怎么卡上新茅草,到时候用来修缮房顶。
只见他用柴刀分出来的竹片,长短厚薄都一模一样,像是机器出品一样,看得几个孩子惊叫连连,一个劲儿问自己爹是怎么做到的。
汤大强但笑不语,虽然换了个身体,但这手的灵敏度可没有丢,处理得好高端机械,这小小竹片子自然不在话下。
现在他正一脸严谨认真,在琢磨如何把竹片们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
而厨房那边,渐渐的浓厚的米香味儿已经散发出来了。
闻着都这么香了,吃起来得多美味啊,不敢想不敢想,几个孩子“嘶嘶”倒吸口水的声音伴随着蒸煮声响个不停。
见煮得差不多了,陶秋菊不再耽误,直接把盖子打开,稍微搅拌几下后,就整锅端了出来。
孩子们早迫不及待了,各端了一个陶碗,排着队就等着娘亲给盛粥。
就连汤小米也都乖乖排在了最后,一脸垂涎的模样,看得陶秋菊又好笑又心酸。
大家排队颇为熟练,因为孩子多了,之前一直是如此操作的。
只是以往在袁家的时候,掌勺的是袁氏,往往大房家几个孩子分到的吃食都要更少一些,还各种理由借口,让这群年纪尚小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辩驳,只觉得憋屈。
如今自然不会这样了,陶秋菊按照印象中几个孩子的饭量,给她们都盛了合适的量,确保能吃饱。
虽说要吃饱喝好,但也不能吃太多,小孩子最担心积食,因此一边盛粥一边交待道,“不够了再来添,还有的,多吹吹,慢点吃,小心烫。”
“哇!这么稠的粥!娘,真的可以天天过年吗?!”老二汤承文小心翼翼地端着粥去小桌上坐好后惊叹道,语气里满是不敢置信。
昨天那一顿,已经以为是最后的晚餐了,没想到今天还有更好吃的。
“好香啊!”老三汤承财则是忍不住感叹道。
他不知道如何形容,只觉得香味扑鼻,米香、鱼香、野菜香混杂在一起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开,要不是还有些烫,他都要忍不住立马吃了。
只年纪最大的汤承武则忍不住担心,这样吃,家里的米够吃多久啊?不会很快又会挨饿了吧?小小脑袋瓜里涌现出一丝忧虑。
不过到底年纪小,转瞬心神就被色泽透亮的米粥吸引去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