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七节
袁世凯在民国这样一路走来,我们眼里的袁世凯的形象就是私欲膨胀,嗜权如命,心狠手辣,诡诈善变。然而,我们说他是枭雄而不是纯粹的奸雄,以一个\"坏蛋\"而把袁世凯脸谱化,那就是对历史的简单化。
袁世凯固然有满腹诡诈,但他同样有雄才大略。他是清末立宪的推动者,废除科举的主张者,鼓励实业的践行者,现代学校的兴办者;另外,他还是中国首支现代军队北洋军之父。
他善于翻云覆雨的政治争斗,又知人善任,广揽人才。他的北洋系,和国民党、共产党并列,是民国三大政治人才集团之一。
也许有人不知道,做为中国工程界骄傲的京张铁路,就是袁世凯肩负压力,毅然使用中国资金和中国工程师詹天佑筑成。
杰出的铁道专家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是那个时代稀有的工程人才,可他归国后竟被派去福州船政局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中法战争期间的马尾海战中还上阵作战!直到1888年,才专业对口,加入天津铁路总公司。遇到袁世凯后,才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之时,袁世凯已经被贬回家乡河南,在洹上村隐居。做为清廷的眼中钉,除了嫡系心腹秘密往来,一般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詹天佑却派专人,带着感谢袁世凯的信和一套京张铁路的照片,送到袁家。袁世凯感慨万千,写下回信:\"京张全路告蒇,皆赖执事总司建造,力果心精,故得克期竣事。……嘉贶全部摄影,八达岭工程既极艰巨,其余桥梁山洞靡不一律精坚。目想神游,至深倾服。\"二人惺惺相惜,溢于言表。
从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以后,他念念不忘的就是扩大权力,但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在他的治理下,中国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经济和教育上,成就斐然。
他首先建立了现代的商会,各种行业组织纷纷组建。他一扫辛亥后各地币制混乱的弊端,铸造银元统一流通,这就是著名的\"袁大头\"。
他纠正清政府的垄断专利政策,取消创办企业动辄给予若干年专营权的规定,专利只给真正的发明创新,从而促进了自由竞争;他简化开办厂矿的手续,降低和取消有关税收;他鼓励制造业和加工工业,政府出资建立保息制度,投资第一年开始,即可获得国家给予的四到六厘股息,第六年才开始按保息金的二十四分之一,分年摊还。
在他的经济政策下,中国的面粉公司、棉纱公司、煤矿公司、造酒公司、火柴公司、银行、报馆象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谈到这一段时间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固然有当时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原因,但根据中学政治课本,这只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袁世凯功不可没。
在袁世凯当政后,中国迅速建立起国民教育系统,小学为四年义务教育;毕业升入高小或实业学校;高小三年,毕业后升入中学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中学四年,毕业后升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大学本科三年或四年,预科三年。
教育制度规范起来,再加袁世凯政府的大力扶持,到1912年底,袁世凯当政不过大半年时间,中国就有学校八万七千多所,比1909年的五万九千多所增长百分之四十七点四;共有学生二百九十三万多人,比1909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九?!
这些学校里,初级学校八万六千三百一十八所,中级学校八百三十二所,高级学校一百二十二所。
在政治和行政制度建设上,袁世凯也并非完全乏善可陈。他也有意建立现代国家机关,1913年1月9日颁布《文官考试法》,规定文官高等考试,以国法学、刑法、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经济学和财政学七种为主科、必考科;商法、政治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通商约章等五种为附科,应试者自择其一。这种文官选拔方式,相当科学合理。
他还推行军民分治,一再下令军警不得干预政治。这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考察一个历史人物,如果能不仅仅盯着他在各种大事中的思想行为,而能从生活细节予以观照,会有更多的收获。至少,能让一个逝去近百年的人形象更加鲜活起来。
这个无法以几句话来定评、对民国历史产生了多重影响的复杂人物,在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和他接触的人是怎样描述他的?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他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粗脖子,圆脑袋,看来精力非常充沛。他的两只眼睛长得优雅而明亮,敏锐而灵活,经常带有机警的神情。他锐利地盯着来访的客人,但不显露敌意,而老是那样充满着强烈的兴趣,他的两只眼睛显示他多么敏捷地领悟谈话的趋向。\"
另一个接触他的外国人则说:\"他目光炯炯,敏锐的眼神显示了他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安定……他简直就是健康和精壮的化身。\"
黄炎培说:\"他记性绝好,从不忘记任何人或者事。因此,当一个地方官员受他接见,谈及地方事物和私事时,袁常以其广博的学识和记忆力使来访者大吃一惊。他的部属因此而害怕他。\"
阎锡山回忆他第一次见到袁世凯:\"他一见面就把我想要说的话全说了,然后问我还有什么要讲,使人再无可言。\"
无疑,袁世凯是一个极有本事的人,玩阴谋耍诡计上的高明并不是他才略的全部。
袁世凯一生共有一妻九妾,偏爱小脚女人,但他的生活并不糜烂;相反,他终身保持着军人的严谨和刻板。他的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里写道,袁世凯坐下来\"总是两腿叉开,两只手经常放在膝盖上……从来没有看到他架\'二郎腿\'的时候。\"
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的饮食起居十分有规律,每天早晨6时准时起床,6时半吃早点,早点总是一大海碗鸡丝汤面;11时半准时吃午饭,所吃的菜持久不变,而且每个菜摆的位置都始终如一,比如清蒸鸭子总是放在桌子中央,韭黄炒肉丝总是放在东边,红烧肉摆西边。
这样一个具备大政治家素质的人物,几番经营已手握整个国家的命运,赶上的又是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剧变的时期。如果他把握世界潮流和历史趋向,引导中国刷新千年痼疾,走上现代共和宪政之路,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就是真正的千古一人,说是\"中国的华盛顿\"都可算谦虚。
然而,袁世凯不是\"新人\"。尽管他视野开阔,他的知识结构不出封建文化范围,思想根子还在小农意识。从家庭生活也可看出:他让他的女儿们学外语、体操和地理,但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为她们包办婚姻。
尽管他才略非凡,但更多地用在了阴谋韬略和低层次的个人功利。从背叛维新派到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再到一步步加强极权、践踏民国国体,都是如此。
对袁世凯来说,人生最大的成就、最顶点的功业、最辉煌的荣耀是什么?不是当时有人和今天我们告诉他的那些,而是做皇帝!
皇帝,是一个眩目的地位符号,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深厚皇权意识,在袁世凯心里是怎么也抹不去的;尽管他亲手直接埋葬了中国最后一个皇朝,尽管他任共和中国的总统已两年。
现在他已经完成了集权,把民国总统的权限扩大到了皇帝一样,可没有登基,没有皇帝名号,没有臣民的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没有\"行为万世师、言为万世法\"的极度尊荣,他权力再大,还是感到深深的遗憾。
皇帝在他和许多中国人的心里,是如此诱人,而他袁世凯,离做名正言顺的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在中国历史最关键处的这个最关键人物,在封建意识和皇权思想的强大支配下,终究做出了最为错谬的选择,把处于历史关键时期的中国拖上了倒退之路;他袁世凯个人也走向了彻底身败名裂、永不为后世原谅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