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准备就绪
“不是,清,清远啊,这玩意儿真有你说的那么吓人?
咱们往年也就是冲下来点泥巴石块树根子啥的,也就山脚下那一小片地方会有,
也没见哪家老牛被卷走的啊..”
徐里正说话声越来越小。
因为他知道沈清远不是个说话不靠谱的人,即使刚才说的那些有夸张的成分也指定是差不出去太多。
真要是让沈清远说的这雨下成了灾,那他们将要面对的实际情况指定是比他想象的要严重许多。
想通这些,徐里正把一直拿在手上的烟袋锅子往腰侧一别,咬着后槽牙开口:
“清远,若是真如你所言,咱屯子面临这样严峻的危险,那你说咱应该咋整?”
“叔,不如咱们先去山上看看,路上边走边说。”
沈清远和徐里正相携出发往猪头山上去。
沈清远让徐里正带着他花了大半日的时间,将猪头山上树木稀疏可能会发生泥石流的地方挨个排查了一遍。
两人一个是成天在县城出入都有马车坐的人,一个是年纪不小的小老头子,在山里爬上爬下得转悠了大半个猪头山都累的快迈不动步了。
“叔,山上的情况要比我想的好一些。
这两日咱们先让村里人停一停田里的活,
挑一些荆棘丛比较密的地儿,移栽一些到树木稀疏那几个地方。”
现在栽树是来不及的,树木刨出来再栽下去没个十天半个月树根扎不牢。
所以眼下还是栽些小的荆棘丛过去更保险一些,就算是没长牢靠被水冲出来了,荆棘丛的杀伤力也远比大树要小很多。
“另外还需要挖几条深沟出来,从山顶一直到山脚下的。
存水的坑就挖在我家地里吧,赶明儿我就让我俩哥哥先把山脚下那片地的庄稼收回来。”
若是时间来得及,这沟直接通到大河里是最好的,只不过山脚这边离大河有点远,沈清远决定还是直接在山脚下挖个池子蓄水。
“这哪行,这不是祸害你家好好的地么。
这事咱们在商量商量,咋说这也算是村里的事,总不能让你一家承担。”
沈清远摆摆手,坚持道:
“叔,这点小事咱就别争来争去的了。
明日让大家上山挖沟也别说是防范泥石流了,估计大家也不会信的。
您就直接说是帮我家干活,我出工钱,一日20个铜板,不管饭。”
还不等沈清远说完,徐里正就红着脸喊出声来:
“这不成!这成啥事了,咱就该咋说咋说,我看谁敢不听话!”
徐里正自然是明白沈清远为何这么说。
早在决定明日要开始让人上山去通沟时他就想到这茬了。
村里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要是听见让他们停了地里的活去山上挖沟,肯定没一个愿意动弹的。
不过这事可由不得他们!就算不想去也得去!
他这个当里正的这回就硬气一把,谁家若是不出人,那就别在靠山屯待了!
本来他还没这么大决心,今日跟着沈家大侄子上山转悠一圈才发现,这猪头山上没长树的地方还不少!
那暴露在外面的山石,沈清远只踢了一脚就有一大块石头从石壁上直接掉下来。
还有那些已经掉落在地上的松散石块...
这要是真有大雨连续冲刷,这些石头都被冲到山下来,砸死砸伤人畜也不是不可能。
见徐里正的反应,知道他是真把这事放心上了,沈清远微微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叔,这事您就别跟我争了,咱都是为了村里好。
就算您下了死命令,让大家必须上山通沟,可这心甘情愿的干活和被逼着干活,两种心态下效率肯定不一样。
大家伙儿若是卖力气,这点活儿一两天就能干完,只要能早点办利索,这银子我出的心甘情愿。
再说这池子挖在我们家地里,以后可就归我老沈家了,我花些银子不也是应当应分的。”
在沈清远言辞恳切的劝解下,徐里正终于松口答应以帮沈家挖池子的理由让大伙儿上山干活。
有了银子在前面吊着,村里人对上山干活的事确实接受度很高。
不少人都觉得眼下地里只是些除草抓虫子的活儿,留给家里的女人孩子干就行,自己出去做两天工赚些铜板回来可是件大好事。
消息一经公布,很快就受到村民的热情响应。
徐里正铁青着个脸,站在自家院子门口给过来报名的人登记。
徐里正:这要真是有啥山洪泥石流的,靠山屯可就欠下沈家大人情喽!
沈清远把上山挖沟移栽的事交给徐里正和沈清松照看,又去找了沈乐平和沈大壮几个,定制了许多木头栅栏。
“样子不用多复杂,结实就好,
能做多少做多少,做好了就送去我家交给我二哥,他知道要怎么放。”
“好咧,沈三哥,知道了。
这活儿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
沈大壮笑呵呵的答应着。
虽然不知道沈家的老秀才公要这些木栅栏作何用的,可老沈秀才公可从来不会做没用的事。
沈清远现在在这些梨树村一起过来的那群老伙计嘴里已经变成了“老沈秀才”。
“沈秀才”的名号,现在已经是他儿子沈正禄了。
即使安排了挖沟排水,沈清远还是觉得不大安全,又找梨树村出来的这几个老乡赶制出一批木栅栏来。
他还准备去县里多买些麻袋回来,到时候填上土做成息壤袋堵在木栅栏后面。
起码把靠近村子这头的山边围起来,省的他出趟门回来,在发现自己老巢被泥石流给毁了。
当初山脚下的那片荒地经过村民们几年的辛勤耕作,早已变为良田。
沈清远贡献出自家的三十亩土地挖了个大池子。
好在沈家如今并不靠这三十亩地的收入过活,沈清远那还有两百亩的赏田。
那片田原属官田,所以地理位置极好,眼下被沈清远种满了水稻和土豆。
把能想到的都布置下去,在安排好每一项任务负责验收把关的人,沈清远把付给村里人的工钱留给沈老二便起身返程回河口县。
他得尽快找妻女儿子汇合了,因为他们不日就要启程去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