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梁易出发没几天,诚王留下的探子便将此事报给了韦氏。
从诚王离开那一日起,韦氏就在等待这一天,短暂的慌乱后,她迅速冷静了下来,静坐了半个时辰后,让人将连珠叫了过来。
张嬷嬷不解地问:“主子,这事是不是应该先告诉世子?”
韦氏苦涩地摇了摇头:“不可,长生性子执拗,我劝不住他。”
诚王去了长兴已有半月,只送回一封家书,信中寥寥几句,只说他已平安抵达长兴,不日开战,让她看好王府。
韦氏一眼就认出来,这封家书甚至不是诚王亲笔。
她不愿往最坏的一面想,瞒住了消息,李翊不时来问,也只说诚王一切都好。
知子莫如母,她知道,一旦诚王出事,李翊会马不停蹄地赶去长兴。
去京城,或许还有活路,去长兴,李翊或许会无声无息地死在路上。
韦氏掐着掌心,故作镇定道:“他身边我只信得过连珠,我打算让她随长生一同上京。”
张嬷嬷不禁瞪大了眼。
听松院中,听锦心说韦氏找她说话,连珠心中亦是不安。
那日李翊冒雨从马场跑回来找她,还因此生了病,王妃一直没说什么,但连珠心中难安,王妃会不会觉得,是她勾得李翊失了分寸?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进了正院,入了内室,韦氏正端坐在主位上,见她进来,并没有不悦,反而冲她笑了笑。
韦氏圆眼丰唇,娴静如落花照水,笑起来很是温和。
连珠松了口气,恭敬墩身行礼。
“起来吧。”韦氏给她赐座,又让旁人都出去,俨然是有话要同她说。
韦氏揉着眉心,问道:“世子最近在做什么?”
连珠一五一十答道:“爷最近常去跑马,回来后就去练武场射箭,昨夜里去了前院,找林先生谈话。”
她口中的林先生是诚王的幕僚,以读书先生的身份住在王府。
韦氏心知李翊是思量从她这儿打听不到诚王的消息,才去林先生那里探探口风,不禁头疼,扶额道:“世子行事没个章法,我与他说过王爷无事,他也不听,若下次他再如此,你便来告诉我。”
她语含责备,但连珠知道,王妃这是担心李翊,她没记错的话,诚王如今在长兴,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她不敢告诉李翊,前世李翊进了京城,才知道诚王战死的消息,据说闹了好一阵,差一点从京城跑了。
对了,不久后,京城就要来人将李翊接走了。
连珠从韦氏的脸上瞥见了一丝愁苦,她眸光微动,终是垂下了头,心中越发不安。
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妃叫她来,是想说什么呢?
韦氏垂眸,细细打量这个她眼看着长大的女孩儿。
不得不感叹,她与这孩子的缘分匪浅。
在连珠惊讶之下,韦氏忽然捉了她的手,目光柔和地抚摸着她的发髻,和声细语:“这一晃就是近十年,我还记得你才被领进王府的样子,那一群女孩儿里,就你最瘦小,可是啊,也数你最胆大。”
韦氏仍然记得,当年淮南遭了蝗灾,大批难民涌入岷州,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食不果腹,只能卖妻鬻子,以求生机。
她偶然出城,见到路边被拴在草棚里,当做牲口卖的小孩儿,其中大多数与李翊一般年纪,于心不忍,于是买下了这一群奴隶。
管家将这一群小孩洗刷干净带到她面前,韦氏一一看去,孩子们都是骨瘦如柴,面容哀戚,见了她话也不敢说,唯有其中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睁着一双亮的吓人大眼睛,乖巧地俯首给她磕头。
女孩就是连珠,当时她已满六岁,只是因为饥寒交迫,个头矮小,误让她以为只有四五岁。
韦氏第一眼见到连珠,就在感叹,这样一个伶俐聪明的孩子,她的爹娘竟也舍得将她卖掉。
她把连珠送到儿子身边,也不知是不是母子连心,李翊也甚是喜爱这个女孩儿。
在李翊的教导下,连珠学会了读书、写字、算术……她的聪慧时常令人惊叹,李翊为了不输给她,竟也能收起慵懒性子,奋发读书。
韦氏时常惆怅,若连珠生于官宦人家,必然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但太可惜……
韦氏噙着笑,继续道:“连珠,世子身边的人,我只相信你。”
连珠心中那股不安愈发强烈,她有种预感,王妃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至关重要。
韦氏用力捏了捏连珠的手指,而后缓缓从身后倚着的小柜中取出一叠书信,沉默片刻,倏然红了眼眶。
“连珠,这是你的卖身契,今日我将它还给你。”
韦氏抽出一张泛黄契书,慎重地放进连珠手中。
连珠愣住,慢慢低头,这张契书确是她的,上面鲜红的官印已经褪了颜色。
为何要在此时给她?
连珠的心狂跳起来,小声问道:“王妃,可我还不想离开王府。”
她若走了,王妃怎么办?如今离王府出事,还有不足三月了!
