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秦香莲与陈世美的故事:清官莫断家务事,熟美未负“秦香莲”(2)
我记得我在看《铡美案》这出戏的时候,很早以前就有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秦香莲的故事和明代的一出戏《琵琶记》在情节上有很大的相似,除了后来包拯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前面秦香莲在老家侍奉公婆、遭逢大旱、为公婆送终,然后千里寻夫,而丈夫考中状元,在京城另攀高枝,这些情节与《琵琶记》里的赵五娘的遭遇几乎就是一模一样,不过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名字也没换,秦香莲的故事最早见于民间戏曲时,它的名字就叫《秦香莲抱琵琶》,其实也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琵琶记》。
我就纳闷了,就算这是古代戏曲的套路,也不能一丝不差啊?况且戏曲史上也只有这两部戏用了这相同的套路。于是我就想了,这戏总有前有后,到底是《琵琶记》抄的“秦香莲”呢?还是“秦香莲”抄的《琵琶记》呢?
我们会想,秦香莲是宋代的故事,而《琵琶记》讲的是明代的故事,那当然是《琵琶记》抄的“秦香莲”了!
事实却是刚好相反。
为什么我们会以为这是一个宋代的故事呢?为什么我们要把他放在宋代情爱故事里来讲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包拯”。事实上是因为这个包黑子他是宋代的人,所以整个故事被挪到了宋代,但这个故事原本写的并不是宋代的事,它写的是明清时候的事儿。可那时候没有包拯这个人啊?这不矛盾了吗?
其实不矛盾,因为包拯这个人物,他是后来加上去的,原本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他。
据一种较为可信的民间传说记载,清代时《秦香莲抱琵琶》已经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地方戏了,每次演出,看的人都很多。有一次,一个大戏班子演出时准备了两台戏,一是“秦香莲”,二是包公戏《陈州放粮》。当前面这戏演到最后韩琪自杀,以命换香莲母子安全回乡,而陈世美只受到百姓的谴责时,这时候观众的情绪失控了,大家一边喊着“杀了陈世美”,一边把砖块、石头往台上扔,掌班的急得不敢露脸儿,看见后面画好了妆的包公就让他赶快上去救场。
这位包公犯难啊,说我跟这陈世美不搭旮啊,他清朝的,我宋朝的,我跑这戏里去,我们俩整个一“关公战秦琼”啊。
掌班的说,那不管了,你看下面这乱的,先救场再说。
那位包公又说了,我这上去见到陈世美该怎么唱呢?总不能就陪他喝喝茶吧。
掌班的说,嗨,喝什么茶呀!你得审他,你不是到《陈州放粮》最后铡了包勉了吗?你索性先把这陈世美给铡了算了,要不下边那些观众哪能答应呢?
这么着,包黑子就上了台,最后把陈世美就给铡了。
这种改变受到了空前的欢迎,于是再演秦香莲的故事时,这一段就成了重头戏,后来索性与前面的《秦香莲抱琵琶》分离开,成了一出单独的剧目,这就是后世大大有名的《铡美案》。这下,主角倒成了包拯,戏也成了标准的包公戏,于是整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就跟着包黑子跑到了宋代。
这个传说可信不可信呢?应该说还是很可信的,因为这与陈世美的人物传说基本上是相吻合的。
戏曲里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也就是现在的湖北丹江口市人。我看过一些相关的报道,说丹江口市的文物部门与当地的一些学者都对陈世美的历史原型作过很大功夫的考证,其中一位叫童德伦的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找到了很多的相关证据,还写成了一部专着。
那么湖北均州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陈世美这样一个人呢?说老实话,叫陈世美的还真没有。但有一个人叫陈年谷,童老考证他就是这个故事里的陈世美。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也说“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陈年谷,均州人。”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论据:
