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明代帝陵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至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朱元璋称帝后第二年,下诏在江苏泗州为其祖父修建“祖陵”,在安徽凤阳为其父母修建“皇陵”。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崇祯明亡共历16帝。其中第二代皇帝朱允炆〔wen文〕在与成祖朱棣〔di地〕争夺皇帝的内战中下落不明,第七个皇帝代宗朱祁钰由于前代皇帝英宗朱祁镇复辟,死后以王礼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后虽复帝号并经扩建,规模仍小于其他陵。其他各帝共建陵园14座。
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其余13座帝陵均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10公里天寿山南麓,统称“明十三陵”(图12)。
明代皇帝迷信风水之说,非常重视陵址选择。明孝陵曾两迁寺院,十三陵选址历时两年才由数处备选陵址中选定。陵区选择在背山面水,诸山环抱,溪水夹绕的地区。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背依群峰,面对平原,泉壑幽深,林木葱郁。十三陵位于天寿山南麓,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南面温榆河蜿蜒流过,山青水秀、景色壮丽。十三陵以长陵为主左右排列,形成相对集中的陵区,成为明代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图12 明十三陵分布图
明代各陵规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大致相同。朱元璋的孝陵和朱棣的长陵,因为一是祖陵,一是北京的首陵,规模都较大。其后各陵,凡是皇帝生前亲自督理修造的陵,都比较高大、讲究;死后由子孙办理修筑的,则规模较小,也较草率。思宗朱由检自缢死后,葬于田贵妃墓中,规模最小。
明代各陵园附近设有神宫监,掌管祭祀等事务。各陵还设卫,以驻军保卫陵寝。今天南京中山门外有孝陵卫镇,北京昌平县城内有长陵卫、献陵卫、景陵卫等胡同。据沈国元《两朝从信录》载,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在昌平州“以四千人立永安营,三千人立巩华营,无事在州教场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可见当时陵寝的防卫是多么森严。
明代初期葬制规定,每陵葬一帝一后,其他宫妃大都殉葬从死,多葬于长陵东南、西南,称为东、西井。自英宗正统以后,多数陵墓为一帝二后或一帝三后,宫妃从死殉葬的制度被废除。宫妃死后多葬于北京市西郊金山一带。这种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统治者政治上的专制腐败、生活上的荒淫无度。
明孝陵和明十三陵陵园的布局形制基本相同。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陵园大门、神道,后部为陵寝、地宫。由陵门两侧随地势修筑垣墙环绕,各山口设关,置敌楼,派兵把守。陵园建筑历经破坏,已残缺不全,但多数遗迹尚存。
孝陵陵园根据记载,周长约22.5公里。陵区正门叫大金门,门前有“下马坊”和崇祯皇帝树立的“禁约碑”。坊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表示这里是陵园的入口处,大小官员必须下马步行。“禁约碑”碑文数百字,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当时农民起义已经席卷全国,它既不能庇佑明王朝,也没有使孝陵免遭破坏。由下马坊北至陵丘总长约2.6公里。大金门门楼已毁,仅存三个门洞。门后为神道,呈弧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梅花山,总长约一公里。神道南端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亭顶早毁,仅存围墙和门洞。碑通高8.87米,为一块完整巨石制成。碑文工笔楷书,长达2700多字,由明成祖朱棣撰文,历述明太祖一生功绩。神道向西北行,两侧立石象生12对,造型均为两立、两蹲,其中象和骆驼最为高大。神道北拐,两侧立华表一对。华表圆柱形,高6.25米,色白如玉,缠柱镂刻云龙纹。再北为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各有一对年轻无须者和一对年老有须者。