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天地玄黄 第五节
再回头继续说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虽然胜利,但清廷立即会调集重兵围剿,武汉社会上一片混乱,起义军还要跟海内外各方力量打交道,亟需成立一个统筹、指挥、管理的领导机构,也就是起义前计划中的湖北军政府。吴兆麟、熊秉坤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个军政府的都督由谁来当合适呢?
起义筹备时商定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的蒋翊武,在10月9日指挥部被端之时爬上屋顶,从邻屋屋顶跳下后被捕,后来居然让他在押送途中借机翻出巡警署花园围墙逃走,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参谋长孙武,制炸弹时被刘同抽烟引起大火,孙武烧伤,现在正在汉口,脸上包着一脸的纱布;
起义前已定为都督人选的刘公,现在他也在汉口,和武昌大江相隔;
深孚众望的领袖黄兴、居正、谭人凤、宋教仁等人也都不在武昌。
那么,熊秉坤、吴兆麟自己呢?他们是带头发动起义的,又奋战一夜,劳苦功高,可不可以当都督?
带头发难的这几位基层军官认为:他们里职衔最高的是连长吴兆麟,熊秉坤只是个班长,都人微言轻,分量不够,压不住阵脚,号召不了群众。如果大家都知道搞造反的是几个小兵蛋子,都不会景仰和跟从,别说扩大战果,连起义军都有散伙、内斗的危险;而如果知道这场起义是个大人物带头,立即就能凝聚人心。
应该说他们的考虑是入情入理、非常切实的。一个风险这么大的行动,没有一个分量重的主持人,很难把人聚拢、调度指挥。当初孙武筹备起义之时,因为他的名字跟\"孙文\"正好相对,人们传说他是孙文的弟弟。孙武将错就错,默认下来,一时\"孙文派他弟弟孙武来领导我们起义啦\"的说法流传军中,革命士兵们都很兴奋,军心大振。
那现在推谁出来当头领合适呢?起义士兵想到了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要求他出来做一把手。
汤化龙心中盘算,这场起义暂时胜利,清兵随后就会扑来。如果最终成功那就是开国元勋,但如果失败那可就是必死无疑、牵连九族的头号反贼;开国元勋固然吸引人,但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于是他委婉地拒绝了。
这个时候,咨议局议员刘赓藻提出了一个人,认为他十分合适当这个都督。
这个人就是黎元洪。
黎元洪是清朝驻武汉四大军事单位之一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旅长),在全国只算中级军官,在武汉却就是巨头。他有长厚的口碑,不爱说话,也不多事,对士兵知道爱护,在武汉军界素有威望;另外,他还有两大优势:一是他是湖北黄陂人,当湖北军政府都督对湖北人有亲和力;二是他平时对军中革命党人的活动睁一眼闭一眼,革命派对他也不抵触。
几番\"考察\",处处合适,这个黎元洪简直就是为给大家当头领而存在武昌的!
于是,大家分头去找起义后不见踪影的当时的黎协统、明天的黎都督。
被起义士兵逼成都督、后来成为民国副总统的黎元洪武昌起义时在干什么呢?
武昌起义枪响后,黎元洪坐镇他的第二十一混成旅司令部,并不带兵围剿起义士兵,但严防自己手下士兵参与起义。一个前来联络的起义士兵被抓住,押到黎元洪面前;黎元洪亲自动手,将这个叫周荣发的士兵杀害在会议厅众人当面。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士兵本跃跃欲试就想哗变,黎元洪血淋淋这么一刀,立即震慑住了众人。
是支持起义还是反对起义?在那紧急时刻,是清朝军官黎元洪必须表的态,他再不愿多事、再爱护士兵,只要清朝没倒台,他就得这么干,否则,上峰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黎元洪聆听着营外的起义枪炮声,他部署士兵站到营墙上严阵以待,下的第一个命令是:\"如有人来攻,就开枪打!\"
