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何殊不动声色的转身看向对方,“赵大人请放心,孤生来就是皇孙,三岁就当太子,在明知会有人提出反对与质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要提出改税方案,绝对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无惧天下人的非议。”
说完,何殊又转身面向正宁帝拱手请示道,“父皇,为证明儿臣既然敢提出改税方案,就有面对天下人议论的勇气与担当,儿臣请父皇派人将新制张贴出去,征询天下的人意见,最后再做决议。”
此话一出,那些憋了一肚子抗议与反驳的大臣,顿时变得哑口无言。
个别人不甘心的试图负隅抵抗,“殿下,这所谓新税制不过是大家尚在商议的建议,怎可就这么张贴并宣扬出去,外面那些大字不识的愚民懂什么?”
没等何殊开口,就有人怒斥道。
“世人心里都有杆称,史大人这自以为了不起,小看天下人,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将那些百姓都视为愚民的心态,真是丑陋!”
眼看以此为导火索,朝堂上的众大臣迅速吵作一团,为此深感头痛的正宁帝忍不住扶额。
身为始作甬者的何殊却站到道义制高点上,时不时抛出一句大道理,在一旁煽风点火。
现场这吵到恨不得动手的热闹氛围,让何殊恨不得亲自下场。
有前世的积累在,不论是骂人不吐脏字,还是阴阳怪气膈应人的能力,在场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她的对手。
只是这太子储君的身份限制了她的发挥。
众大臣争吵的结果,以正宁帝最后一锤定音的同意在各地张贴公示新税制,征询天下人意见作为结局。
散朝后,回到御书房中,正宁无比心累的瘫坐在椅子上。
“皇儿,你确定这个法子没问题?你可要想好了,这改税方案一旦公示,肯定会引来大批势力的抨击,虽然实话不好听,可那些底层的贫困百姓见识有限,确实没什么主见,你一心为他们减负,他们可不一定能理解,还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煽动。”
何殊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不以为意的回道。
“虽然有些提前,不过当下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我想做的布局也已完成大半,任那些人再怎么蹦跶,也改变不了征税改制的结局。”
新税制对国库收入有利无弊,户部的大半官员都袖手旁观。
武将在现行税制中吃不到什么红利,再加上正宁帝登基,靠着手中的兵权坐稳皇位后,不仅没有想着过河拆桥,打压将士,还在何殊的建议下,加强对兵营建设的投入。
所以那些武将不仅不会反对新税制,还会对正宁帝和太子的吩咐唯令是从。
因为将士们都很清楚的知道跟着谁走有肉吃,那些士绅豪族有再多的不满,也就只能嘴上抗议,敢有异动,相当于是在以卵击石。
何殊可不认为那些靠着祖荫,享尽荣华富贵,小日子过得让她都羡慕,最擅长见风使舵的豪族世家之人真敢做什么。
毕竟她只是改了下与土地相关的征税制度,不想多缴税,大不了将土地卖些出去。
朝廷早就摆明要大力发展商业经济的态度,只要有钱,做生意照样能赚钱,又不会真将人逼上绝路。
而何殊改税制的最终目的,除了让人分家,就是要逼人出售土地。
传统的那种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现象,不仅容易滋生许多不平之事,还让宗族力量越发势大,有必要让树大该分枝的分家意识深入人心。
只是何殊心里清楚,这种传统思想与习俗,依靠政令,是改变不了的,只有靠利益驱使。
逼人出售土地,则是为改变当前这大量土地都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辛苦种地的人,没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温饱都成困难的现状。
将这件已盘算数年的大事提上议程后,何殊的心情十分好,简单看了下当日待处理的政务,发现没什么特别要紧的后,她便前往内廷卫的校场,打算骑马放松一下。
身为一个太子,不仅需要学习那些经史典籍,还需要学习骑马射箭。
不管她本身喜不喜欢,为了太子储君这个身份,她也要学个差不多,拥有能拿得出手的水平。
这也是何殊此前十分期待她爹能生个儿子,让她能有机会解脱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世的她虽然内在性格有些强悍,可她身上从不缺乏女子的天性。
却没料到今生的她,竟然是从出生起,就被教导着要如何当男儿,生生将自己给学成一个汉子。
而且还是那种让人丝毫联想不到女子的真汉子,需要从言行坐卧,乃至声音等方面,都彻底改掉前世已养成的习惯。
这其中的挑战之大,曾一度让何殊恨不得再死一遍,重新投胎。
好在她总算熬了下来,现在的她长得相貌俊美无铸,气质优雅出众,身高可以碾压大半同龄人,走出任谁都认为她就是位玉树临风、英气勃发的小少年。
当何殊在校场上策马奔腾时,皇后的娘家蒋府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贵客,大多都是往日里不曾打交道的那种。
午时刚过没多久,凤元宫里的皇后就接到她母亲与两位嫂嫂打着请安的名义,请求进宫觐见的消息。
