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有时候图画比文字更容易深入人心,开篇就是一群可怕匪徒烧杀抢掠,很容易叫人看出心理阴影。
这些故事多是取材于边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童叟无欺。
不仅如此,嬴政还十分贴心的察觉了各个郡县当地的县志,在了解了当地风俗和标识性事件之后,特别指导奉旨画画的人将每幅画中添加这些元素,务必力求看得人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当然,这也不是无的放矢,嬴政到底念着这不是自己大秦子民,又或许他们的接受能力就是高呢?
所以在正式推广之前嬴政特地命人赶制出一份精制版,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朝会传给每位大臣,就是上首的太后娘娘和小皇帝也是人手一份。
学习的那叫一个热烈,第二日就有好几位直接告病。
这可不行,嬴政略惋惜的看着这些空位,很是遗憾得拿出了第二个故事,承接上文,深刻严肃的剖析了羌人的野蛮恐怖并安排了一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顶了朝堂上的空位。
这下子学习的气氛更加热烈了,而且成效斐然,第三天没有人再也承受不住告病请假了。
看,这不是可以客服恐惧和困难的嘛,嬴政欣慰至极,随即下令全国推广。
不是没有人上书阻拦过,可那人只不过刚说了一句‘毕竟是边关之事,如此编纂未免有失偏颇’就被嬴政一字一句怼了回去。
“适当的编纂更容易让人记住这故事,本王此前也给尔等看过,尔等可不是记得清清楚楚?若是记不清,本王也无所谓将爱卿调到边关在那里学习,若是效果好,本王便着人全部改了,如何?”
如何?
不如何!
谁敢应下嬴政这句话,非但不敢应,那人一连好几天竭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下了朝就宛如一只兔子一样窜出去老远,天见可怜的,看看他岁数好大一把年纪了,还能动若脱兔,这就是摄政王搞出的思想教育培训的成果啊!
因着这件事,一场注定不容易做的事情就这么推行了下去,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边关瞧瞧荒原风光的,摄政王考虑周全,自当按照摄政王说的去做。
就这么样,一场思想教育活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不似朝堂或者世家的人,大多数百姓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看到绘声(负责人兼职讲故事)绘色(有些有负责突发奇想给画上了色)的画卷,再听到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登时怒了。
更有些有血性的汉子当即就扛了锄头要去隔壁县为民除害!
啊,什么?没有这回事?
你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官府布告都出来了还有假!
到了这时候,碰巧遇上几个官员述职,嬴政亲切关怀的同时还问了问县中又无退伍老兵,若是身有残疾那就最好了。
这种人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有,述职官员们不明所以,却也不敢违抗指令,老老实实上报,第二日一道道封诏便快马加鞭传到了各县。
凡事对敌有功着,赐爵一级。
瞬间,正处在热血边缘的百姓彻底沸腾了。
那些老兵可都是底层啊,他们不过就看了几个敌军人头,就赐爵了,天哪还有这等好事。
登时官府人满为患,以往征夫之时恨不得挨家挨户拖人的衙役都傻眼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轰动景象!
大夏立国之初,为休养生息也为防止士兵哗变,便采取世兵制,兵将统一管理,另辟户籍,与平民不通婚,长此以往至今,军户已然在常人眼中成为贱籍。
加之无战事,朝廷冗兵冗官,上层剥削,仅靠军户屯田,也只能维持自己生计,肉眼可见从军不是个好的选择。
当然嬴政看来世兵制并非毫无益处,但于此时大夏来说却是个巨大弊端。
他现在无法越过世家做更多的事情,却可以用这些小计策引起他们一阵好奇和跟风。
开始的时候嬴政做的一切太过突然,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有处于观望态度,等到他布局逐渐展开,世家乡绅心中也有了计较。
这位摄政王志向倒是远大,只是他却不知道他做的事情已经开始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而就在他们准备做些什么捣乱之时,大夏和羌国之间突然爆发战事。
和亲公主新婚当夜被杀,并且大言不惭要将整个大夏都打下来,杀其男丁,辱其妻女!
负责护送公主的人听其言论当即勃然大怒,誉王殿下更是命人八百里加急,请命出战。
摄政王当即批复,连夜调兵遣将与羌国开战!
在这全民热切议论羌国的当口,所有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不是没有世家乡绅强行压制,只是平日他们便不得人心,公然镇压,反倒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更甚者无家无室干脆利落的投了军。
然后官府当着人面发钱发粮,直观简单,冲击着每个人的视线。
彻底拦不住了。
直至此时,朝堂上尚且都不明白,明明没有看到摄政王调兵遣将,如何就开战了,而且流言传的比什么都快!
正如羌国之人也不明白,明明连大夏公主的脸都没见到,就出现了一滩血,这一滩血倒也无妨,吓人点就是了,怎么使团就突然发难宰了二皇子,伤了大皇子,带着所有嫁妆连夜离开发兵羌国了呢?
这一战,就是四个月。
城外,摄政王率领百官静等着,城中百姓也都一个个翘首以盼,若是亲眼见到献俘,那可是能吹嘘好久的事情呢!
而且站在百官最首的就是摄政王吧?一看就是,英俊潇洒不说,目光锐利,一身威严叫人不敢直视,只消一眼便不自由生出臣服的念头。
身后百官更是呈拱卫之势,叫人看了还以为此乃天子!
誉王大头骑在马上,也同样远眺看到这一切,不由微怔,继而双腿一夹马腹,疾行几步,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嬴政面前:“臣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