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唐玄宗有眼不识真妖妃

天音没头没尾的提起了一句《霓裳羽衣曲》,引起了李隆基的内心大地震,因为他想到了舞姿翩跹,美艳无双的寿王妃。

真是一个绝佳的艺术创作合作伙伴。

只有一点可惜,此人是他的儿媳。

此事真是难办……李隆基瞟了一眼身边侍奉多年、宠冠六宫的武惠妃,皱了眉。

他并没有留意到,天音几句话过去,武惠妃内心的大地震,比他还要大。

这时候,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武惠妃刚好四十岁。

开元十二年,她被封为惠妃,一转眼间十三年过去了。

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实际上享受着皇后一般的尊荣和权柄。可是她有一件心事怎么也搞不定,放不下。

她的儿子不是太子。太子是别人的儿子。

* * *

武惠妃最喜欢的儿子是寿王李瑁,太子叫李瑛,是李隆基在潜邸时期宠幸的妃子赵丽妃所生。

赵丽妃受宠、生子,都比武惠妃早得多。可是,因为武惠妃的上位,赵丽妃跟其他几个潜邸的宠妃全都失去了宠爱,甚至连与李隆基结发的皇后王菱,也是被武惠妃斩于马下。

妃嫔能够搞倒皇后,成为宫斗冠军,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大。但如果知道武惠妃的出身,这件事又没有那么稀奇,她实在是有不一般的外挂。

首先,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

容颜美艳,善于逢迎,继承了好的基因优势。这就已经不错了。

然而这还不够,她从小父亲亡故,按惯例被接到了宫中,在宫中长大,有一个耳濡目染的学习成长环境。

这就更厉害了。

嫁给李隆基后,她最初被封为婕妤,但是很快受到宠爱,风头太盛,引起了王皇后的不满。

皇后王菱,在李隆基是临淄王的时候嫁给他,二人是李隆基微末时期的结发之情。在跟韦氏集团生死斗争的时候,王菱跟自己哥哥王守一也参与了李隆基的大事,并不是一点本事也没有的无知妇人。

或许正因为有共患难之情,武氏受宠之后,王皇后心里十分不满,而且十分勇敢,十分执着,持续向李隆基表达不满。

这么一执着表达不满,引发了李隆基对她的不满和疏远,两人的关系迅速变差。

两人关系一变差,王皇后内心更加慌乱,时刻担心被废,于是她抓紧反思问题和对策。

问题肯定有,她身为皇后却没有子嗣,这是个硬伤。

于是她听信了哥哥王守一的建议,用雷电劈过的树木做了符咒戴在身上。制作符咒的僧人说,可以早生贵子,还可以像武皇那样荣耀。

这件事被捅了出来,李隆基大怒。

一方面,他觉得不必害怕任何妇人女子。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妖妃毒后”终结者。推他上位的两次政变,一次是对付“毒后”韦氏,一次是对付“毒后”的女儿太平公主,时势造英雄,他应当感谢她们的衬托才对。

另一方面,他终其一生,一直非常提防身边的女子作乱夺权。

王皇后这一个大动作,直戳了皇帝痛点,于是一站到达终点。她整天担忧自己被废,一个动作就成功地让自己被废了。

李隆基的思路也是奇怪,不相干的王皇后扬言成为第二个武皇,他要防备,武皇的侄孙女,从小在武皇身边长大的武惠妃,却不用防备。

他想立武惠妃为皇后。

幸好御史出面阻止了他。御史的理由有二。

一、武家长辈是扰乱朝纲之人,有黑历史,不得人心。武惠妃是武三思的侄女。

二、太子不是武惠妃的儿子,如果武惠妃上位成为皇后,恐怕会生更多的事端。

这两个理由都足够的有力,关键还在于,李隆基跟其他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样,关键大事上,比较听人劝。

于是,武惠妃这个惠妃,一坐就是十三年。

所以,从一开始,这个太子李瑛,就是武惠妃的绊脚石,牢牢地把她拦在了皇后宝座的外面。

这漫长的十几年中,太子李瑛也不是死人,他和另外两个兄弟,因为武惠妃专宠,害他们母亲失了宠,经常表达对武惠妃的不满。

这位太子的政治斗争水平,看来跟被废的王皇后差不多,一整个大动作,就是表达不满,直言不讳、直抒胸臆地表达不满。

这就给武惠妃提供了卖惨告状的素材,添油加醋天天讲、日日讲,长此以往,李隆基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这时候又有人出来阻止了,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宰相张九龄,《唐诗三百首》卷首诗的作者。

