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重游
天色忽然暗下去,并不强劲的风裹挟着稀疏的雨点,拍打在窗户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很快又被留声机里的乐曲声盖过。
“果然很讨厌吧?”
夏炎又问过一遍后,陆周瑜似乎陷入思考,半晌,在夏炎以为他已经默认,准备换个话题时,才答非所问,“什么样算死缠烂打?”
“我不知道,”夏炎先是摇头,又看了陆周瑜一眼,“就字面意思那样。”
陆周瑜闻言微微点头,问:“你觉得讨厌?”
“我……”
夏炎不清楚话题怎么又绕了回来,也分不清陆周瑜是单纯发问,还是意有所指,后者令他心下一惊,又认为自己颇有自知之明,算不上死缠烂打,于是小声辩解:“也不算讨厌吧。”
陆周瑜“嗯”一声,目光从他脸上落到膝盖上的手机,停了一瞬,说:“不讨厌,但挺麻烦的。”
刚升起的微弱希望忽地被扑灭,夏炎勉强地笑笑,低下头摆弄手机,正好看到季启林的微信,说画面已经调试完毕,下来找他们汇合。
收起手机,夏炎对陆周瑜说:“季老师忙完了,马上就过来。”
两人起身往大厅中央走,走出几步,听到季启林下楼的声音,夏炎猛地想起什么,连忙叫停。
陆周瑜脚步顿住,稍侧过头,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夏炎觉得莫名尴尬,但脚步声越来越近,只好硬着头皮说:“一会儿季老师如果说一些很奇怪的话,你不用管他。”
顺着他的目光,陆周瑜抬头往楼梯上看了一眼,问:“什么奇怪的话?”
“他对我和你有一点误会,”夏炎斟酌着语句,“总之工作之外的话不用放在心上。”
季启林已经下了楼梯,朝他们走过来,陆周瑜没再多问,点头应下。
临近正午,夏炎提议到附近的餐厅边吃边聊,季启林却说下午临时有会议,“不好意思啊,小陆。”他搓搓手,难得有些局促,“待会儿让夏炎请你吃顿好的。”
陆周瑜说:“没事。”
季启林指指刚才他们坐过的长椅,说:“都是熟人,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去那儿坐吧,长话短说。”
说完后他又问夏炎:“你是旁听?还是……”
夏炎立刻说:“我在外面等你们。”
他太了解季启林了,单独和人聊工作时就只会聊工作,但如果自己在场,说不准他会不会再开一些两个人的玩笑。
“嗯。”季启林应一声,拍拍陆周瑜的肩膀,往长椅的方向走,陆周瑜看了眼夏炎,没说什么,抬脚跟过去。
天色阴得厉害,小雨淅淅沥沥,夏炎走到大门前,往外看了看。
一旁的保安以为他要出去,礼貌询问需不需要雨伞,夏炎没听清楚,又问一遍后,才摆手说:“谢谢,不用了。”
他忍不住想,陆周瑜得知双年展邀请他参加时的反应,应该会看在季启林的面子上,委婉地说谢谢,不用了。
思及此,他稍稍侧过脸,看向一旁的玻璃。
玻璃上模糊映着不远处两人的身影,季启林正抬手比划着什么,似乎说到激烈处,动作幅度有些大。
他谈起工作就自动切换状态,夏炎不禁想笑,觉得自己二十多岁,反不及年近六十的季启林有活力。
再反观另一个模糊的身影,始终屹然不动,不知是不是错觉,明明看不清神情,夏炎却觉得陆周瑜正在玻璃上跟他对视。
还未来得及挪开目光,那道影子轻轻摇了摇头。
是拒绝。
意料之中的答案,夏炎倒没有很失落的感觉,只是心突然坠了一下,又恢复平静。
他收回目光,一手揣进口袋,另一手推门出去,站在廊前,对着一棵鱼骨般光秃秃的树干看上许久。
再过不到一个月,他即将迎来二十八岁的生日,除开二十岁出头那几年,常和同学朋友大操大办,往后每年逐渐趋于平淡,这次要不是沈齐在电话里提醒,夏炎自己都差点忘记。
尽管沈齐的行为总是出其不意,麻烦连连,但夏炎始终狠不下心对待他。沈齐偶尔会让他想到几年前的自己,充满莫名的勇气和信心,对一切无所畏惧。
好比二十一岁在酒吧重遇陆周瑜,把他按在墙上接吻。
但二十八岁,连一句挽留的话都难以说出口。
想到这里,夏炎顿时感到挫败和烦躁,想咬支烟转移注意力,手指在兜里搜寻未果,想到那盒红旗渠的烟已经送给陆周瑜后,塌下肩膀,靠在门框上轻叹了口气。
不多时,大厅传来喧闹声,上午的展览结束了。
三三两两的人群涌下楼梯,神态各异,或交换感想,或抱怨天气,但这无疑是一场情绪渲染到位的展览,因为大多人都眼眶泛红。
作为策展人,夏炎很喜欢在展览期间混入人群,听这些琐碎的发声,有种踩在地面的真实感,尽管这场展览与他毫无关联,但难免职业病发作,他干脆靠在门框外侧,光明正大地偷听。
听到有人说:“让去世的人死而复生,是科技造福人类。”
也有人说:“这种虚拟的复活太残忍,当活着的人从虚拟中醒来,只会更痛苦。”
等人散得差不多时,季启林和陆周瑜才并排走出来。
走至门口,季启林说下次有机会再聚,语气如常,看见夏炎,又让他好好招待陆周瑜,而后接到电话就匆忙走了。
走下三级台阶,他又转过头,正经道:“可以报销,吃点好的。”
夏炎笑着朝他挥手,说:“知道了!”
