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信心拿全满分吗?
政治老师已经到了教室,康妙玟踩着上课铃进了教室,赶紧回到座位上。
下午放学回家,做了作业,接着又把赵老师给的数学卷子做了。卷子不难,应该是初一学年的期末考试卷。
康妙玟没有初一下学期的数学书,放学后先到张家借了张娅宁二姐的初一数学下册。
第二天周四,早上到了学校,交了其他科目的作业,然后到老师办公室找赵老师,交了数学卷子。
“赵老师,康妙玟怎么了?”班主任刘老师问,“还是不做作业吗?”
“哪里啊,她放假把一本练习册都做完了,我看她学的进度太快了,给了她其他卷子做。”
“全做完了?这可少见。做的对不对?”
“基本都对。她小升初分数多少?”
“一般吧,我没印象,肯定不是高分那一批。”刘老师在抽屉里找到小升初成绩表。自己班上57个学生,高分低分都有。小升初只考两门主课,语文数学,单科100分,总分200分。班上最高分有6个200分,最低的100出头,勉强能算及格。
义务教育阶段,会被劝留级的也是极少极少的。
康妙玟是154分,语文82分,数学72分。不好不坏,只能说是最常见的中不溜。
赵老师皱眉,“也许是暑假补课了,或是提前学了。”
他想着还是要再看看,如果早就学过的话,现在做完练习册也不算什么,顶多就是这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提前做作业。
“那再看看吧,我原本想着在这一届找几个孩子走走竞赛。一班和四班还有两个在观察。”赵老师带3个班,一班、三班、四班,还是一班的班主任。
“你要观察多久?”
“期中考试吧,看看他们期中考试怎么样,然后给他们搞个兴趣班提高提高。”
“我看行。赵老师,你这是事业心蓬勃发展了啊。”
赵老师笑着摇摇头,“我跟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不一样喽。”
赵老师话没有说完,刘老师也心里有数,赵老师这样40来岁的老师正该是争取特级教师职称的时候,2、30岁太年轻,50岁又太年长,赵老师想从初一这一届扒拉几个好苗子打竞赛,只要有一个学生冒出头,特级教师就稳了。
周六考了历史单元小测验,康妙玟一直很喜欢历史,自觉考得不错。
周二历史课发了卷子,全班只有两个满分100分,一个是班长,一个就是康妙玟。这是历史第一次单元测验,也没有过往成绩可以对照,但历史老师还是重点表扬了考了满分的两个学生。
历史想学好只需要好好听课、好好看课本,但想考满分不是很容易,所以还是很值得表扬一下的。全年级5个班291人,考满分的也只有十几个罢了。
这个周五,英语单元测验;周六,语文、数学单元测验。
班主任刘老师统计各科单元测验成绩,副科不算,主课语数外,历史中考不考,但会提前有个结业考。四门课以总分排列名次,除了班长、副班长、课代表之外,康妙玟的总分居然在第七名,英语拖了后腿,只考了60分,擦边过线,不然总分能在第一名。
总分第一379,同样也是英语拖后腿。
康妙玟数学、历史都是满分100分,语文作文扣了两分卷面分,总分358分。
刘老师又找英语单科前三,分别是张娅宁85分,胡骏84分,总分第一的路景延81分。
张娅宁跟康妙玟住在同一片,俩女生关系也好,就让张娅宁带带康妙玟,分享一下学习经验。
张娅宁这次是总分第三,语文错了几题,历史拖后腿,她俩正好互补。
康卫国挺得意的,这次单元测验闺女拿了两个100分,语文要是作文不扣分,那就是3个100分了!
这人到中年呐,事业就这样了,唯一还能拿得出手吹一吹的,不就是孩子了吗?
他就一个女儿,自从女儿出生后,人人都问啥时候再生个二宝,怎么不得生个男孩呀!尤其过年回老家,一说就是儿子才算“子”,女儿不算。他听得烦!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怎么了?!
康家还有个大伯,康卫国的哥哥康有财,比他年长10岁,家里一共7个孩子,大嫂生了四朵金花后终于得了一个儿子,儿子后面还有两个女孩;养育7个孩子的压力巨大,干不完的家务活,大嫂未老先衰,看得当时还是个年轻媳妇的奚绣蓝脸都白了。
城里女孩就算不是锦衣玉食,但也完全能搞得清楚,只有一个孩子的生活质量跟7个孩子的生活质量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奚绣蓝回了庐州立马跟丈夫约法三章:第一,只生一个好;第二,老家亲戚没事可以来省会玩玩,有事别来;第三,接济亲戚必须以不影响他们的小家庭为准则。
奚绣蓝也很高兴,女儿这不是开了窍吗!夫妻俩学历都不高,康卫国勉强算是读完了小学,奚绣蓝学生时代恰逢动荡十年,“白卷光荣”,一路混到初中毕业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之后在街道工厂当了几年临时工,19岁认识了康卫国,恋爱一年,20岁结婚。两个知识水平都非常一般的人也没法辅导孩子功课,康妙玟小学完全是散养,夫妻俩顶多就是检查作业是否写完,写的对不对的,从小学三年级就已经看不懂了。
但分数是最直观的,100分就是100分,夫妻俩都心花怒放,觉得孩子长大了,开窍了!