武将身穿甲胄〔zhou宙〕,手执金吾,腰佩宝剑;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这些石刻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再前为棂〔ling灵〕星门,门已坍毁,现仅存六个石雕的柱础。经棂星门,绕梅花山北麓,有御河桥。神道曲折并以一座山作为屏障,此为前代陵墓所未见,但为后来清东陵和清西陵沿用。这种作法可使神道延长,给人以神秘幽深的感觉。由御河桥往北缓坡而上,建筑物沿正南北轴线排列。进陵门拾级而上,有稜恩殿的石砌残基。其北为方城,下部有拱形隧道,上部原建明楼,早年已毁,现经整修。方城后面是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封土坟丘,称为宝顶,周围砖砌垣墙,称为宝城。
明十三陵四周沿山以片石或卵石砌筑围墙,山口处建有关隘,周围约34公里。陵区正门名大红门,居两山之中,东名蟒山,西名虎峪山,象征青龙、白虎,分列左右,守卫陵寝大门。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和下马碑。牌坊为五间六柱庑殿顶,通宽约34米,高约11米,全部用汉白玉石雕成。托脚浮雕云龙,上立圆雕卧兽。大红门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下部三条券洞,全部砖石结构,红墙黄瓦,十分庄严雄伟。
门后为总神道,直达长陵,长约六公里。南端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亭为方形楼阁式,重檐歇山顶,四面有门洞。碑高6.5米,下为巨大龟趺座。碑文长达3000余字,由仁宗朱高炽撰写,记述明成祖一生经历。碑的背面刻清代乾隆皇帝“哀明陵三十韵”诗,两侧还刻有乾隆、嘉庆时修复明陵的记载。碑亭外四角各立白色石华表一座,上雕云龙纹。碑亭以北长约800米的神道两侧仿照孝陵立石像生。共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个,皆两卧两立;文臣武臣各四个,另增加了四勋臣。石刻都用整块白色石材雕成,形象生动。神道北为华表石柱组成的三门牌楼式棂星门。再北过温榆河上的七孔御河桥,便可直达长陵。属于长陵的这条神道,由于以后各陵都建在长陵两侧,并设支道与其相通,而且各支道均不再设石象生,因此实际上为各陵所共有。这是十三陵陵园建筑的特点之一。
十三陵虽是一个统一的陵区,但各陵都建在一个小山下面,自成一个独立的陵园。陵园建筑形式大同小异,基本上沿袭明孝陵的形制。每个陵的外面都建有围墙,南面设宫门,大部门前竖无字石碑。唐代武则天临死前留遗言在乾陵前立一通无字碑,意思是自己的功过由后人来评说,成为陵前最早的无字碑。明代初年,在为皇陵立碑时,由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朱元璋看后不满意,说:“皇陵碑记皆儒生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只好自己撰文,记述其卑微出身,艰难经历。此后由嗣皇帝撰写碑文成为祖制。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十三陵中的长、献、景、裕、茂、泰、康前七陵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才开始建亭立碑。建成后,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请世宗撰写碑文,结果没有写,就空了下来。考察明代历史,仅太祖和成祖二代有创业和定业之功,而孝陵与长陵神道前已有“神功圣德碑”记述功绩。其他各帝均无建树,特别是明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皇帝荒淫无度,无功可录,让它空着比刻文更能掩盖其无能和腐败,更具有欺骗性。
宫门内是稜恩门,有的三间,有的五间。稜恩门内为主体建筑稜恩殿,是帝后和官员祭陵行礼的地方。面阔七间或九间,两厢多建有廊庑。殿后有牌楼门、石五供(香炉一个、烛台两个、花瓶两个),再后便是宝城。宝城前部建明楼,宝城下面为玄宫(地宫)。
各陵园中以长陵最大,保存最好。长陵稜恩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每层都有栏杆围绕,栏板上浮雕云龙花纹。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全部用楠木建成。殿内有32根直径在一米以上的本色大柱,中间四根为独木,高达14.3米。这样宏大的楠木结构,而且历经500多年,仍完整无损,在全国也属绝无仅有。明楼为方形高楼,重檐歇山顶,檐下嵌榜书陵名,楼中竖石碑,刻皇帝庙号、谥号。宝城直径约340米。