“走吧。”他带着未散去的笑意,对陆周瑜说:“你想吃什么?”
陆周瑜从一旁的伞架上取过两把伞,替他撑开然后递过来,“你说。”
“那出去看看吧,”夏炎提议,“这附近我不太熟悉。”
两人一同走出展馆,路旁停了不少车,被雨打落的梧桐叶软塌塌地贴在车身,夏炎看了眼,问:“你怎么来的?”
“走路,”陆周瑜说,抬手指了个方向,“我最近在家属院住。”
听他这么说,夏炎才迷瞪瞪地反应过来,这里的确离家属院不远,都隶属于老城区范围。
“我坐地铁来的,”他说,忽然灵光一现,“你记不记得画室楼下那家炒粉店。”
“小林炒粉?”陆周瑜问。
“对,”夏炎点头,“老板发财了,把炒粉店改成了一家音乐餐吧,环境还不错,你想去吗?”
“可以,”陆周瑜笑了笑,又问:“海鲜炒粉还有吗?”
“当然,这可是他的发家之本。”夏炎打了个响指,拿出手机导航。
步行约三十分钟,打车软件显示前方有二十多人在等待,而公共交通需要换乘三次,是个尴尬的距离。
“不然还是算了。”夏炎泄气道。
“怎么了?”
夏炎把手机向他侧过去,大约是因为近视看不清,陆周瑜把手里的伞拿开,上半身钻进他伞下,低头看屏幕,发尾沾上的一滴水顺势滚落,滴进夏炎的领口,冰凉的触感沿锁骨一路向下,令他握伞的手颤了一下。
“走过去吧。”陆周瑜看完,重新回到自己伞下,这么提议道。
夏炎提醒他:“步行很远。”
“还好。”
他愿意步行,夏炎自然没有意见,又看了眼导航,指指前面的岔路,“到那里左转。”
老城区的人行道狭窄,撑伞的话完全容不下两个人,夏炎走在前面带路,直至走到路程的一半,楼房渐少,过去马路后是开阔的河岸,两人才得以并排。
谁都没有提起双年展的事。
夏炎向陆周瑜讲述小林炒粉的发家史,说是几年前某个当红影星到炒粉店吃饭,竟也没有乔装打扮,坐在角落和人拼桌,一人吃了两份海鲜炒粉。
开始没人认出来他,直到他扬声让老板开瓶汽水时,才被同桌的几个年轻人认出。
之后那家炒粉店成为影迷们的打卡圣地,几年间摇身一变,吞并隔壁三户商铺,打通成一家颇有格调的餐吧。
雨逐渐停了下来,风仍有些大。
陆周瑜收起伞,头发被吹得有些凌乱,听完夏炎的讲述,问:“你常去?”
“偶尔。”夏炎说,收伞的按钮似乎失灵,按了好几次也没有合上,他一边和伞较劲,一边说:“我工作比较忙,也不太来海城。”
“来海城就去吗?”陆周瑜问。
夏炎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的这条逻辑链,有些不想承认,也没办法否认,含糊地“嗯”一声后,专心与伞作斗争。
但陆周瑜显然不准备放过他,又问:“为什么去?”
“什么为什么,又不是你开的。”
河岸上风很大,夏炎必须一手紧握着伞把,防止被风吹飞,一手狠狠按伞柄上的按钮。
陆周瑜手伸向他:“我来。”
“不用。”
较劲一般,他一下比一下更用力,那柄并不怎么牢靠的伞却意外难收。又一阵风起,夏炎手腕一酸,伞面整个向上掀起,像只断线的风筝,嗖一声被刮出去很远,最后颤颤巍巍地落在河岸下面。
沉默了一会儿,夏炎闷闷地说:“我去捡回来。”
说完便拔腿跑过去,中途那伞又被吹起来一阵,跳到更远的路上,夏炎只得狼狈地加速,在它被吹得更远之前,一脚踩上伞面,喘了会儿气。
伞柄已经折到难以直立的程度,他弯腰拾起来往回走,每走一步,都对“故地重游”的提议后悔一分。
夏炎的确常来艺术园区,偶尔看一些附近学生的个展,偶尔去小林炒粉店吃海鲜炒粉,偶尔到楼上的画室坐一坐,他从未给这些行为赋予意义,闲着无聊而已。
但真正被追问时,这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理由,又令他感到难堪。
拎着如同落汤鸡一样的废伞,一步一步走回河岸时,陆周瑜正趴在栏杆上电话。
顺风的缘故,有几句落入夏炎耳中。
“今天不行。”
“晚上也不行。”
“再说吧。”
夏炎没有走近,想将手里的伞扔进垃圾箱,河堤上的垃圾箱不知道有多久没被清理过,伞柄进去三分之一就再也推不动,横在外面,破碎的塑料伞布哗啦啦响。
他不断调整角度,试图将伞整个投进去,以免破坏市容市貌,几番努力未果后,总算作罢。
“夏炎。”听到声音,夏炎转过身,见陆周瑜已经打完电话,向他走过来,说:“走吧。”
“你是不是有其他安排。”想到他中途从展厅出来接电话,频繁地看时间,夏炎觉得这一猜测合情合理,说:“有的话你先去忙,我们可以再约。”
“还有时间。”他看向陆周瑜身后的水面和天色,混沌得界限不明,这么补充道。
“没什么事,走吧。”陆周瑜重复道,目光和语气都有些郑重,“我有话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