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

屋内安静,怀袖规规矩矩端坐不敢吭声,只有子书律轻缓的吹气声间或响起。

不多时,滚烫的药汤就凉了下来。子书律将调羹放到托盘上,侧身递药盏给她。

怀袖两手捧过药盏,闷苦的药味立马窜进鼻子里,熏得她细长的眉一皱,满脸不情愿。

子书律极其在意她喝药一事,可将药盏递过去后,反倒不看她了,只低头取过手巾,将方才洒在托盘里的一滴药渍擦拭干净。

怀袖敬他至极,即便先生的目光并未投向自己,她也决计不会当着先生的面糊弄他,一咬牙一仰脖,干干脆脆地将一碗药喝了个精光。

空了的药盏搁到桌上,怀袖抿抿嘴,只觉满嘴苦味直冲天灵盖,难受的紧。

子书律直起身,从宽袖中取出一块饴糖,细心地将油纸剥开后才递给她。

这是他的习惯,三年如此。怀袖接过饴糖,放进嘴里,瞧着他虽让自己禁足练琴,面上却没有过分的怒色,心里也轻松起来。

舌尖舔过饴糖,醇厚的甜在口中弥漫,良药的苦立马就被化解了。怀袖屁股一动,拖着凳子离他更近一点,手肘撑在桌沿上,托脸仰看他,嘴里含着饴糖,开口不免囫囵:“先生,您就同、同我讲个痛快吧,这药究竟要喝到什么时候啊?”

她喝了三年的药,却不知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先生从不深聊这个话题,她问过多次,都是无疾而终。

这一回,也不例外。

子书律的视线落到她脸上,对上她湿漉漉的眼睛。那一双漆黑的瞳仁深处,像是闷过一场薄雨,蓄满了雾气。

由着那迷蒙雾气生发,铺在他心底的碎玉,又往血肉中扎了一寸。

子书律无法回答她的问题,只能躲避,“郎中说过,你是自小就有的顽疾,不易根治,只能长久以汤药调理。”

早就料到答案为何,可亲耳听到他如此说,怀袖依旧难掩失望,圆嘟嘟的嘴唇撅起来,明知抱怨无用,还是忍不住委委屈屈道:“先生,可是这药真的好苦......”

她委屈巴巴地噘着嘴,圆溜溜的眼睛雾气蒙蒙,像温的玉,又像雨后的荷叶,娇而不憨,颤而不哀。

子书律喉头一滚,脑中顿起轰鸣巨响。他有些出神,似乎又看见从前那个红衣少女出现在自己眼前,携天光而来,瑰丽灿烂。

幸而,只恍惚一瞬,他便清醒过来,嘴角一动,微不可查地浮起一抹苦笑。

怀袖眨眨眼,似乎看见先生笑了,可再看一眼,又见不到他脸上笑意,便皱了眉去问:“先生可是在笑弟子?”

“没有,”子书律这才真正笑起来,眉眼微弯,“阿袖看错了。”

怀袖眼珠一转,有些分不清是自己看错,还是先生在说谎。

她虽过了不谙世事的年纪,却因着前尘往事尽数被遮蔽,又被子书律周全保护了三年,外界的纷扰与杂尘,丁点都不曾落到她头上。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到如今,她竟还保有这世间难得的清澈与纯善。

子书律指尖一动,忍住了触摸她的冲动,转而理理衣袖,站起身。

屋外,夏日的风从垂花门吹进来,方才一闪而过的恍惚心思,也被这股风吹散开。子书律的眉目垂下来,有一瞬的难堪在其中辗转,但很快又恢复清明。

怀袖跟着他站起身,立到他身侧。日光从外面照进来,青砖地面上映出两人的影子。

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像同行,又像擦肩。

子书律站得笔直,目光却是向下盯着怀袖的影子,“阿袖可还记得,拜师那日,你曾应我何事?”

怀袖闻言,紧紧咬着嘴唇,从喉咙里逼出一声“嗯”。

三年前,她为帝师所救,又有幸被他收为弟子,自然对他言听计从。拜师那日,她应下先生的请求,答应从今往后,只要是治病用药一事,尽数听从先生安排。

彼时,怀袖只觉自己有疾,自然是要治的。既然要治,听从先生安排也无妨。只是她实在料想不到,这药一喝就是三年,且看这情形,怕是一辈子都逃不掉了。

她不知自己病在何处,却要日复一日去喝那所谓的“良药”。

子书律抬脚往外走,高大的身影挡在怀袖面前,替她遮住漫天日光。有些闷热的午后,怀袖走在他的影子里,也觉一阵阴凉。

“用药一事,我会再去同郎中问询。倘若能减少药量,或是调个不这么苦的方子,可会好受些?”

