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替嫁
孟春之际,草长莺飞,正是好时节。
趁此良时,汝南周氏一族的老封君遣官媒至泾州,为嫡长孙周淮安求娶燕王养女。
要说这汝南周氏,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的钟鸣鼎食之家,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这样的人家,携鸿雁求娶燕王养女,泾州百姓也觉得与有荣焉,纷纷站在街边围观。
人群中一白衣女子却和这欢乐的人群格格不入。她身形极为高挑,白裙素裳,无一首饰,素到极致,也冷到极致。腰间佩一把长刀,容貌绝美,一双眼睛更是清如秋水,凛如寒星,令人不敢逼视。
许清浅看着那声势浩大的求亲队伍,心中满是嘲讽。
师父尸骨未寒,朝廷却是迫不及待要控制泾州军。先是周三郎出任泾州通判,再是以周氏宗妇之位为筹码,安抚燕王。
当真是好计策。
燕王府,扶风院。
燕王世子萧珩澈从报信的小厮离开后,再未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单论相貌,他当得起俊美无俦四个字,长眉凌厉如刀,凤目狭长,高鼻薄唇。此时骨节分明的手指拈着颗黑子缓缓摩挲,脸色阴沉,眼中神色晦暗难明。
燕王府戒备森严,往来仆妇众多,许清浅却轻而易举就避开了这些人,进了扶风院。
看见许清浅从窗户翻进来,萧珩澈抬手将棋子抛回棋奁中,道:“坐吧,消息传的这么快?”
许清浅嘲道:“官媒这么大张旗鼓,想不知道都难。”她面露嘲讽,眼中透着冷意。
“周氏此举,意在结盟,如此阵势,是为误导太后一党,让他们以为父王有意效忠太子。”
自来结亲,为不使双方尴尬,多是私下通气,若对方乐意,才会遣媒人提亲。周氏却是事先未露半点风声,直接派官媒来。燕王骑虎难下,权衡利弊后必会答应,何况求娶的不过是个养女。
许清浅思索片刻道:“我知晓世子不愿言娘子嫁入周家,我愿以身入局,替言娘子嫁入周家。”
萧珩澈对自己的这位“妹妹”存着些隐秘的心思,此刻,许清浅道出了这心思,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萧珩澈轻叩桌面,沉吟道:“清浅,为查许将军被害之事,你要做到这种地步吗?去了金陵,便是人为刀俎,你为鱼肉,一招不慎,便会身陷险境。”
半年前,许清浅的师父,骠骑大将军许云祁被召进京,朝廷以意图谋逆,不敬天子之罪将他鸠杀于狱中。
那杯鸠酒,是周淮安的祖父,那位权倾朝野的周相送去的。
前后不过短短十日,金陵城封锁了消息,一代名将死的那般草率。他没有死在敌人的屠刀下,而是死在了权力倾轧中。
许清浅无丝毫避讳,直视萧珩澈,道:“不只是为了师父,也是为了我自己。燕王和朝臣不会允许泾州军中再出一个我师父,我在泾州,永不能领兵。不若进京,替世子探查周氏虚实,必要时刻,世子可与周淮安结盟,图谋大业。”
萧珩澈是燕王元配所生,但他还有众多异母弟弟。燕王认为他心思深沉,工于心计,一副儒生做派,并不喜欢他更偏爱继室生的两子。这两子在燕王的扶持下,在军中颇有声望。
萧珩澈终是被说服,他从棋奁中拈出一子,落在棋盘上,拊掌笑道:“好,自今日起金陵的人由你调动,我在泾州等你的好消息。”
五日后,官媒的信传回了金陵。
当晚,周淮安下衙回家,房中大丫鬟雪影领着两个小丫鬟拿来家常衣服,服侍他换下朝服,霜华备下清水供他净手。
挂好朝服后,雪影说:“郎君,徐先生的信到了,燕王允了亲事,老太君白日里传了话,让你去寿安堂用晚膳。”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你们也去歇着吧,这里不用留人了。”二女行礼后便退了下去。
在寿安堂用过晚膳后,老太君令丫鬟们退下,只留丈夫与孙子。
周淮安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你所料不错,燕王答应嫁女。只是这门亲事,终究还是委屈了你。”老太君拍着周淮安的手叹道。
她和丈夫是上元灯会一见倾心,自然也希望孙儿能寻个心仪的女子,夫妻恩爱。而自家孙儿因八年前昭烈公主和亲一事,再无心婚事。如今终于要娶妻,却也只是为了替太子拉拢燕王。
周淮安神情平和,目光坦然又坚定:“祖母不必为我担忧,这门亲事,是结两姓之好,我娶燕王之女,可令太后忌惮,于国有益,我很高兴。”
周相抚须叹道:“只是你这一举,日后便再做不得纯臣了。”
汝南周氏,世代清流。
周淮安起身,正衣冠,跪地叩首:“今时今日,做纯臣,救不了大梁社稷,更救不了天下百姓,还请祖父恕孙儿不孝。”
周相看着跪得笔直的周淮安,想到八年前他离京前也是这样跪在自己面前。
那日,一向旷达骄傲的他红了眼眶,双目含泪道:“祖父,我长于金陵,从未见过边疆将士,亦未曾见过民生疾苦。今日,和亲之耻,方才让我真正知道大梁之弱,孙儿要去看看真正的大梁天下是什么样子。”
他允了。
十六岁的少年郎阔别了亲人,离家远行。此后两年,唯有书信寄回金陵。
两年后,归来的少年身上多了几分坚毅与沉着,携一篇策论入朝,兴起改革,后入户部当值,任员外郎。
周相终是道:“起来吧,既如此,放手去做就是。”
周淮安道:“谢祖父,还要劳烦祖母为我置办聘礼,暮春之时,行嫁娶之礼。”