韦氏拍拍她的手,笑了笑:“我不是赶你走,这卖身契你自己拿着,等哪一日在世子身边呆腻了,随时都能离开。”
原是这样。
连珠才松了一口气,忽又被韦氏攥住了手。
韦氏神色沉重,紧蹙的眉心带着忧虑,她低声道:“连珠,我从未要你做过什么过分的事,这一次就当是我自私。”
她恳求道:“若有朝一日,长生孤立无援,我求你,不要抛弃他,且救他一命。”
连珠骤然怔住。
她隐约明白了韦氏的意思,惊疑不定,正想要缩回手,却被韦氏用力拉了回来。
韦氏一双秀目中,滚滚落下眼泪。
连珠心神大震,她何曾见过王妃流泪?王妃出生大族,一言一行皆是淑女风范,在下人面前,即便是怒极,也不会做出不雅的举动,此时她满眼热泪,俨然已是失态了。
韦氏哽咽道:“连珠,我知你冰雪聪明,定然猜到了我的打算,我答应放你出府,但今日我无法,只能做一回言而无信的小人。世子桀骜,唯有你的话,还能听进去几分,是我自私,但除了你,我谁也不放心。”
连珠犹豫地问:“王妃,想要奴婢做什么?”
韦氏从袖中取出一封手书,定定看了几眼,塞入连珠心中:“我不瞒你,皇上猜忌王爷,不日就会派人接世子进京为质,世子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我把这封信给你,若是遇到事情,就按上面写的法子去做。”
“只一点。”韦氏低声吩咐道:“这封信你看了,就将它烧了,不要带上路。”
连珠头脑顿时一阵嗡鸣,前世并没有这一出,李翊是独身上京的,她并不知晓赴京路上发生了什么。
这封手书捏在手里,犹如一个烫手山芋,连珠不想接下,
她不关心李翊是否会遇险,按照前世的轨迹,李翊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死了,小皇帝想要扣下他当人质,后来也被他逃了,可见李翊命格奇异,无需多虑。
但是王妃不一样。
诚王一死,王府被抄,王妃会活不下去。
连珠颤抖着唇问:“王妃,那您怎么办?”
韦氏眼中泪光闪烁,安抚她:“傻孩子,不必担心我,只要世子无事,我就安心了。”
连珠还是不愿答应,她复生之后,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救下王妃,她不想离开王府 。
韦氏看穿她的抗拒,竟然晃晃悠悠起身,朝她弯下了膝盖。
“连珠,算我求你好吗?”韦氏泣不成声。
连珠吓了一跳,忙伸手扶住了她,惶惶不安道:“王妃这是做什么!”
王妃逼她答应,连珠心里乱成一团,想了想,退后几步,伏身跪下,长磕三个响头,沉声道:“王妃,奴婢可以答应您,只是奴婢有一事相求。”
韦氏连忙道:“你说。”
莫说一件事,千件万件也使得。
连珠艰难道:“奴婢请您护好自己,等奴婢回来。”
韦氏没想到她求的是这个,一时愣了。
她眸光闪动,脸上慢慢浮起笑容,答应下来:“自然,我会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连珠没从王妃眼中看到勉强之色,心想若今生她能早日助李翊离开京城,王妃或许就不会自戕。
她起身,从韦氏手中接过手书,轻吸一口气,在韦氏期冀的目光中,缓缓打开来看。
手书上内容不多,只写着一个人名和住所,连珠默念几遍,记下之后,将手书扔进香炉烧掉。
赤色火焰吞没了纸张,只余一堆灰烬,韦氏松了一口气,再次向连珠道谢。
她转述了诚王的话:“连珠,若非生死攸关的时刻,切记不要动用。”
连珠郑重点头,韦氏想留她用午膳,连珠摇了摇头,李翊午后该从前院回来了,寻不到她又要发脾气,她这就要回去。
韦氏目送连珠离去,轻轻拭干眼泪,张嬷嬷从外面进来,只觉主子的目光很是哀戚。
她缓缓走过来,伸手为韦氏揉着额颞,小声问道:“主子,此事非得交给连珠吗?老奴怕世子……”
韦氏摆摆手,反问道:“你记不记得,那夜长生跑回来,和连珠吵了一架的事。”
张嬷嬷点头:“记得,老奴去时,听世子语气不好,还怕他伤了连珠。”
韦氏继续道:“是,长生动了怒,我原以为他隔日会来找我讨要连珠,但他并没有,还扭扭捏捏地求我帮他遮掩此事。”
“他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吗?”韦氏顿了顿:“这府里谁敢说他半句不是,他啊,是为了连珠。”
张嬷嬷也才知道里面还有这许多弯弯绕绕,她沉吟半刻,恍然道:“主子这样安排,是因为世子重视连珠。”
韦氏没否认,心底叹了口气。
更多的,她没有告诉张嬷嬷。
她想,若是有一天她和诚王都不在了,身边有个牵绊,长生才有所顾忌。
连珠心神不宁地回到听松院,她仍不放心王妃,正想着明日再找王妃谈谈,谁知竟来不及了。
作者有话要说:世子有老婆真的要给王妃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