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白日晚照(2)
正月过后的连州逐渐转暖,熹微的晨色从肃穆的城墙上冒出端倪,轻而易举吞噬了大片昏暗。
城外的护城河此刻早已化了冰,岸边并肩站了不少的官员,一水儿的官袍,肩挨着肩,站得拘束又整齐。
碣水畔更是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布衣百姓。日出后逐渐晒人,护卫的兵士也看着有几分颓倦。
还有几个好事之人以掌心遮挡刺目的日光,踮着脚向四周张望。
姚辛知勒马,侧目看向郁微:“殿下,这阵仗是在迎我们?”
郁微看了一会儿,驱马往小路上避了避,低声道:“不是,崔纭并不知我们的归期。”
何况这些年郁微在军中与军士们同行同练,甚至相熟一些的副将总是会忘了她是宜华公主,只以同僚相待。
崔纭也素来知晓她不喜铺张和虚礼,万不会以这般阵仗来相迎她回连州。
“再等等。”
没等上太久,便见到一支颇长的车队仪仗越过山丘,曲曲折折地拐过小路,走向了连州的城门。
马车停下的那一刻,是崔纭率先走出了官员的阵列,向前去迎接。
那人不知是何身份,见着身为连州总督的崔纭竟然也不下马车,而是轻轻撑着车帘与之交谈。过了好一会儿,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那人不顾崔纭直接搁下了车帘。
崔纭尴尬地立在原地,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姚辛知回神看向身侧时才发现一桩要命之事,身边的郁微不知何时已经纵马前去了。
“殿下!你怎么……”
疾行的两匹骏马引起了护卫的注意,他们抽刀提高了警惕,而直到瞧清楚郁微的面容时,他们这才收刀入鞘朝她行礼。
郁微翻身下马,不顾崔纭的震惊,直接走向了那辆马车,上前去掀开了帘布。
她冷冷地睨着车中之人,认清后不咸不淡地开口:“卫大人?”
正准备对无礼之人动怒的卫玄看清来人,整个人怔在原地,想说的话也卡在了喉间。
郁微道:“卫大人,若是本宫记得没错,你在都察院身任三品之职。而崔纭是一省督宪。你到访,督宪亲自相迎,而你却连下车的脸都不肯赏。就算是奉旨前来,也是为朝廷做事,用不着耍什么威风吧?”
没等卫玄吐出什么话,便见崔纭主动上前,向郁微解释道:“卫大人是一路舟车劳顿,过于疲惫,这才一时忘了这些。”
郁微若有所思地颔首,眼风扫向卫玄,问:“是崔大人说的这样么?”
卫玄连忙应声,“正是,路上实在颠簸,下官一时头昏脑涨这才忘了规矩。”
说罢,他拎着袍摆下车,恭恭敬敬地向二人行了礼,道:“多谢崔大人体谅,是下官失了恭敬。”
郁微重新上马,生硬地搁下一句:“今日这般多人于城门相迎卫大人,大人还忘了这些,实在是不体面。今日本宫多事指了出来,还望卫大人理解。”
“是。”
卫玄向着郁微作了个长揖。
原本迎接卫玄的人尽数跟着郁微离去,碣水畔的热闹转瞬就散了,城门前只剩下了卫玄前来时所带的人马。
姚辛知一路上都憋着笑,最后距离城门足够远后才实在忍不下去了。
她在马背上笑得前仰后合,指着后方对郁微说:“殿下,你没看到方才卫玄那张铁青色的脸,实在好笑,实在好笑!”
郁微倒不是诚心要惹事树敌,而是着实看不下去旁人轻慢崔纭。
崔纭为着连州的战事呕心沥血,短短几年,头发已经白了五成。如今年迈还要为朝廷尽力,尽管此番战败,也不该被人冷眼相待。
郁微轻叹:“敢在连州当着众人的面驳崔纭的面子,不像是他一个人能做出来的事,反倒是像受了谁的意。”
话还没说完,便听到有人纵马追了上来。
是个年轻的将军。
郁微定睛看清来人,旋即面上带了些笑:“贺将军!”
贺既白一身劲装,干净利落。
他原本应当在校场操练兵士,却临时被崔纭叫来等着京城的要员。
原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谁知道正是当年就跟崔纭不大对付的卫玄。
看着卫玄轻慢崔纭,贺既白正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却见着从曲平折返回来的郁微给了卫玄一个下马威,这才畅快许多。
贺既白道:“殿下,前几日收到您的书信了,截丝一事能解决可太好了。这一路回来可还顺遂?”
没等郁微说话,姚辛知就不留情面地回了一句:“不顺遂你就见不着我们了。”
贺既白被堵得哑口无言:“你!”
姚辛知笑他:“有事快说,为了赶路殿下已经两日没合眼了。你整日这么多废话,没个将军的样子。”
这人才刚回来就开始找事,贺既白咬着牙道:“我没将军的样子,你就有了?姚辛知!这段时日你的部下全让我带,我没累死都是因为命好!”