子书律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朗然清澈。怀袖得了他宽慰,沉闷的心情也稍许明亮起来,细长的眉舒展开,从他影子里走出来,低头行了个礼,“弟子只是一时抱怨,先生不必在意。”

子书律侧头看她,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说。半晌,才丢出一句话,“樵歌曲需得静心去练,方能领会其中之意。为师给你十日,可够?”

“十日?!”

怀袖简直快要哭出来,忙向先生解释着:“先生知我的悟性,不过一首曲子,三五日便足够了。”

子书律却不给她讨价还价的余地:“抚琴人对琴曲,当存敬畏之心,不可托大。”

怀袖自觉失言,立马闭紧嘴巴,再不说话了。

垂花门外,候了多时的葵香走进来,向子书律福身行礼后,便跟在怀袖身后往韶年轩走。

日光之下,风都带着热气。可随着怀袖走远了了,脚步声再也听不见时,子书律只觉周身极寒,十指都在微微发颤。

他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背对着怀袖离去的方向。几番想回头,却终究没有勇气,山石般钉在原地。

景斐进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般情景。不过还好,他对此已见怪不怪。

子书律看他一眼,视线落在他雪白劲装上,想也不想便道:“人来了。”

景斐上前两步,点头回道:“大人料事如神。司宫台的孙少监来了,现正在南房等候。”

司宫台专职陛下近侍,孙少监更是常侍御前。若非陛下有要事传召,也不会派他前来了。子书律眸色一沉,往南房方向看了一眼,“我已让阿袖在小院练琴,不得外出,你去院门外守着,定不能让她听见外面的风言风语。”

景斐抱拳:“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负命。”

景斐跟了他多年,从大祈到燕国,再从燕国到大祈,十余年辗转风波中,他始终是子书律身边最忠诚的护卫。燕国覆灭之时,怀袖能平安抵达大祈,更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南房中还有宫里的人在等,子书律朝景斐点点头,负手自向南房而去。

南房中,司宫台的孙少监正立在屋内等候,眼巴巴望着开了一半的门扇,只盼能快些看到帝师的身影。他本是奉皇命来传召大臣,按理说不该紧张,反该气势高昂,等着大臣迎自己进中堂落座品茶才是。

可今日他面对的人是帝师子书律,莫说喝茶了,就是子书大人稍微对他请一请,他都怕自己吓死过去。眼下他连垂花门都过不去,只被人安排在南房等候,却也不敢有怨言。

坐立不安中,也不知等了多久,孙少监额上细汗密密麻麻,心焦烦乱之时,才终于看见门外现出一角黑衫。

满朝文武官服无非绯色或青色,唯有帝师子书律常着黑色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格外扎眼,也让人过目难忘。

见着他的身影走近,孙少监高悬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一些,忙上前去迎他,拱手作揖急道:“子书先生,今日乾阳殿中人多言杂,所议之事唐突。先生走后,陛下心中实在难安,特命下官前来,请先生到乾阳殿相谈。”

子书律抬脚过了门槛,侧头看他,目光平静无波。

孙少监却有些怕他的眼神,正欲开口替陛下解释,就见子书律悠悠然走到四仙桌前,一掀外衫坐到太师椅上。

“孙少监,坐吧。”

孙少监是奉皇命而来,一刻都耽误不起,眼下哪里坐得起?见子书律没有立马就走的打算,忙上前又拱手复道:“还请子书先生体谅,先同下官一道进宫吧。”

子书律从宽袖中摸出羊脂玉,握在掌心把玩,一双眼睛盯着孙少监,虽带着些许笑意,反叫人不寒而栗,“孙少监何时见我体谅过别人?”

孙少监好歹是司宫台的人,平日对着朝中大臣,那也是能摆谱拿乔的,可一旦对上子书律,便什么气势都没了。

“下官失言,”孙少监陪着笑脸又请,“还请子书先生莫怪。”

子书律把玩玉石,只看着他,并不接话。

南房中一时死寂。片刻僵持后,还是孙少监撑不住,叹了口气,只能据实相告:“先生灵思慧眼,什么都瞒不过。”

子书律玩玉的手停下,听他说下去。

“今日乾阳殿议事,宁王与郢王谏言陛下年幼,国无储君根基不稳,力主陛下过继宗室子弟暂立为皇储。陛下年幼心善,总不好对自己的亲叔过分厉色。幸而今日先生干脆果决,一口否了两位殿下的谏言,才暂解陛下之困。”

瞧着子书律面上一片漠色,孙少监喉头一咽,接着道:“先生离开乾阳殿后,宁王与郢王去而折返,又力谏陛下为、为先生......”

伶牙俐齿如孙少监,也有卡壳的时候。子书律眉尾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孙少监攥紧了手,继续道:“宁王与郢王想让陛下为先生和长公主赐婚。一旦先生成了驸马,便不能再任帝师一职。陛下深知先生鸿鹄之志,断不会匆匆下旨。只是宗亲之言不可不理会,这才请下官前来,请先生入宫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