过一会,营外枪炮声更大,他下了第二个命令:\"如有人来攻,不可还枪,只可用好话把他们劝走。\"
枪炮声越来越大,很显然起义没被扑下去,已经要成气候了。黎元洪下了第三个命令:\"如有人来攻,你们便退守营房。\"
说完,他退出司令部,换上便装,跑到参谋刘文吉家里躲着去了。
黎元洪知道武昌完了。
武昌完了,可他老黎却发大了。第二天,刘文吉家被起义士兵包围,黎元洪被搜出。老黎被士兵围在中心,以为是要杀他,汗流浃背地说:\"我平时对你们不差,今天你们何苦来为难我!\"士兵们告诉他,是来请他去\"主持大计\"的。
黎元洪呆了半晌,好不容易脑子才转过来,原来是逼他出头当造反一把手啊!就赶紧说:\"此举事体重大,务要慎重。我不是革命党,我没有做都督的资格,够资格的是孙文,你们何不接他来担任都督?\"
士兵反复相劝,黎元洪只是把个脑袋摇得象拨浪鼓。一则他怕担这天大的谋反责任,二则他也是清朝\"培养\"起来的,做为清朝中级军官,忠君思想总是有的。谋反是大逆不道,要转眼间把接受了一辈子的封建道德颠覆,他也的确做不到。
黎元洪绝不松口,就是不当这个都督,起义士兵不再多说,将他\"拥\"到楚望台。吴兆麟带着部队向他敬礼,他反劝诫起吴兆麟:\"你们为什么这样胡闹,革命是要诛戮全家的,你学问很好,资格也深,万不该闹革命!\"
士兵们都傻了眼:不是说我们这次起义就是他黎元洪领导的吗?吴兆麟忙向大家解释说:\"黎都督很爱护我们,刚才的话其实是关照我们,让我和都督谈谈。\"
革命军把他软禁在军政府(在原湖北省咨议局)。直到10月13日,黎元洪仍不肯就职。软禁中他一言不发,也不吃喝。革命士兵渐渐都没了耐心,说这个黎都督像在做新娘;更有人火大,说这次起义清朝大点的官全他妈跑个精光,没过痛杀狗官的瘾,这个姓黎的再不识抬举,就做掉他!
革命军要出安民告示,找黎元洪签字。黎元洪面如土色,双手颤抖,连说:\"莫害我,莫害我!\"李翊东不管他,径自提笔,替他签下一个\"黎\"字。
随着汉口、汉阳先后光复,武汉三镇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估计革命形势不错,又怕坚辞不就的话革命党人真杀他,黎元洪的心开始松动了,他主动跟看护着他的士兵攀谈起来。陪着他的甘绩熙说:\"让你当都督是抬举你。革命成功了,你可做华盛顿;革命不成功,你可做拿破仑,你很讨便宜呢!你再不下决心,我们就以手枪对你。\"黎元洪答道:\"你年轻人说话不要太激烈,我在此近三日,有什么事对不起你们?\"
另一起义士兵陈磊颇有锋芒地说:\"都督没有对不起我们,但是你的辫子尚未剪去,你身为都督该作一个模范,先去辫子以示决心。你自到军政府茶饭不进,今有一言奉告,现在是民国了,你尽忠民国便是开国元勋,若尽忠满清,就该早点死节,二者必居其一,如今这么装模作样,实在令人不解。今天做都督的人很多,不一定非你不可,望三思之。\"
黎元洪此时便顺水推舟地说:\"你们不要如此激烈,我这条命给你们玩掉就是。你们说要剪辫子,这我倒早有此意,你们找个理发匠来,我把辫子剪去。\"
剪辫子,对任何人都是和清朝划清界限的标志。黎元洪辫子落地,等于是断了退路,革命士兵\"逼迫\"成功。
13日晚,黎元洪主持了革命党人的军事会议,发表首次讲话:\"承党人及军、学界多数同志推戴兄弟为都督。我无德无学,何能担此大任?但众意难辞,自应受命。我等身为军人,从此须抱破釜沉舟的精神,扫除一切顾虑,坚决去干!\"黎元洪的讲话让与会者由衷鼓掌。
从此,黎元洪便开始问事行权、认认真真当他的湖北军政府都督了。
一个武昌起义当晚还在手刃革命士兵的清朝军官,三天内变成民国第一位都督,然后又从这个\"高起点\"上又当选副总统,成为仅次于孙中山、黄兴等极少数人的开国巨勋,这也是民国史上一件奇事。
应当说,迫使黎元洪出任都督,是很有见识、干得十分漂亮的:对内凝聚了人心;对外让人看到,清军中一旅之长竟都是革命党,可见清朝还有几天?这对清王朝的打击比一次战役还厉害得多。
署名黎元洪的告示贴出后,全武汉轰动,观看告示的人堵塞了交通,还有白发老人在家人搀扶下来到告示前,要亲睹为快。而留在武昌的清军残部,见这起义原来竟是黎元洪领导的,赶紧逃出城去。
\"首义都督黎元洪\"的名号,的确壮大了革命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