第一,这个陈年谷的确飞黄腾达过。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也就是这个陈年谷是科举出身,虽然没考上状元当驸马,但后来也是个副省级干部。
第二,这个陈年谷,字熟美。古人的字都是诠释名字意义的。你看他的名字叫年谷,这五谷丰登,便是熟美之意。而熟美的音跟“世美”的音就很近了。另外,古人在同学、同龄人之间互相称呼时,往往不叫名字,而称其字号,这样,这个熟美就是陈年谷平常被人叫得最多的称呼了。
第三,这个陈熟美有一个老婆,也是均州当地人,她的名字叫秦馨莲,与秦香莲的名字也只是一字之差,而且这个“馨”字也就是“香”的意思。所以你看这对夫妻的名字从陈熟美改为陈世美,从秦馨莲改为秦香莲,这种人物原型的痕迹还是相当明显的。
还有一个重要证据,也就是陈熟美的后人也认为这个陈世美就是陈熟美。据均州当地人回忆,清末的时候均县当地上演“秦香莲”这出戏的时候,陈熟美的一个后人当时气得吐血而死,他的第八代子孙更是率人砸了演出的戏班,自此以后,均县这个地方再也不演这出戏了。
那么,历史上的这个陈熟美是不是也在飞黄腾达之后抛妻弃子、另攀高枝了呢?如果是,我们就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他就是那个陈世美。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个陈熟美不仅没有抛妻弃子,而且为官清廉,对朋友讲义气,对家人重感情。事实上秦馨莲还只是陈熟美的第二任妻子,陈熟美辗转为官,一直把她带在身边,从未离弃过。他当大官之后,当年的同学故旧有什么急难危困来找他,他都鼎力相助。那么这样一个好人,又是怎么被污蔑成了陈世美这样一个负心汉的呢?
原来陈熟美这个人虽然很重义气,但也很讲原则。对于来向他求官的同学故旧,一律严辞拒绝。他有两个同学,一个叫仇梦麟,一个叫胡梦蝶。这两人当年在陈熟美求学的时候曾接济过他,现在陈熟美发达了,就凭着当年的恩情来求官。哪知道却被陈熟美给拒绝了。二人大为不满,认为陈熟美忘恩负义。他们返乡的时候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琵琶记》,两个人就起了坏心眼子。他们出钱请戏班子里的人改了一下戏,用《琵琶记》的故事来骂陈熟美忘恩负义,但又不改明目张胆直接用当朝大员的名字,就把陈熟美与秦馨莲各改了一个字。
这《琵琶记》本来就是明清时的一出大戏,影响本来就很广。结果现在旧戏新唱,从某种角度满足了观众出新又不忘旧的心理要求,结果一下子倒火了起来。以至于后来《琵琶记》这出戏倒渐渐衰微了,“秦香莲”却在民间戏曲里火了起来。
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可信呢?我们从戏曲史发展的角度看,它还是合情合理的。另外,在《续辑均州志》的历代秀才名录里,也真的有仇梦麟这个人,据记载他与陈熟美确实是同年的秀才,也就是说他们确实是同学。再联系到“秦香莲”故事与《琵琶记》情节的类似,以及陈家子孙对这出戏的态度,甚至是均州当地人对这出戏的态度,我们基本可以断定:陈熟美就是陈世美的人物原型,而陈世美因抛妻弃子而被铡的命运则完完全全是一场历史冤案。
当然,也有人以话本小说集《百家公案》中早有《秦氏还魂配世美》的故事来批驳“陈熟美”说,认为明代话本中就有了“陈世美”的形象,他与清代的陈熟美应该没有关系。但经复旦大学黄霖先生等人的考证,《百家公案》的成书年代并不能确定,大致的时间跨度从明万历一直到清嘉靖时期,其中的小说内容也几易其手,这样的话,“明代就有陈世美”之说也就不能成为反驳“陈熟美”说的确证了。
最后,我不由得想发些个人的感慨。都说“谣言止于智者”。要知道,记录历史、传播文化的文人在古代那可都是些智者,但历史偏偏却像迷雾与乱麻一样让人欲看不清,为什么呢?就是这帮所谓的智者啊,要不就是为当权者讳,要不就是为个人私利任意歪曲事实,以至于谣言不仅没有止于智者,反倒是“谣言盛于智者”。要不是仇梦麟这个家伙的一点小聪明,陈世美又何至于要背上千载的骂名!
所以我们还是请包黑子回到他那大宋的开封府去,“清官莫断家务事”,因为陈熟美何曾负过“秦香莲”呢!
说到秦香莲的千里寻夫,这倒是中国传统爱情故事里的一个常套,但这个套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叫张倩女的女孩子的寻夫之路就特别地具有传奇色彩。
请看下回:《倩女离魂》的故事——“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