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殖民?作者说:「后殖民主义是论述权力的转移,后殖民的『后』不是只时间上的『后』,此时此刻,帝国主义的控制并非用军事控制,而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后殖民论述,有反帝国文化控制的意义。」
黄碧云
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說:「台灣並不太熟悉的黃碧雲,乃是香港數一數二的作家之一,她無論在作品的敘述風格和思想上都與眾不同,在頹廢中暗寓救贖,在暴烈裡則多溫柔……」名作家楊照說:「讀黃碧雲的小說,要先懂得什麼是耽溺;讀黃碧雲的小說,讓我們探測絕望這樁重罪在我們生命的意義……」年來自西班牙回到香港的黃碧雲,開始進入忙碌的律師事務所工作,然而創作依舊進行,未曾稍歇,彷如舞者,艱辛而持續地飛揚。創作題材豐富令人驚嘆,深具特色與野心的小說家,「寫與舞」目前是她生活的全部,長久以來重量級的文字觸動,永遠教有心的讀者,願意追索與守候其作品。是專注與力量之中,女子之舞與死亡銜接,熱烈的痛楚佔據愛情的秘密。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在髮與髮,臉與手與背,無關才華洋溢,但美麗與身體一切都會變得很真實。是記憶在生命之前,浮華世界的舞精靈,驕傲跳完堅持的一幕,才知道承載的希望與幻滅,這麼深這麼深。是理性與意志,是慾望,生活是那麼一件激烈的事,幾乎與快樂無關。而時間與空間的所得,只有舞了!黃碧雲最新力作《血卡門》,是所有生與毀滅,溫柔與眼淚,疼痛與失去的步步存在。
黄碧云
「因为渴望坐一程长程火车,所以我来到阿姆斯特丹。」这是从前一个故事的开始。当时的记忆是「运河与童话国」、「电车风驰电掣的开过」、「希望与幻灭」。我再来到阿姆斯特丹,已经是半生以后的事情。我再来到阿姆斯特丹,「如是俗世风景」。十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还在歌颂圣子圣母,圣彼德,圣奥古斯汀,圣撒巴士安,圣灵如火降临,荷兰的油画开始记录,俗世风景。「俗世」不只是普通的意思,「俗世」是「媚俗」、「庸俗」,俗不可耐。
黄碧云
知名文化评论家南方朔说:「台湾并不太熟悉的黄碧云,乃是香港数一数二的作家之一,她无论在作品的叙述风格和思想上都与众不同,在颓废中暗寓救赎,在暴烈里则多温柔……」名作家杨照说:「读黄碧云的小说,要先懂得什么是耽溺;读黄碧云的小说,让我们探测绝望这桩重罪在我们生命的意义……」来自西班牙回到香港的黄碧云,开始进入忙碌的律师事务所工作,然而创作依旧进行,未曾稍歇,彷如舞者,艰辛而持续地飞扬。创作题材丰富令人惊叹,深具特色与野心的小说家,「写与舞」目前是她生活的全部,长久以来重量级的文字触动,永远教有心的读者,愿意追索与守候其作品。
黄碧云
☉關於作者和內容簡介: 黃碧雲是香港最具特色和野心的小說家之一。她是繼西西之後,香港文壇的第一把 交椅。她的小說勇敢挖掘心靈底層的恐懼,人和人應對之際關係的離散,是這個時代驚 心而有情地注記。 黃碧雲的作品每每出版就獲選聯合報及中國時報的好書推薦,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包 括《七宗罪》、《突然我記起你的臉》、《烈女圖》。每一本都是重量級的書寫,尤其 《烈女圖》一書更獲得1999年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的殊榮。可見黃碧雲在台灣的文壇的 地位指標。 新書《媚行者》是一本描寫關於「自由」的小說。六個章節看似獨立卻互為連貫。 人物主角涉及飛行官、失憶者、客家女子、革命份子,角色互異卻同樣為自由而搏鬥, 為了脫離父親而享有自由﹖為失去愛情而得到自由﹖為革命而得到自由﹖地域背景廣 被英國、南斯拉夫、匈牙利、南美洲……繁複細瑣的小說語言層層相疊:西班牙語、客 語、寓言故事、神話等等比擬,不斷直指人心面對自由的求取、放棄、背離、絕望和擁 抱。 黃碧雲的小說魅力就在於她複雜的文字語言,及張俇和狂暴之中的溫柔憂傷。只有 痛楚教人記憶深刻,只有絕境教人無言相對,只有黃碧雲教人不得不一看再看。
黄碧云
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她叫做许之行.我初见她的时候,我们还是一年级生.我上那思考的艺术。导修课,那是一年级生必修的科目,我便遇见了她.她是我知道唯一穿旗袍绣花鞋上课的女学生,真造作,但很醒目.我记得那是一双极艳红的绣花鞋.她剪着齐耳短发,经常垂着眼,低头记笔记,一副乖学生的模样.但她涂着桃红寇丹——涂寇丹的女人都是坏女人,不动声色,在小处卖弄诱惑,更加是彻底的坏女人了.我不知道我会喜欢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