奚绣蓝周日上午买了一只鸡,炖了鸡汤奖励女儿。
康妙玟也挺感慨的,以前不觉得高分光荣,是因为父母一直对她很好,她是独生女,也没个参照,没有必须考高分的压力;但现在一看,谁还没个虚荣心呢?在大学家属区里这种分数攀比的氛围尤其浓厚,大考小考之后,整个家属区都是一股浮夸的炫耀风。
父母在外面怎么炫耀,她也不清楚,只觉得父母很明显的心情非常不错,走路带风。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她也挺和气,数学老师赵老师每周都给她塞至少三张卷子让她回家做,还振振有词说因为她把练习册都做完了,也不能整天不做作业吧,卷子就当作业了!
好吧,她有点后悔那天刷题刷的太多,一不小心做完了。
张二姐的初一下册数学书看了一周,看完还了回去,又借了初二的两册数学书回来看。初二数学稍难,但也不是太难,月底之前应该就能看完了。
语文也已经看完初一的两册,还是找张家借了张二姐的初二两册语文书。
张娅宁给她拿来初二语文,“你怎么看这么快?我爸说我太懒了,要我快点看完初一下。”她愁眉苦脸的,为了学习的压力倍感烦恼。
康妙玟随口说:“挺好懂的呀,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星期天下午我上你家还是你到我家来?”
“到你家吧,我家太小了,二姐会嫌我们烦的。”
张二姐张娅庭比她们大2岁半,今年初三,迎战中考的关键时期。康妙玟和张娅宁要到初四才会中考,还早呢。
说起来张家其实比康家大,张家父母是教授和讲师,大学分配住房按照职位和工龄计算住房面积,张家分配的是三室一厅的大套,张凤波和沈莉住了最大的主卧,张娅锦张娅庭住次卧,张娅宁住带阳台的小房间。
而康家分配的是两室一厅的中套,康卫国和奚绣蓝住主卧,康妙玟住带阳台的小房间。
英语老师金老师专门叫了张娅宁和康妙玟去办公室,请张娅宁带带康妙玟的英语,教她怎么背单词。班主任刘老师对康妙玟说,希望她提高一下英语成绩,成绩瘸腿可不太好看。
张娅宁有老爸辅导英语,也很热心,立马跟康妙玟定下来每天背20个单词,她要检查的;周日下午一起学英语。
康妙玟只觉得现在背单词不在话下,记忆力特别好,一个单词读个3、4遍,背两遍拼写,也就记住了。初中英语也没啥难度,音标还没上,语法一点点,就是考试也不难。
到了11月第二周的期中考试,周五上午语文历史,下午英语;周六上午数学政治。
“今天考的怎么样?”奚绣蓝问。
“都还行,考的都会,做的全对。”康妙玟笑嘻嘻的说。
“别吹牛啊。”
“这叫实事求是。”
“这次要是再有两个100分,下星期你过生日妈给你买个大蛋糕。”现在奶油蛋糕还是高档食物,10元一个大蛋糕,着实不便宜,但并不好吃,蛋糕胚太硬,奶油也不香。
“蛋糕也没啥好吃的,我想吃酱牛肉。”还是吃肉好。康妙玟再次面临发育期,以前挑食得厉害,现在可是要打定主意一定好好增加营养,拔高一点身高。她以前也不矮,足有168公分呢,在安徽这个不南不北的省份也能算是高个女孩,但谁不喜欢再高一点、拥有一双大长腿呢?
“行,给你买两斤酱牛肉,全是你的!”奚绣蓝痛快的说。
期中考试的试卷改的也很快,周一上课便将试卷发下来了,班主任还在黑板旁边贴了排名表。
第一名,康妙玟,5门总分493分,单科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满分,政治93分。
第二名,张娅宁,总分490分,单科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历史93分,政治97分。
第三名,路景延,总分488分,单科数学、英语满分,语文98分,历史98分,政治92分。
冯婷婷不如两个好友,但总分也排到第十一名,她自己也很满意。
下午放学,刘老师把班里前三名都叫到老师办公室。
“坐。”刘老师指着办公桌旁边三只方凳。
三个学生都坐下。
“你们这次期中考试考的不错,康妙玟、路景延,政治再抓抓。张娅宁,你历史应该也考满分才对的。”
张娅宁白皙的小脸马上红了。
“叫你们来是希望你们能更上一层楼,有不懂的随时可以来问老师,不要怕,来问题目每个老师都会很高兴的。你们学习进步,就是老师最想得到的。”刘老师和颜悦色,“你们是班里的前三名,但在全年级来说还有进步的空间。”
刘老师拿出一张A4纸,上面是全年级排名,递给康妙玟,“你们都看看自己在全年级排名多少。”
康妙玟是年级第三,最高分是一班的495分,第二名494分。
张娅宁年级第七,路景延年级第十。
“政治也能拿满分吗?”康妙玟问。
刘老师笑了笑,“当然可以。怎么样?有信心期末考试拿全满分吗?”
作者有话要说:*赵爽(约182-250年),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x?+ax=A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赵爽弦图还被做为2002年八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成书在东汉之前,刘徽出生在三国时期。《海岛算经》原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卷名【重差】(用表尺重复从不同位置测望,取测量所得的差数,进行计算从而求得山高或谷深),唐初开始单列成书,一共九问,第一问为:
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答曰:岛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翻译:假设测量海岛,立两根表高均为3丈,前后相距1000步,令后表与前表在同一直线上,从前表退行123 步,人目著地观测到岛峰,从后表退行127步,人目著地观测到岛峰,问岛高多少?岛与前表相距多远?
《海岛算经》刘徽的原图和原注释已经失传,文字版明朝收录入《永乐大典》,后又收录入《四库全书》。
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几何方面他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之后祖冲之能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3位的计算理论就出自“割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