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发展东州
第214章发展东州
随着东州府得一系列措施下去。原本都无法度日的东州府百姓,终于都开始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家里有壮劳力的,就去修码头,挖河道。
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可以找衙门借银子度过荒年。过两年地里恢复了生机,日子自然也好起来了。
走在田间地头,破落乡村,那悲苦的模样也越来越少见了。
哪怕这样,谢来也没闲着,那边既然要建商市,谢来就在各地勘测地形,看哪里适合养殖。
他准备鼓励乡下的农民养殖家畜。
农民当然是拿不出银子来的,所以谢来是准备以官府的名义开办农场。一来给乡下的农民提供一份工作,也让他们学技术,另外一方面也是把当地的经济盘活。
谢来发现了,江东这地方竟然没有一个产业支柱,全靠种地吃饭。
哪怕云州之前被商会把控经济,人家那也是有经济命脉啊,比如瓷器和茶叶,那是可以不断的往外输出,为当地带来经济的。所以云州在稍微整顿之后,百姓们日子就富足了。
江东则不一样,近水是进水,但是同时也容易发洪水。当地又没有什么特色产物外销。
谢来发现,这边这边水多,可以养殖渔业,但是这会儿渔业发展好也没用,因为运输就限制了发展了。发洪水照样完蛋。
所以谢来就盯着了他们附近的山。
这地方山多,青山绿水。
而且这山还不是那种险阻的高山,有些平缓,长长的山脉贯穿整个东州,甚至还连接了江州。
这样的地方用来养殖太合适了。
养多了肯定是养不起的,但是控制数量,也是可以缓解压力。一旦养殖成功,对农民来说就是另外一条路。
要知道,牛肉不能吃,猪肉发酸,羊肉在这会儿可是贵肉。
谢来想先试试看,然后再慢慢推广。
不说解决所有农民的生存问题,只要能给府衙增收,那么以后府衙也有更多的银钱来办实业。
孙大庆答应帮忙弄一些公羊母羊来配种,这个路上是要花费不少的,但是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兄弟,再难也要办。
“谢兄,我这可真是为了你,操碎了心。日后商市可要为我留个好位置。”孙大庆卖惨道。
杏花在边上道,“有银子赚的事儿,要是换了我就跑快点儿了。还要像你这样拖拖拉拉。要不还是我去一趟边城,我大哥在那边有认识的商队。没准有路子。”
“我立马就去!”孙大庆赶紧让人套车,“入冬之前我保准回来!”
谢来笑着摇头。
孙大庆走了,这商市的事儿自然是杏花和宋家人一起办。
在这里,谢来给予了杏花极大的行动力。
她倒是也没让谢来失望,在外地商户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得极好。
说动了许多外地商户在本地投资商铺。
如此一来,谢来这边又开始进账了。
当然,谢来而已没闲着,整日里和农官一起研究如何肥田。
他在书上找了一些法子,但是很多都是受到科技水平的影响。只有一些老方子。
且还要看这边土质是否合适。
因此还要花一些日子在实验田分批实验,才能找到最适合东州府土地增肥的法子。
治水官李文进也没让谢来失望,在秋日来临之际,彻底的将洪水全都赶走。
东州府低洼的地方,愣是挖出了一条河沟来,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一个泄洪口子。
平时没洪水的时候,这河沟里的水还能用来灌溉两岸。
谢来亲自沿岸走了一趟。
骑在马上,看着水往一方流去,心中说不出的畅快。
李文进道,“大人,这大坝还是要修啊。否则这蓄水也蓄不了多久。这河沟平日里就干涸了。实在太可惜了。”
谢来叹气,“如今却是银钱不够,只能慢慢来了,我知道你的理想。那也是我未来对东州的规划。迟早会有那么一天的。你也不能闲着,早日做好大坝的规划,等有银子,我们就立马开工。”
听到这话,原本失落的李文进顿时又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必不让大人失望!”
洪水走的干干净净,有了这河沟,日后也多了泄洪点,以后再闹洪水,也不会和上次那样闹的那么凶了。谢来也不用担心秋汛了。
如今河道里的水还能帮助两岸的百姓种植庄稼。这又是一项大措施。
河沟上的百姓见事儿都忙完了,纷纷拿着银子,依依不舍的回家。
这还是头一次,大伙儿在外面干活不舍得回家的。
往年这种给官府做事的活,哪里有银子挣啊。都是自带干粮干活。
所以出来没几天大家就想回去。
哪里像这次这样,拿了这么久的工钱,还包两顿饭。平日里大病小病的,还有药喝。
大伙儿盼着还能给谢来干活。
谢来看着大伙儿都不想回家的样子,笑道,“都回去吧,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放心吧,本官在一日,你们这日子就能过下去。先回家好好把家里照顾好。等来年还要招你们干活的。到时候可不许偷懒耍滑。”
众人激动的要和谢来磕头。
为有这样的父母官而兴奋激动。
往日里那些大人,哪里会和他们这些身份卑微的平头百姓好好说话,还给他们承诺。
只有谢大人,从来不会欺骗他们,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以前常说父母官,只觉得是个称呼罢了。
如今方才感受到何为父母官。
真正的爱民如子的好官,才是父母官。
如今谢来在东州府的声望是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百姓们心中就只有这位谢大人。可不知道当地县令是谁的,但一定知道,府城的青天大老爷谢大人。
这也让谢来在当地施政更加顺利。
比如谢来在试验田里找到的肥田之策,若是别人来,只怕要被当地老农喷的抬不起头来。
甚至大家还会阳奉阴违。
但是负责推广的农官说是谢大人吩咐的,百姓们哪怕不敢相信,也愿意试试。
“大人总会害我们的……”
“反正咱们地里种不出来什么东西,试试又有什么坏处呢?”
