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征服世界 一、新汗难产
铁木真去世后,汗位空缺了两年。
空缺的原因很简单。当时蒙古人建国不久,还没有立储的制度,大汗的产生也仍然需要王公贵族推选。因此,尽管成吉思汗生前已经指定了接班人,但在忽里台(部落贵族议事会)召开前,就连他老人家的政治遗嘱也不算数,尽管最后选出的新可汗跟指定的继承者是同一个人。
蒙古帝国与中华帝国,几乎完全两样。
有趣的是,虽然大会非开不可,蒙古人却磨磨叽叽一点儿都不着急。没错,那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许多重要将领也在前方作战。然而一拖就是两年,时间却未免太长。看来或许能够讲得通的解释是:他们没有中原王朝“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观念,对于选举新可汗也相当缺乏热情。
缺乏热情并不难理解。作为刚刚告别部落时代的游牧民和狩猎者,他们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帝国的概念,也未必认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不可或缺。之前追随成吉思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后者的个人魅力所吸引。那么请问,现在又有谁能像那位海洋般的大汗,是永恒蓝天的人间化身呢?
恐怕没有。
因此就连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者本人,似乎也提不起兴趣,他当时的行迹,《元史》是这样记载的:
太祖崩,自霍博之地来会丧。
元年己丑夏,至忽鲁班雪不只之地,皇弟拖雷来见。
秋八月己未,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以太祖遗诏即皇帝位于库铁乌阿剌里。
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却是这样:
至是自和博(霍博)来会丧。耶律楚材以太祖遗诏召诸王毕会,请立谔格德依。
这里说的怯绿连河,就是发源于肯特山的克鲁伦河;曲雕阿兰则位于克鲁伦河上游,在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南方向。此处确为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地,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记载的忽里台开会时间却是1229年秋8月。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开会和葬礼都在这个时候吗?
有两种可能,却都让人费解。
按照毕沅的说法,葬礼之后紧接着就开会了。这当然也顺理成章,毕竟王公贵族们聚在一起并不容易。问题是成吉思汗驾崩在1227年7月,到1229年8月整整两年。将遗体从中国甘肃省清水县运到蒙古国肯特山,再加上瞻仰致敬的三个月,顶多耗时一年,葬礼为什么要安排在两年后,那位大汗指定的继承人又为什么姗姗来迟?
因此还有一种可能:成吉思汗的葬礼在1228年,继承人也在第一时间出发,从霍博(今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赶到克鲁伦河畔参加了葬礼,之后又回到霍博前线,并没有提出趁着王公贵族们济济一堂,顺便把那忽里台的程序走完。他没有这样说,别人也没有。
不过这就更奇怪了。顺便的事,为什么不?
显然,两种可能都有问题。
但是对不起,这些疑惑只是我们的,蒙古人自己却未必认为匪夷所思。实际上,要想侦破此案,必须抛开华夏民族的成见,按照蒙古人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历史背景去思考,否则不是南辕北辙,便是自作多情。
那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首先必须肯定,成吉思汗原本就是横空出世,蒙古人从来就没有过这样一位中华皇帝般君临天下的大汗。既然过去不曾有过,难道今后就一定要有?所以,汗位空缺的事情在蒙古帝国还会发生,时间最长的一次四年。
其次,成吉思汗生前的安排也有问题。
与实行宗法制度的华夏民族不同,蒙古人虽然也有类似嫡子的概念——在他们那里指第一位妻子的儿子,但最看重的不是嫡长子,反倒是最小的那个。小儿子在蒙古语中叫作斡赤斤,意思是看守火和灶的人。父亲去世,家产就由他来继承。如果分家,长子则会被安排到离父亲最远的地方。
成吉思汗四个嫡子的封地就是这样。
嫡长子术赤:额尔齐斯河以西,里海以北和花剌子模。
次子察合台:伊犁河以西,锡尔河以东。
三子窝阔台:蒙古东部,新疆北部。
小儿子拖雷:蒙古本部。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还继承了帝国三分之二的千户,以及大汗的宫帐和部民。这是按照蒙古文化传统他应得的遗产。这样看,拖雷的权力和势力都不小。
那么,大汗生前指定的接班人是拖雷吗?
不,是三子窝阔台,即毕沅说的谔格德依。
拖雷则只是在汗位空缺时监国而已。
成吉思汗家族世系图(部分)
如此既不华夏也不蒙古,未免让人大跌眼镜,也不可能全无疑惑和反弹。事实上,1229年8月的忽里台开得相当勉强,王公贵族议论纷纷犹豫不决,而真正积极张罗此事的竟是从大金投诚过来又汉化了的契丹王族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很清楚,即便选举权在忽里台,新可汗也只可能从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中选出,而长子术赤已先于成吉思汗去世,因此,关键在于拖雷和察合台的态度。
于是,他先去做拖雷的工作。
拖雷却说:准备不足啊!能不能改天再说?
耶律楚材说:过了今天,就没有黄道吉日。这可是国家大事,不早点定下来,只怕夜长梦多,政局有变。
拖雷只好答应开会。
耶律楚材又去动员察合台。他说:王爷是亲哥哥。王爷如果带头行礼,其他人不敢不拜。
察合台倒是爽快,立即同意。
选举大会这才开得圆满成功。
显然,窝阔台得以即位,多亏察合台力挺。有学者认为这要归结为他是老派的蒙古人,敬畏父亲,遵纪守法。尽管他是亲哥哥,但在弟弟成为大汗后,竟然像中原汉族人那样恪守臣道,甚至因为在赛马时赢了弟弟而请求宽恕。
拖雷的想法就不好说。至少我们知道,当时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已经形成了四大派系:术赤系、察合台系、窝阔台系和拖雷系。术赤系是支持拖雷的。后来,他们还帮助拖雷的儿子从窝阔台系手中夺取了汗位。相反,拖雷系与察合台系的关系则十分恶劣,以至于主要记载拖雷系事迹的《元史》中有窝阔台也有拖雷的传,甚至还有术赤的,却没有察合台一席地位,似乎成吉思汗根本就没有这个儿子。
元史不等于蒙古史,这也是证明之一。
还有一件事情也十分可疑。即位后第四年六月,窝阔台病重。随军出征的拖雷向永恒的蓝天祈祷,表示愿意代替哥哥去死,还喝下了巫师念过咒语的水。结果没过多久,拖雷就英年早逝,去世时四十岁。是不是慢性中毒,不知。
总之,这一次选举换届,为后来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尽管术赤系和拖雷系都承认窝阔台的领导权,也都在他的指挥下征服世界,裂痕却已悄然产生。
怨恨,也恐怕早就有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和结果?
这就必须进一步了解当时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