定陵地宫在1956—1958年进行了科学发掘。定陵是神宗万历和皇后的合葬陵。神宗朱翊〔yi义〕钧昏聩腐朽,怠于政事,挥霍无度,陵墓基本仿照嘉靖永陵建造并且更为豪华(图13)。
玄宫前面有砖隧道、石隧道和封门的金刚墙,深距墓顶约33米。玄宫由前殿、中殿、后殿与左右殿连接组成,连同甬道通长87.34米,最宽47.28米,高7.2—9.5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全部用石材起券构筑。各殿之间有甬道相通。前、中、后三殿之间有石券门,上面雕出额枋、檐瓦等,门上横梁(管扇)为铜铸,内设汉白玉双扇石门。门高3.3米,每扇宽1.7米,面上雕刻九排门钉和铺首衔环。石门设计合理,靠门轴一面较厚,靠门边较薄,虽然每扇门重约2吨,但开关仍较轻便。各门内均有自来石顶门。前殿和中殿地面铺砌方形澄浆砖(俗称金砖),后殿和两配殿铺砌花斑石。
地宫中殿设汉白玉石雕供案三座,放置成品字形。案的靠背和两侧扶手雕龙纹或凤纹,四周浮雕云纹。案前设黄琉璃五供,前置青花云龙纹大瓷缸一口。缸内装着香油、灯芯,称为长明灯,灯芯上端有烧过的痕迹。后殿是放置梓宫(棺)的主要建筑,比其他各殿更为高大、宽敞。正面有汉白玉砌成的棺床,下部须弥座上雕饰仰覆莲,面上铺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棺椁三具,各一棺一椁。中间的棺较大,是万历的灵柩,上面有丝织铭旌,金书“大行皇帝梓宫”六字。死者仅剩一具骷髅,按骨骼分析,身材不高,背微驼,腿稍跛,可谓其貌不扬。左右两侧的棺略小,左边为孝端皇后,右边为孝靖皇后。棺均为楠木制作,外被朱漆,椁用松木做成。棺椁外有26具红漆木箱和谥册、宝印,箱内藏随葬器物。左右配殿也各有棺床,但无棺椁和器物。
1.金刚墙 2.隧道券 3.前殿 4.中殿 5.后殿 6.左配殿 7.右配殿
图13 明定陵玄宫平面图
(采自《定陵》,文物出版社)
定陵出土的随葬品非常丰富,有木质和锡质明器等葬仪用具,帝后冠服、织锦匹料、金器、玉器、铜器、瓷器、谥册、谥宝、墓志、金元宝、银元宝等各类用品2000余件,种类繁多、制作精巧,许多是稀世珍品。皇帝用的翼善冠,用细金丝编就,上饰双龙戏珠,十分精致。皇后用的凤冠,由金丝和翠鸟羽毛编织成龙、凤、花树、翠云,每顶镶珍珠5000多颗、宝石100多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织锦匹料多成卷状,中部加腰封,书写名称、尺寸、制造时间、地点和匠作姓名等。明代的织锦曾大放异彩,但遗存实物很少。这批出土的织锦,为研究明代纺织技术和工艺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1959年定陵经过整修后已正式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
明代帝陵的建造旷日持久,耗资巨大,渗透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朱元璋于洪武九年(公元1398年)入葬,附属工程延至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完工,历时近30年。所用石材取自麒麟门外阳山,至今遗留下三方碑材,碑身高45米,宽11.5米,厚四米,每块重5000吨以上,可称世界之最。因难以搬运,只好弃置不用,由此可见滥用民力之一斑。其他皇帝也大都在生前开始营建陵墓。朱棣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即派人在北京附近寻找陵地,永乐七年(公元1407年)动工兴建,征调成千上万军民参加,至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才最后竣工。世宗嘉靖为自己建造的永陵,在明十三陵中是建造时间最久、役使人力最多、花费最大的一个。神宗万历自选陵址,亲定规制,一切仿照他祖父嘉靖的永陵,并且在建造时亲自巡视,费时六年,耗资白银800万两才告一段落。不仅特制城砖,各式石材和楠杉大木来自外地,甚至连封土也都从十几里外运来。据《冬宫纪事》记载,从房山运送一块长三丈、宽一丈、厚五尺的白石,就调用了顺天等八府民夫二万人,历时28天才运到京城,花费白银11万两。
十三陵的殿堂原来大部用楠木建造。楠木生长在南方各省深山峡谷之中,其间虫、兽出没,瘴疠为害,寻找、采伐、运输十分困难。尤其像长陵稜恩殿所用的巨木,不仅选材不易,而且万里转运,其间不知送掉了多少人的性命。各陵所用大砖,每块重约50斤,上印“寿工”二字,嘉靖以前由各府州县贡纳,以后大部来自山东临清,由工部派专人督办,每年缴纳100万块。其质地要求极严,砖上要打印制作年月、官员和窑户姓名以备查对。可以想见十三陵的建造给人民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
表四 明代帝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