因为心里藏着大秘密,皇后与娘家人的关系不算多亲密,一听说娘家人在非特殊日子,主动求见的行为,她就能意识到对方是带着目的来的。
所以她一边安排宫人去接人,一边令人以送点心的名义去御书房探口音。
听说太子在早朝上提了一项新政,引来群臣热议,还将提前公示于众,让天下人共议新政,太子本人却在下朝不久,就去了内廷卫的校场,皇后心里就有谱了。
皇后对朝政没什么野心,所以平日里很少过问,反倒是何殊出于一些考虑,不时会拿前朝的事给她分析利弊得失。
这种操作相当于是给皇后打开一个开阔思想与眼界的视野,她虽并不向往,却从中汲取到许多经验教训。
这也是她能知轻重,哪怕与自己的娘家人,也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像时下大多数女子般,对娘家人言听计从的原因。
宫人带回来的消息虽不具体,也能让皇后大致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
对于太子提出的新政,朝堂上的众大臣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意见相持不下,太子便提议将她提出的新政公示。
在这个世上,除了何殊,皇后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了解正宁帝的人。
所以皇后知道,太子所提的一切政见,她那位自己没有治国天分,只能靠着女儿为他谋划的丈夫都不会有任何异议。
这距离散朝,前后不到半天时间,她娘家迫不及待派人来见她。
基本可以表明她娘家应该是站在太子的对面,不支持太子的决策,并试图说动自己去劝阻太子。
心思一转,就得出这个结论后,皇后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郁气,暗处埋怨她娘家人不懂事。
其他大臣反对太子的决策,政见不合,那是常事,蒋家作为太子外祖家,不说帮扶太子,竟然还想利用她去扯太子的后腿。
真是岂有此理。
知道是怎么回事后,皇后在见到她的老母亲,与对她笑得分外亲热的两位嫂嫂时,客气的笑容中难免带着些敷衍。
“再过几日就是月底,我本打算到时再请家里人进来聚聚,今天突然得知母亲与嫂嫂求见,真是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家里发生什么大事了呢,家里人应该都还好吧?”
蒋老太太笑着点头道,“好、好,家里都好着呢。”
蒋家大嫂则在一旁补充道,“有劳娘娘惦记,突然求见,惊扰到娘娘,还请娘娘恕罪。”
“都是自家人,嫂嫂不必这么自责。”
蒋母不动声色的扫了眼周围,挑起话题道。
“太子中午没回你宫里?”
皇后不以为意的笑回道,“儿大不由娘,太子整日跟在皇上身边观政,为国事操劳不已,十分辛苦,每天能抽时间过来陪我吃顿晚膳,就不错了。”
这话可以说是正好堵住了蒋母想要说的话,儿大不由娘,当然也就不用指望她这个当娘的去干涉太子。
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蒋家人,又怎甘心就此放弃。
“娘娘,听说今日上朝,太子提议要废黜现行税制,实施一个叫什么‘摊丁入亩’的新税制,还对拥有田地多的人家征收特别高的税率,让许多人都有意见,这事稍有不慎,说不定会引来大祸啊。”
听蒋大嫂这么一说,皇后才知道何殊到底干了什么,劫富济贫断人财路,的确是件相当招人恨的事。
蒋家在朝中的势力虽然不大,但也是传承多代豪族大户之一,在老家拥有大片的土地。
正好属于将要被太子制定的新税制给‘劫富’之列,难怪他们反应这么大。
皇后相信何殊的本事,知道对方从小就很有主意,也很有成算。
尤其是的这件事关系甚大,其中的利害关系,她相信对方心里都有数,既然决定要做,就有其必做的原因,也已做好必须做成的安排。
“大嫂的消息真灵通,要不是听你说起,我在宫里,都不知道太子又做了一件大事,不过我虽为皇后,也只有打理后宫之权,无权干涉前朝政事,你们的担忧和提醒,我会转告给太子,让他知道你们这些长辈对他的关心。”
作者有话要说:专栏中有无cp完结老文《咸鱼修仙有点闲》:
秦玉彤是位美食记录片的外景主持人,在一场高空抛物事件中,因救人而丧命。
魂穿异世,成为一对到凡间渡劫的修真大佬抛弃的弃婴。
承养父母家先祖留下的遗泽,本一心想当咸鱼的秦玉彤,拜入修真界名门大派之一的清池门。
成为真君座下亲传,被赐道号为冼玉,一不小心就活成了团宠小师叔/小师叔祖的样子。
为了能争取到可以当咸鱼的自由,由于天资出众,被师门寄予厚望,秦玉彤抱着先苦后甜的美好愿望,投入到修真学习中。
自诩学得还算颇有成绩后,看着自家师父那痛心疾首的失望反应,秦玉彤有点懵。
不过当她师父遭遇重大打击时,还是借她奉上的一壶烈酒,成功扭转乾坤。
这应该能够证明,她通过学习努力钻研出的成果,在这修真界中应该还是有用的吧?
比如,那什么飞机式兼具飞行与战斗能力的法宝,再比如那些破坏力极大的攻击武器等。
当清池门冼玉小师叔/小师叔祖的威名遍传苍灵界后,秦玉彤的那对生身父母也先后找上门。
养了个义女的生母:“秦玉彤,我是你的亲娘,生恩大过天,你必须要按我说的做!”
秦玉彤:亲娘,您生我前,可曾征询过我的意见?扔下我的时候,又可曾犹豫?生而不养,枉为人母,生恩弃仇两相抵,你我互不相欠。
外表年少俊美的亲爹:我是你爹!
秦玉彤:我是你姑奶奶!
想在嘴上占我便宜,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