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坐火车
吃过饭之后白浩便起身朝着店小二所说的金刀拳馆走去,的确如同他所说并不远,一打听就到。
不过很明显白浩来的不是时候,此时的金刀拳馆里里外外围着大批的看客,口里还不断的发出一些欢呼声。
“什么情况?”
白浩疑惑的朝人群中挤去,面对这个身穿西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人物那些看客也不敢多言,甚至会下意识的躲闪,所以很轻松便挤了进去。
“张联,今天当真要比武?”
说话的是一个女孩,看起来也就20多岁,身边还跟着一个四五岁冒着鼻子泡的小家伙,此时小家伙正一脸惊恐的躲在女孩的身后。
被称为张联的是一个中年汉子,身材不高但肌肉横截,尤其是那一双胳膊都可以跑马了,当真是粗壮有力。
张师傅面色自若道:“小玲啊!如今金大哥去世,金刀拳馆的人走的走离的离,青黄不接,你再守着这偌大的拳馆也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这拳馆地契交出来吧,我张联承诺,只要侄女你把地契给我,以后小天就是我亲生儿子,我供他读书习字,成家立业,你看如何?”..
那金小玲恶狠狠的朝着张联啐了一口,怒骂道:“我爹当年真是瞎了眼睛才认识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刚过头七就来抢我金家安身立命的东西,你就不怕天上打个雷劈死你。”
张联被人如此咒骂也是怒气爆棚,冷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按拳馆的规矩来,上擂台吧!”
白浩拍了拍旁边人的肩膀小声的问道:“这位兄台,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你不是我们本地人吧?”
“小弟从广东而来,这不今天刚到,之前听说金刀拳馆的馆主刀拳双绝因此特来看看,去不了看到眼前这一幕,金馆主呢?”
“死了。”那人叹息一声道。
“死了?”
“对,七天前跟人比武被人打死了。”
“那这……”
“哦!说话的那个叫张联,是金馆主的拜把兄弟,呸,什么拜把兄弟,金馆主刚死就来抢人家孤儿寡母,真不是个东西。”
“官府不管?”白浩好奇道。
“管?怎么管?这张联很会做人,先是用钱贿赂警察局,又对外宣称这金刀拳馆是当年他和金师傅一起创建建立的,当年的事谁知道,而且现在金师傅死了,是黑是白不都是他一张嘴的事儿吗。”
“那他们这是做何?”
“比武,拳馆有拳馆的规矩,按道理说不通那就让拳头来说,谁赢了谁的道理就对。”
白浩摸了摸下巴,对于这种事情也并未多说什么,电视剧里演的多了,各种狗血的事情都有,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争家产而已。
说话间擂台比武早已开始,打斗的是两个年轻人,使的都是拳法,看套路也像是一家。
金馆主教拳这么多年还是有一些忠厚之人,对于张联自然是看不惯,前来相助。
“兄台,我听说金师傅刀拳双绝,威震整个苏沪,那与他比武的是何人竟能够将金师傅打死了?”白浩问道。
“不知道,只知道是一个瘸子,听说还是个通缉犯,打死金师傅之后就逃跑了。”
“瘸子?”白浩眼前一亮:“可有详细信息?”
那人看了白浩一眼,眼神中满是古怪之色。
“好奇好奇。”
“想知道去警察局问问,我也只是听说。”
“多谢。”
白浩拱手道谢,随后转身离开。
至于这拳馆比斗之事白浩才懒得理会,世间不平之事多了去了难道还能一一去管?自己又不是武林中人,更与这金刀拳馆没有任何关系,也没资格去管。
警察局位于城北,人员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就是门口的行人不是很多大多都是绕路行走,中国的百姓对于官员总是敬而远之,是的话连接触都不愿意接触。
“干嘛的?”门口的巡警询问道。
说话还算客气,主要是白浩身上这身皮有用,西装在这个时代不是普通百姓穿得起的。
白浩拱手道:“鄙人白浩,广东来的商人,想来警察局打听点事。”
“进去吧!”
“嗯。”
白浩进去之后直奔柜台半个小时后走了出来,眼神中满是喜色。
“果然是封于修,这家伙还真是大胆,被通缉了还敢去找人比武,这下好了全国都在通缉他。”白浩吐槽道。
当时一听与金师傅比武的人是个瘸子白浩就感觉像封于修,这家伙还真是个武痴,都这个时候了还敢去找人比武打架。
回到酒店休息一夜,第二天直接赶往火车站,根据警察局得来的信息封于修逃跑的位置位于华北方向。
苏州不同于佛山,交通发达,不用再坐驴车,那几日的辛苦赶路让白浩心有余悸,这个时代的火车再慢也比驴车强。
掏钱、买票、上车。
目的地……山东。
咣当、咣当、咣当。
民国时期的火车坐着一点都不舒服,慢就不说了,噪音还大,不过凡事都怕对比,至少比驴车强,勉强可以接受。
车上人员极多,加上各种行李可谓是如同上西天过八十一难,气味儿就更不用提了,索性也就只有两天车程,忍一忍就过去了。
“香烟、汽水、盒饭。”
火车上有人沿途叫卖,白浩上车之前已经吃过东西了也就没有理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目养神,没有手机玩的火车是真无聊,唯一能做的就是睡觉,当然窗外的风景也相对不错,只是看时间长了也就那样。
白浩其实是想买卧铺的,只是去晚了卖光了,多加钱也没有,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坐票。
发车没多久就有人前来检票,查看了白浩的车票之后就离开了。
白浩身边坐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双鬓发白,皮肤黝黑,脚下还有头顶都是几个大包裹,看到白浩在看他之后也羞涩的回了一个笑容。
对面坐的是两个女孩看上去十七八岁,身上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青色的改良旗袍。
女士学生装主要分两种:一类是中西混合式的裙衫即“文明新装”,即现在也能看到的“短袄长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