有地主心里恨谢来破坏了他们之前收购土地的计划,趁着和这个机会就开始抹黑他,“大人到底年轻了,把田地里的事情不当回事。这不是要了我们这些农人的命吗?若是这田地没肥,反而更伤了土地,日后找谁?”
有田地的农人可不怕这种地主,立马就喷了,“吴老爷,你家里不想学就算了。可不要如此说大人。大人虽然年轻,但是也不是你能说的。”
有年老的农妇直接吐口水,“谁若是说大人一句不好,别怪我老婆子说话难听。大人是父母官,哪有子民说父母坏话的,你也不怕烂了舌头。”
吴地主气的发抖。
却也不敢多说了。挥着袖子就走了。只心里更是生气了。若不是那位知府老爷多管闲事,这群人的土地早就归他了。这些人也成了他家的佃户,哪里敢如此无礼。
农官推广之后,谢来也派人去各地考察情况。
回来之后,这些人就和谢来汇报了肥田之策的情况,“愿意学的大都是贫苦百姓,这些人都念着大人的好。倒是那些有田产多的,怕伤了田地,不敢轻信。”
谢来道,“哪里是不敢轻信,只不过是想和本官唱反调罢了。倒是那些贫苦大众,最是淳朴。既然如此,也不用管其他人了,只帮那些愿意学的。本官也不是非得每个人都这么做。”
肥田之策在整个东州府慢慢的推广开来。天气越来越冷,正是适合干这事儿的时候。
谢来准备着明年春天,鼓励大家先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农作物了。好歹是能多收一些粮食。
“还是经济支柱过于单一,所以抗灾害的能力差。”谢来想到这里,就有些发愁。
正瞅着,就听着有人由远及近的喊着,“兄弟,我回来了!哈哈哈哈,这一趟可收获不少啊。”
旁边伺候的柱子立马兴奋道,“少爷,是孙公子回来了。”
孙大庆兴奋的走了进来,一进屋就开始喝水,“我真是马不停蹄的就往这边赶路啊。”
谢来道,“成果呢?”
“哈哈哈,你待会儿就可以看到了。这次我挑选的可都是强壮的好牲口,这一路为了让它们活着来这边,我可费了不少功夫……”
“得了,不管花多少,先欠着。我现在口袋都干干净净的,一个子儿都拿不出来了。”
谢来无奈的摆手。
他大概是最穷的官了。
要不是家里补贴,他大概平日里肉都吃不上。毫不客气的说,他现在就是啃老族。
孙大庆拍拍他的胳膊,“咱们两人何必如此见外,说什么欠着不欠着的,我不是那样见钱眼开的人。走走走,去看看我这次带来的东西。”
谢来跟着孙大庆到了一处庄子,这些羊是刚刚圈起来的。正在大口的吃着草料。
瘦了一圈,但是从骨架来看,都是强壮的。
细细数下来,几百只。
谢来惊叹,“这么多啊。”
“原本更多,但是实在弄不过来了。你不知道,我找了一个部落,和人家谈了谈,那边知道我要一口气买这么多,而且还是用他们需要的茶叶瓷器换,立马就换了。他们到时候拿去集市上换,还能赚一笔。”
谢来道,“蛮人的部落?”
“不是,是白族人,和蛮人有点像,也是草原上的部落。只是比较弱小。平日里受蛮族的压榨。整个部落迁移,就是为了躲避蛮族。”
谢来所有所思的点头,然后赞赏的看着孙大庆,“看来你还真找了许多路子啊。”
孙大庆骄傲道,“我也觉得我颇有些能耐。很有做生意的天赋。”
谢来都不想提当年这家伙干的蠢事,乱出主意,差点害了整个云州府的百姓。
不过人都会成长,看来,孙兄也确实成长了。
这些羊自然不会立马分下去,而是要配种。等生了小羊,培育一阵子,才会分各县去。
为了养这批羊,谢来也在整个东州征集有养殖方面经验的农人。
这种事儿,有经验的总比没有经验的要好上手。
孙大庆倒是有带人来,但是人手不够。还是需要自己培养人。
谢来这征召文书一出,很快就有许多人来报名了,纷纷要替青田大老爷养羊。
谢来仔细挑选,还是选了一些相对年轻的。
因为谢来准备给他们扫盲。
日后这些人培养一番,就是技术工种啊,必须认识几个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