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谋杀案》(The ABC Murders),又译作:ABC系列谋杀案,ABC凶杀案。一个逍遥法外的连环杀手通过字母表一步一步实施犯罪。作为死亡标记,杀手在每个被害人的尸体旁留下一本ABC铁路旅行指南,翻开的那页就是杀人之地。先是在安多弗,接着是贝克斯希尔海滩,然后是克拉克爵士被发现谋杀于彻斯顿的海边小径。看起来继续作恶的凶手毫无被擒的希望,直到凶手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向波洛挑战杀人计划……当第四封信到来,并宣布下一次作案地点是唐克斯特时,不仅媒体给予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苏格兰场也部署了大量警力来防范。那么罪犯能得手吗?动机到底是什么?罪犯是谁?本书一改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往故事将犯罪场所限定在某一固定空间的手法,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唯一一部开放式的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
《复仇女神》(Nemesis),又译作:复仇的女神。马普尔小姐依旧住在宁静的圣玛丽米德村,只是她比以前更加苍老了。一天清晨,象往常一样,马普尔小姐浏览当天的报纸。一则拉菲尔先生去世讣告勾起了她的回忆:几年前,她曾了拉菲尔先生一起在西印度群岛的加勒比海相遇,两人还合作侦破了一起谋杀案。当时,马普尔小姐曾向拉菲尔先生称自己是复仇女神。看到这则消息几天之后,马普尔小姐收到了来自拉菲尔先生的律师布罗德理伯的一封信,信中称拉菲尔先生在遗嘱中留给马普尔小姐一些财产,希望马普尔小姐能去一趟。于是马普尔小姐按时赴约,不过令她吃惊的不仅仅是拉菲尔先生留给她的两万英镑,更是他的一封信。在信中,拉菲尔先生希望马普尔小姐能够去完成一项任务,让公正得以继续。但他并没有给她任何明确的指示。应该从何处着手?到底是要解决什么事情?尽管很迷茫,马普尔小姐还是接受了任务,开始了她的冒险之旅。按照拉菲尔先生生前的安排,马普尔小姐参加了一次游览。几天之内的一无所获使马普尔小姐几乎怀疑拉菲尔先生是否是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紧接着,在旅游途中,马普尔小姐又受到了三个姐妹的邀请去家中做客,而这有是拉菲尔先生的安排。在老庄园里,马普尔小姐从一个佣人口中了解了关于一个姑娘的死亡。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旅伴在游览时意外的被从山上滚下来的岩石砸成重伤。在这个旅伴弥留之际,她向马普尔小姐透露了一个名字——维理蒂·亨特,并由此引出了十年前的一桩命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无人生还(Ten Little Niggers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又译作:童谣谋杀案,孤岛奇案,十个小印第安人,孤岛十命。《无人生还》成书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书中使用的单词是小黑人(niggers)而非印第安小孩(indians)。后来在美国出版时,因有种族歧视之嫌而改成了印第安小孩;另一书名则采用了童谣的最后一句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无人生还》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说之一,在多种排名中均居榜首。虽然没有波洛,马普尔小姐等名探出场,魅力仍不容忽视。出版于1939年,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被改编成多部影视、戏剧、漫画、游戏作品。十个互不相识的人,被富有的欧文先生邀请到了印地安岛上的私人别墅里。晚餐后,一个神秘的声音揭开了人们心中所各自隐藏着的可怕秘密。当天晚上,年轻的马斯顿先生离奇死去,古老的童谣就像诅咒一样笼罩着所有人,似乎有一双神秘的眼镜在时刻窥视着这场死亡游戏,到访者就像消失的印地安小瓷人一样一个又一个的走向死神……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小说,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代表作(不是开山作),以至于后来许多推理小说和推理剧都借鉴于此。相关作品如:绫辻行人的《十角馆杀人预告》《雾越邸杀人事件》,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之《黄昏之馆》,天树征丸的金田一少年记事薄系列之《秘宝岛杀人事件》,龙骑士07的游戏《海猫鸣泣之时》,中国新人漫画《抽筋神探》的《象牙山庄谋杀案》则把《无人生还》与《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合借鉴。其他的不胜枚举。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自传中这样说,写这样一篇小说显然是非常有难度的,而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十个人都得被杀,而故事不能显得太过荒诞,又不能把凶手写得太明显。经过非常仔细的计划后,我写出了这本书,并对之非常满意。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in the Calais Coach),又译作: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比利时大侦探波洛在叙利亚处理完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后,坐上了回国的火车。