他的理由很充分,太子诸王久居深宫,没有什么大错,动太子就是动国本。

擅动国本会有什么下场呢?张九龄一下子扯出了四个前朝掌故。

晋献公错信了骊姬,汉武帝冤枉了太子,晋惠帝错信了贾南风,隋文帝错立了隋炀帝。

如果吴秋水做的视频盘点能火出圈的话,出个第二季,这四个故事里得有好几个后妃上榜。张九龄这番话,说服力很强。

但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武惠妃自己。武惠妃派了亲信奴才,想要拉拢张九龄,张九龄将此事举报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这回还是很听人劝,熄了废太子的心思。

* * *

开元二十五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张九龄费了三寸不烂之舌,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粉碎了武惠妃的计划。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光幕和天音,居然又出来溜达得瑟了一圈,专门提起了武皇的旧事。

武皇的一生,是如何搅动风云,雄霸天下,在贞观时期,就算是穷尽了帝王臣工们的想象力,也是无法想象。

但在开元天宝一朝,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前朝旧事,属实已经掀不起人们心头多大的波澜。

武惠妃却是个例外。

此时李隆基只顾想着自己的心事,想着曼妙动人的寿王妃,想着这件事情的棘手,完全没有留意到,身边的武惠妃和他一样。

面色潮红,心绪难平。

她是武皇的侄孙女,又是在宫中长大,亲身瞻仰过武皇的风光威仪。如今天降神迹,提及十位后妃奇女子,武皇也在其内。

那可是古往今来十个最震天动地的女子呀。

那天音也是,连武皇年轻时候与太宗的私语,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武皇这样了不起,她这个侄孙女呢?

武惠妃适时反省了自己。

她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和容易满足的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

但是,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添油加醋卖卖惨,告告状,吹吹枕头风,刺探刺探敌人隐私作为告状素材,等等。

一直还都停留在安全范围和舒适区内。

跟武皇比起来,明显就是不够大胆,不够豁得出去了。

因为在张九龄那碰了一头的包,李隆基也倒向张九龄,她本来是打算消停一阵的。

如今被天音这么一鼓励,她热血沸腾,一时情难自己。

武皇能够做到的事,她就做不到吗?

* *

武惠妃受到天音的热血激励,决意不能停下战斗的脚步。

跟以往的小打小闹比起来,她搞了一个大动作,也算是把自己豁出去一回。

她让人传信给太子李瑛,说是宫中有盗贼作乱,让他赶紧带兵来救。

李瑛完全照办,带着武器和兵士入了宫,而且还带了自己的两个兄弟。

两个兄弟,就是平常一起发泄对武惠妃不满的那俩王爷。

武惠妃一看,人居然真的来了,而且还是一网打尽的全来了,赶紧向李隆基检举,说太子李瑛还有两个王爷带兵入宫,意图谋反。

李隆基大怒,逮捕了以太子为首的三个儿子,贬为庶人。

这时候,救过太子一次的张九龄该出场了。

张九龄在哪儿呢?

他从宰相位置上被撸下来了。

事情也不算大,就是凑巧。他昔日举荐的一个官员,因为妄言吉凶而被李隆基杀掉,他得了一个连带责任,降了职。

取代他成为丞相的,是李林甫。

李林甫其人,如果盘点古往今来十大奸臣,这个人容易榜上有名,而现在,他是早就被武惠妃拉拢明白的一个新贵朝臣。

很快,以太子为首的三个皇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 *

太子李瑛的存在,从十三年前,就是横在武惠妃面前的绊脚石,一块大大的心病。

如今,一套并不高明的组合拳,小学生打架扯头花的水平,居然就把他拿下了马。

即使胜利的果实摆在眼前,武惠妃仍然是有点不太敢相信。

除了天命护佑,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太子从来都不难对付,难的是身后护着他的老臣重臣,一口一个“国本国本”,比如张九龄,自己一个宠妃加一个皇帝,都搞不动他。

这次明明一个小事情,张九龄就下了台,李林甫上了位。

这不是天命给自己派来的神助攻,还能是什么?

神思在天上飘了好一会儿,武惠妃还嫌不足,聪敏的头脑迅速地复盘了一下天音所言,发现天音每次挤牙膏似的说一点,还有不少隐藏人选。

那么,隐藏人选里,又焉知没有她武惠妃呢?

她和李隆基这一对帝王妃子,都被天音排榜入了心,只不过李隆基是榜上有名,而自己不知道。

武惠妃是感受到了天命护佑的滋味,准备对天榜发起冲击。

只要儿子坐上太子之位,她便真的可以效法武皇了。

如今她们母子的绊脚石已经被去除的干干净净,那么儿子的太子之位,只要她一开口,就是探囊取物……

她还不知道,她将迎来人生当中最大的一次打脸。

因为她的儿子是寿王,寿王的王妃叫杨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