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红火

“给,您拿好了,这豆腐若是吃的好了,往后再来,我们姐妹俩往后时常在这儿卖豆腐。”

“你这小姑娘,到是做生意活络,话说的也中听舒坦。”那大婶笑了起来:“反正这豆腐我吃着是不赖,等我拿回去给当家的也尝一尝,若是他也觉得好吃,我经常来买。”

“成,大婶慢走。”

庄清宁收好了那一文钱,接着招揽人叫卖自己的豆腐。

这生意向来都是如此,越是无人问津,便越是冷清,越是有人买,也就越有人买。

眼下这豆腐摊儿开了张,加上这免费试吃的诱惑,这来尝豆腐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而来尝的人,十之八九都能买上一些来,或一文钱的小块,或两文钱的大块,也有几个不买的,显然只是贪小便宜想白吃两块豆腐,还有那显然是觉得好吃却又不舍得花钱的。

庄清宁对此,却是毫不在意,依旧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

这般柔和的微笑,让人瞧着舒服,这买过豆腐的,没买豆腐的,对庄清宁这印象和好感顿时又增添了几分。

竹篓中的豆腐一块一块的卖了出去,很快见了底儿,唯有剩下的那最后一块了。

庄清宁索性也不卖了,收拾了竹篓和笼布,准备收摊儿。

而剩下的那块豆腐,则是用那豆腐刀从中间,平均成了三份。一份留着自己做菜来,另外的,一块给了旁边卖驴打滚的那位柳大娘,一块则是给了旁边的那个卖豌豆黄的葛和通。

“这如何使得?”柳氏和葛和通一愣之后,皆是摆手不要。

“今儿个多亏了大娘和老伯你们俩照顾,才让我这豆腐卖的这么好,方才也帮我卖了不少的豆腐,我这一块豆腐也不值什么钱,晌午了,你们都带回去给家里头人尝尝。”

“你们若是不收,那便是瞧不上我这豆腐不值钱了,我再说句实话,我和妹妹两个人在这儿卖豆腐,也没个什么靠头,对这镇上也不熟悉,往后还得麻烦二老多照顾照顾我们俩,凡事给我们指指路呢。”

庄清宁话都说到这份上,若是不收,那便是要跟她疏远了。

索性都是在镇上摆摊卖东西的,往后也饶不得见面,这来来往往的事儿也多了,不差这一点半点的。

柳氏和葛和通便也就将那豆腐收了下来,但也各自给了些回礼。

柳氏给了一块驴打滚,葛和通给了一小块的豌豆黄。

“这也快晌午了,你们估摸着也饿得狠了,这东西当不得饭吃,却也好歹能垫吧垫吧,先吃上两口。”柳氏笑道。

“多谢大娘,老伯。”庄清宁和庄清穗道了谢,收拾了竹篓,和柳氏、葛和通两个人告了别。

【叮,恭喜宿主完成豆腐销售任务的第一步,卖掉第一筐豆腐,宿主获得奖励物品,随机福袋一个,销售经验值1个,累计获得销售经验值10个,可兑换豆腐制作食谱,麻婆豆腐配方一个。】

卖完豆腐也可以获得奖励,可以可以。

只是这随机福袋……

庄清宁在脑海中,直接点了确认打开。

【恭喜宿主获得物品,春风得意碎片2】

碎片,这是什么东西?

【福袋随机掉落,用于置换高级物品,依宿主的等级,高级物品区还未开放,要等以后才可以查看可兑换的物品。】

好吧,原来是暂时没用的东西,先存起来就好了。

到是这麻婆豆腐配方,这可是个好东西呢……

庄清宁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姐姐,真没想到咱这豆腐卖的这么好。”路上,庄清穗兴奋的蹦蹦跳跳:“还是姐姐想的这个试吃的法子好,起初我还想着,让人免费吃,豆腐都让人吃光了,咱们岂不是赔死了么?”

“没想到这豆腐也就白送出去了一块,剩下的豆腐全都卖光了呢。”

“是,这就是法子,咱们这豆腐没什么名声,旁人又认常记老字号,你再如何说自己做的豆腐好吃,旁人也不信,也不敢冒险买一块回去尝。”

“只有这让人觉得不吃亏,他们才肯尝一尝,尝了之后觉得咱们家的豆腐好吃,才会买,这明面上看着是亏了,却是让咱更快卖了豆腐出去,也免得豆腐卖不出去了赔本。”

“等往后别人吃过了,知道咱们这豆腐好吃了,到时候就算咱们不再做这免费试吃的事儿,旁人也认咱这豆腐,这所谓老字号,就是这么慢慢来了。”

庄清宁解释道。

“嗯,是这么回事,看着赔了点,其实赚的更多。”庄清穗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

“对,就是这个道理。”庄清宁揉了一把庄清穗的小脑袋。

自立了女户这几天,虽说吃的饭油水也不大,可好在能吃饱,庄清穗这脸色都比以前好了许多,原本因为营养不良,有些干枯泛黄的头发,也似有了那么一点的光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呢。

庄清宁忍不住扬了扬唇角。

“包子,肉包子,热腾腾的肉包子,馅足汁多,保准好吃……”

一旁的叫卖声,混着那幽幽的包子香味,往耳朵里钻,往鼻孔里钻。

庄清宁的肚子,适时的打起了鼓。

“清穗饿了吧,姐姐给你买肉包子吃。”庄清宁拉着庄清穗到一旁去买肉包子。

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大葱猪肉馅的,一文钱两个,庄清宁便花了两文钱,买了四个来,一人两个。

---

有关粮价:各朝各代不同,以唐朝为例,李世民期间,因为年份不同,米的价格为2-15个铜钱一斗,一斗米为125斤,当时粮食价格十分便宜,但在宋朝战乱时期,一石米是592斤,却要一千个铜钱,粮食价钱要高很多。

作者设定的是一个繁荣太平盛世时期,且为方便计算,就按照大约1文=现代3元钱来设定物价的,所以大家不要计较物价是否合理,各朝各代物价真的相差超级超级大……

另,勿计较十二岁和八岁的孩童怎么背的动四十斤豆腐,我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做农活,十来岁就能搬动大半麻袋的麦子(大约五十斤)从家里搬到外头晾晒,背二三十斤的麦子从地里回家更是常态,经常做农活的孩子力气都很大,勿以现在孩童力气来衡量。

许多人对这两点时常误解,作者说明一下,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