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下限就是没有下限
“在战争状态之中,男子负责战斗,女子负责耕种。儿童统一进入幼儿学院,由老人负责教导。”
“这一套体系,听上去没问题,但是实际操作中问题很大。比如,女子负责耕种,可是女子体力不如男子,一旦时间长了,大面积减产是必然的。”
一眼望去绿油油的,根本看不到尽头,这处大型农场,少说也有十万亩地往上了。看着眼前的场景,姜华就直接蹲在地上,拿起一碰泥土捏了捏。
“在过去的时候,我们也曾尝试,每家每户都分田。尤其是那些县兵,但凡加入县兵,直接给一百亩地。但后来就发现,这样还是不行。”
“偶尔发生的权贵欺压县兵、剥夺县兵收入的事儿就不说了,县兵外出征战,家里就少了个壮劳力,影响种地收入。”
“如果此次外出征战胜利了,获得了足够多的战利品,县兵本人又获得了足够的赏赐,那此次出征倒也划算。”
“但很多时候,县兵组队巡逻领地,一巡逻就是三个月,太平无事也很正常。这种时候,没有那么多赏赐可以发放。等到县兵回到家里,农时已经过了。”
“后来,就不再直接赏赐县兵土地,而是赏赐土地之上的收益。县兵的土地,我们专门雇人种植,秋收之时直接给铜钱或粮食。”
“而且,由县令或少君亲自发放!”
县丞雨这么一说,姜华就想起来了,自己确实曾经亲自给底下的县兵发过钱。那么多的铜钱,都装成了一个个盒子,搬来搬去的也不算轻。
而且,自己亲自发放,就可以杜绝其他人吃空饷,或者军饷刚从县令府库拨出去,就被漂没两成的事儿。
“种田素来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且收获不算太大的事,普通人不借助耕牛,能耕种十亩地就算是壮劳力了。即使有了耕牛,一户人家想要耕种一百亩地,也非常的困难,必须抢时间,收割的时候,还得雇佣几个人手帮忙。否则一不小心,农时就过去了。”
“所以,为了节省人手,也为了提高耕作效率,我们引入了很多大型农具,比如八牛犁,号称八头牛一起拉着耕种,很轻松就能耕种上百亩地。”
姜华揉了揉双手,上面的泥巴很多都掉落下去,站了起来。看了看远方,确实看到了一个大型犁具,但是拉着这头八牛犁的不是想象中的八头牛,而是一个壮汉。
这个壮汉上半身什么衣服都没穿,下身也是短打,双脚踩在土地之中,沾满了泥巴,一只手拉着八牛犁,前进的速度一点都不慢。
看着一眼正在拉犁的壮汉,县丞雨微微一笑:“他是位术士,还是一位领悟了三种五行真意的术士,肉身早已进化了好几次,一个人顶几头牛没有任何问题。”
“领地之中这么做的术士还不少,术士们领悟五行真意,不就是需要观摩天地自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也是一种领悟五行真意的方法。”
“很多术士,都是拉着犁耕地的时候,领悟了土行或者火行真意。有的术士是拿着镰刀收割稻子、小麦、油菜的时候,领悟了木行真意或者金行真意。”
“李圣曾经说过,道法自然。而咱们盐城的道人,大都比较接地气。他们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觉得成了道人就是人上人,就可以不做人。”
姜华笑着点了点头:“自然是什么?可不就是这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吗?”
而更让姜华欣喜的是眼前这种极其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在其他贵族的领地,是很难看到的。
“这一次战争的时间不会短暂,我们要做好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准备。”
不说别的,就说巢国都城之前被隔壁的吴国围攻之时,直接围攻了足足三十年。
巢国都城本身连接着巢河,可以借助大河之力。谁知
要不是后来越国偷袭吴国后方,巢国的都城说不定真就陷落了。
“这一战比拼的是各自的底蕴,也包含了彼此的定力。”
“比如,接下来我们将会要求百姓们收缩活动范围,尽可能的在村落之中,在人员多的地方活动。”
为什么呢?
想不通,姜华就开始回忆脑海中看到的那些史书。
史书这种东西,在巢国是非常珍贵的知识。只有真正的大贵族领地之内才会存放,国都当然有,但是不开放。
盐城自成立以来,就不断收集历史书,姜华回忆了片刻,就有了答案:“是因为他们会直接派修士过来屠杀散落的百姓?”
县丞雨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三千年前,刘氏开拓了三郡之地,一切都欣欣向荣,当时刘氏的家主,也即将彻底驯服体内血脉,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二代卿族,可值此关键时刻,却忽然跑出来一头凶兽。”
“这头凶兽的血脉和国君的血脉是很相似的,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当时国君一脉的某位永远没法突破的老前辈,自我牺牲,强行吞服灵药,提升血脉,最终被血脉中的欲望彻底控制,化为凶兽!”
“其实,国君一脉不是
如果那个时候,巢国继续牺牲一位二代实力的底蕴,让这位底蕴大幅度提升血脉纯度,最终彻底失控,吴国怎么办?
谁知道巢国这样的底蕴还有多少?
万一还有十个八个呢,虽然理论上讲这不可能,能有一个都出乎意料了,但不敢赌也不能赌!
“所以,当他们无法正面攻破大石关的时候,释放凶兽,或者干脆过来屠村,或者使用法术,在丰收之前,大规模破坏我们的农田,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下限,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做好一切准备!”
看着远方的太阳,姜华用力的捏了捏手里的泥土:“哪怕盐城彻底打烂了,也要抵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