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转车时,波洛遇见了他的老朋友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并且得知布克先生要到瑞士的洛桑去,他们正好顺路!而这时去订票的旅馆待者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开往加来的东方号列车头等仓的铺位,已经被预订一空。这让身为国际客车董事的布克先生很没面子,在他万分沮丧时得知二等舱有一位旅客并没有来,就这样波洛踏上了开往法国加来的东方列车……在列车上,波洛结识了车上的其它乘客,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让这位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感觉非常有趣。这其中就包括波洛在伊斯坦布尔的旅馆中见过的面目和眼神有些邪恶的雷切特先生。这时雷切特也发现了这位大侦探波洛先生,并告诉波洛先生自己正受到生命的威胁,有人给他寄了几封恐吓信想杀死他。波洛因着对他并无好感,面对他提出的用高额酬金让他保护自已的条件不为所动拒绝了他。第二天,波洛起床后发现列车因大雪被阻在了南斯拉夫的文科夫戚和布罗特之间。在议论纷纷诉苦的旅客当中,波洛发现了一脸愁容的布克先生,从他的口中波洛得知,昨晚列车上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被害者就是那位曾向他寻求帮助的雷切特先生……经过调查,波洛得知雷切特原名为卡塞蒂,是一伙绑架集团的成员。在一次绑架案中他们在得手之后把绑架对象——一位上校的女儿——残忍的杀害了。小女孩的父母阿姆斯特朗夫妇因为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双双自杀。他家的保姆也因不甘被警方怀疑为绑匪共犯而跳窗自杀了。而这位绑架案的主犯之一卡塞蒂(也就是雷切特先生)却依靠他大量的金钱和法律上的不完善逃脱了法律上的制裁。波洛面对这样一位罪行累累的杀人犯,本无意调查,可是不调查清楚就会直接影响老朋友布克的客车生意。波洛只得临危受命,开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调查工作……
阿加莎·克里斯蒂
《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又译作:尼罗河谋杀案。百万富翁的女继承人林内特死了,死在尼罗河上那条她度蜜月的卡纳克游轮上。她的头部中了一枪,而且是致命的一枪,桌上那条价值五万英镑的项链也不翼而飞了……正在船上渡假的比利时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先生自然成为调查凶手的最佳人选,他的临时助手——一位为了一名有五条人命在身的杀人犯而头疼的波洛的老相识雷斯上校递过一张船上游客的名单,并且叙述了案发当晚其它的情况:卡纳克号又一次停在阿布·西姆贝尔的第二天的晚上,观景舱里只剩下多伊尔先生、范索普先生、贝尔福特还有科尼莉亚。刚才还在跟科尼莉亚聊天的贝尔福特忽然向她以前的未婚夫现在林内特的丈夫多伊尔质问起来,她越说越激动,忽然她用枪向多伊尔打去,多伊尔应声捂着脚倒了下去,贝尔福特有些后悔了,她把枪丢到椅子下面,神质不清的责备起自已来。站在旁边的科尼莉亚跑去叫鲍尔斯护士,范索普在多伊尔先生的要求下扶着贝尔福德回了房间……波洛先生经过周密的调查,找到了一些的证据。波洛正在为这些证据烦恼的时候,林内特的女仆路易丝·布尔热被人杀死在她的房间中,她的手里握着一张一千法郎的一角,显然她发现了那个凶手,并向他进行了敲诈,但却被杀死。致她于死命的凶器却是贝斯纳先生的手术刀……值得庆幸的是,这件凶杀案有一位目击证人,她就是奥特勃恩太太,可是当她正要说出那个凶手时,一颗子弹却射中了她……最有杀人动机的是贝尔福德小姐,可是那天晚上鲍尔斯小姐整晚守着她,她有不在现场的证明!如果说是多伊尔先生为了继承林内特的家产而杀死她,可是那天晚上他的脚被枪击中,这点也得到了德国医生贝斯纳先生的确诊!还有可能做案的就是林内特的律师彭宁顿,因为面对精明的林内特小姐,他知道他财务上的问题是瞒不住的!那个考古学家里格蒂也不是没有可能,他因为林内特无意中看了他的信而耿耿于怀!对林内特专横的脾气颇有微词的费格森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的!还有就是波洛调查出卡纳克号上的水手弗利特伍德因被林内特发现以前曾结过婚,而让她的女仆——一个他非常爱的人和他分手了,会是他吗?但是,最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那条丢失的价植五万英镑的项链而使全船的人都不能逃脱被怀疑的命运……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无尽长夜》(Endless Night),又译作:此夜绵绵,长夜。有一首老歌怎么唱的?夜夜复朝朝有些人生而凄伤朝朝复夜夜有些人生而甜蜜欢畅有些人啊生而此夜绵绵……吉卜赛庄,美丽宁静的山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这里曾发生过诸多的不幸,没有人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艾丽在这里爱上了他,她是一个生而甜蜜的姑娘。他们像一对金童玉女,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他们从此开始了童话般幸福的生活了吗?那可怕的诅咒会放过他们吗?环绕在艾丽身边的除了那无尽的财富,还有那随之而来的无穷的危险。即使她身边有着可亲的丈夫,友好的伙伴,即使警告已经来临,但那看不见的危险还是无可阻止地逼近着这个生而甜蜜幸福的姑娘。那是邪恶的力量,黑暗的力量。善意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好被毁灭,无力挽救悲惨命运的降临。吉卜赛庄,诅咒的山庄。它驱动邪恶的力量毁灭了美丽与甜蜜,却又用善的力量为恶魔制成了一张天网,让罪恶无处遁形,让罪恶在长夜的无尽黑暗中挣扎、煎熬,永不能超脱。有些人生而此夜绵绵……叹,那无尽的长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