这两人一吵就没个尽头。
郁微在犯头疼症之前先一步堵住了这场骂战,岔开话题:“所以贺将军追上来,是有什么话要说么?”
贺既白这才想起要紧事,道:“殿下,你有所不知,听京中传来的消息,朝中有人故意说崔大人贪墨军款,要免了他在连州的官职。此番这个卫玄,正是为此而来。”
果真还是如她所料了。
战事在即的关口来查崔纭根本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就算真是他做的,也万不能在此时免职,不然就难免动摇军心。
军心不稳,被人钻了空子,这才是要命的大事。
郁微问:“都是朝中谁在说崔纭贪墨?”
贺既白摇了摇头:“这些事崔大人都不肯细说,我也不知晓。可是前几日军中有人闲聊,听说跟永王府有点干系。”
话刚说出口,贺既白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忙抱拳认错,道:“是末将失言!闲言碎语自然当不得真,末将回去便自罚!”
察觉出郁微情绪有异,姚辛知悄悄向贺既白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先离开了。
贺既白走后,姚辛知才驱马靠近郁微,悄声道:“又是永王府,会和曲平的事有干系么?毕竟曲平那个江明璋,和永王关系匪浅。”
郁微沉思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问题的关窍究竟出在哪里。
按理说这永王郁岑再如何与皇帝关系不和,也毕竟是大辰的王爷,万不会与外敌勾结。而曲平的江明璋,也与青烈有着血海深仇。
无论是谁,都不会是能做出这些事的人。
“待会儿我再会会这个卫玄。”
旧园中生了杂草,朱门上却从内落了锁。
叩门声起,正手执花剪清理枯枝的江砚行停住了动作,整理好袍袖之后才折去开锁。
推开门,瞧见的是母亲齐如絮。
没想到齐如絮会在这个时候往这处荒芜的院落来,江砚行一时僵在原地,连解释的话都没说出口。
齐如絮径直走向院落中央,看着堆在廊下处理得井井有条的枝条,她心中竟泛起一丝酸涩。
过往她最疼爱长子江许淮,所以在京中来了旨意要江氏之子入京时,她与江奉理毫无犹豫地将才几岁大的江砚行送去了。说是抚养,其实是入京为质。
而后接他回曲平时,江砚行已经是冰霜一样的性子了,与谁都亲近不起来。
江砚行在自己家中也行事颇为谨慎,从不让经他之手的任何事出差错。齐如絮心疼,却并不知该如何补偿他。
齐如絮扯出一抹温和的笑,想和他说话亲近一些:“砚行,你将她住过的地方收拾得这般好,为何前些日子不让她住进来,而是另外安排了住处?”
江砚行没答,而是问:“母亲今日来,是有什么要事么?”
果真,那些隔阂好似鸿沟,永远都不可能被消弭。只要不提郁微,就还能维持平日的母慈子孝,他就还是那个让人钦羡的江家公子。
可一旦提及郁微,他就又会如当年一般,和谁说话都变得没有温度。
齐如絮问:“娘知道你这几年不好受。可这一回你为何不留她?砚行,我都明白你对她的心意,当年是有误会在的。你爹他并不是……”
江砚行继续修剪着丛生的枯枝,抵唇咳了几声,轻声道:“这时候说这些,有用么?当时要她死,如今要她活。反正我与她都一样,生死都是你们说了算。”
自三岁记事起,江砚行就被送到了京城去。
说是贵妃亲养,实则只是丢给几个宫人去照拂。既是皇帝随口一诺,谁也没待他多认真。
谨小慎微地活在京中,他只能从每年曲平来的书信中,窥得一丝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比如说母亲的照拂,父亲的期许。
在学塾中听几人背着他闲言碎语,说当年江氏舍不下长子江许淮,宁可将三岁孩童送到这千里之遥的“富贵地”来。
有人取笑他,说他就是没人要了。
年少的他将纸页攥得发皱,最后还是从容展开,重新读书。
身后的讥笑,他权当没听过。
后来江许淮战死了,他虽回到曲平,却只是临危受命一般接起那些担子。他勤谨地做着没有一步踏错的江公子,担着他应当担的责任。从三岁到十九岁,他没什么特别在意的人和事,没有很想要的东西。
他只求过那一回,可却没人应。
“当年我不甚打翻了她的茶盏,才发觉其中掺了毒。若是她饮下了,会有人救么?”
江砚行把花剪随意地放进篮子中,语声淡得像是在闲谈。
齐如絮愣在原地,她没想到向来寡言少语的江砚行今日会说出这些。
年少时的不平埋在最深处,哪怕是如今的江大人,每每触及,也仍觉其是尚未结痂的创口。
江砚行却道:“也不重要了。当年父亲担心一个孤女辱没江氏的门楣,如今不会了,岂不是很好?何苦再说那些留与不留的话呢。”
这些年辗转难眠时他都在想,或许当下就是最好的结果。宜华公主总归不会再流离失所,也不该再和江家或者他有任何关系。
“我能留得住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