时人纳采到亲迎,多以半年为期。三个月时间,有点短了。
暮春已到,再过一日,便是周氏迎亲之期。
东方欲晓,许清浅穿着一身白衣,用一根白丝带将头发束于脑后,带着一坛秋露白登上了白云寺后山,这里葬着她的师父——骠骑大将军许云祁。
三年前,他的遗体被送回大梁后,葬于这白云寺后山,墓碑上也只刻他的法号——无忧,并不书俗家名姓。
许云祁生于泾州大族许家,出生之时,有路过的癞头和尚说他命中无俗世缘分,虽有大才,却难长寿,出家或可保一世平安。家人不忍骨肉分离,便将那癞头和尚赶了出去。
不想不到一年时间,他便生了好几场大病,最后,许家甚至请来了世代行医的沈家人为他医治,仍是无用。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那癞头和尚又出现了,他收了许云祁做徒弟,带他去了白云寺出家,不过半月,许云祁的病就全好了,许家人这才知道,他原来是白云寺的高僧空尘大师。
他在白云寺生活了二十多年,于佛法武学之上极有造诣。直到他二十六岁这年,大渝与北齐一同兴兵来犯,大梁连失数座城池,两国打下城池后一律屠城,掠夺物资,百姓流离失所,人人自危。
他脱下袈裟,提刀上了战场,那一次,他于战场之上杀敌数百人,斩了敌军五名大将,一战成名。此后三年,不仅收复了这几十年来大梁丢掉的数座城池,更是连下北齐十余城,以战功官拜骠骑大将军。
一生功绩,大梁武将无人能及,只是终究应了无尘大师之言。
许清浅掀起衣摆跪了下来,打开酒坛,倾倒在墓碑前,叩首三下道:“师父,徒儿要去金陵了,以后就不能时时来看你了。是师父给了我名字,教我读书识字,让我能够像个人一样活着。师父大恩,徒儿永远记得,害了师父的人,徒儿一个都不会放过。师父未做完的事,我也会替师父做完。”
她的身形单薄纤细,却没有丝毫柔弱之感,仿若那泛着寒光的刀锋,冰冷又锐利。
但下一刻,她便如少时靠在师父膝边那样靠着墓碑,脸贴着冰凉的石面,无声的落泪。她声音哽咽,带着些不解与软弱,“师父,若是神佛有灵,何以使好人不长命。”
回到家中,许清浅换了一身藏青色胡服,坐在书房中读昨日未读完的书,又练了半日的字。
太阳落山,她起身前往酒楼。
刚到门口,小二就迎了上来:“许将军,其他各位将军在二楼包间,我带将军上去。”
许清浅笑道:“用寻常称谓就好,我无官职,怎敢妄称将军。”
小二恭敬又诚恳:“在泾州人心中,你永远都是将军。”
房中众将看见她进来,都站起身行礼,请她落座。
许清浅道:“ 诸位,我过几日就要随沈家医队离开泾州了,下次再见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你们保重。”
这些人都是半年前同她一起力战北齐大将慕容博的同袍,情意深厚。她做杀手时,没有人是朋友。没有哪个杀手会把执行任务的同伴当作朋友,他们被训练的无心无情,只知道杀人。
但军中同袍不同,他们粗犷豪迈,热情又真诚。尤其半年前他们一众人一同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更是情谊深厚。
军中汉子不做小儿女姿态,虽然不舍,也只是举杯敬酒。
陈勇端起酒碗上前,大声道:“我陈勇一生只敬佩两个人,骠骑大将军和你,我等着你重回军中的那一天。”说完大口喝了碗中酒。
替嫁一事隐秘,越少人知道越好。许清浅只是默默看了看他们,饮尽碗中酒,答道:“会的,我一定会重回军中,和你们并肩作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从金陵到泾州要花费一月多,周淮安在户部上值,不能亲自前来。
来得是他的族弟周六郎周景言,大梁匪患不断,这一路周氏请了成安镖局护送才能平安到达泾州。
送聘的队伍看不到尽头,长街两边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王府嫁女,嫁的又是名满天下的周淮安,燕王特下令,自燕王府门前摆流水席,泾州百姓可随意落座,全城欢庆。
暗香馆中,梳妆好的言疏影接过侧妃递来的团扇,遮住了脸。燕王夫妇不舍的将她送出了门,她跨过门口的马鞍,带着陪嫁的丫鬟婆子上了接新妇的马车。
而马车之上,藏着做丫鬟打扮的许清浅。
对着言疏影,她并不起身行礼,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言疏影却是欠身行礼,道:“多谢你,此去山高路远,你多多保重。”
若说许清浅给人的感觉是清冷锐利的,那她就是清丽淡雅的。此时她秀眉微蹙,杏眼泛红,显得格外真挚又楚楚可怜。
如此弱质纤纤,难怪能打动萧珩澈的心。恐怕在她决定替嫁前,言疏影已找过了萧珩澈。
替嫁一事,个人有个人的心思。
许清浅微微摇头,道:“不过是大家各有所求,彼此成全罢了,何必言谢。”
她求的是查明真相,而言疏影求的是不困于后宅。
为防止替嫁之事败露,言疏影只带了两个心腹丫鬟和萧珩澈的奶娘方妈妈。
许清浅的身量比她高出许多,方妈妈取出提前备好的另一套婚服,服侍许清浅换上。
改换装扮后的许清浅,凛冽的气质消失了,两人看着倒真有几分相像。
言疏影指着两个丫鬟说道:“她二人是我的心腹,可信,你可以带着。”
夜间休息时暗卫带她离开了驿站。
同行之人一夜好梦,不知新妇已被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