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薛仁贵演练火器战阵
当然,莫正平、莫清明一生廉洁,殚精竭虑、一心一意为李世民、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出力,决不收受贿赂、行私舞弊,为卑鄙无耻、蝇营狗苟之人开方便之门。
当然,如果有真才实学、品行高洁之人,他们就会积极为李世民推荐,既然李世民这么信任他们,他们自然要竭尽全力为李世民出力。
此时工部尚书段纶并不在宫中,李世民命李世武立刻召段纶进宫见驾。
接下来李世民和李元景、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众人详细讨论了关于出兵前往边疆抵御突厥打秋风之事。
因为战争很可能会出现许多伤员,李元景请孙思邈尽可能多地把他的弟子和这一段时间培训的郎中、医生带上,跟随大军前往边疆,救治病人,同时也培训、锻炼他们。
李元景需要带的另一个重要人选就是李元平。
自从发现了李元平具有非常高超的侦查、组织能力之后,李元景就让他组织了庞大的情报网。
现在李元平的情报网不仅在京城和大唐非常严密,即使在突厥也布置得相当不错。
李元平在李绩的一个田庄设置了一处训练信鸽的秘密基地,李元平在这里已经训练了大批信鸽。
在大唐没有电报、电话等通讯设备和手段的时代,用信鸽是最快、最便捷的送信方式。
这次李元景前往边疆抵御突厥打秋风,战争的胜负更大的可能是决定在信息方面:
如果能预先得到突厥兵士们的行军道路,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将往哪里去,那李元景就能预先在他们的必经之处设下埋伏,埋下足够多的炸药包,然后等他们过来的时候,大量炸药包再加上火药雷和火枪,一阵狂轰乱炸,猜想一下子就能把突厥之人打蒙,然后拼命逃窜,溃不成军,那样一下子就能把他们打败。
李世民问李元景、李靖、李绩,什么时候能做好出兵的准备,李元景告诉李世民,他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随时都可以出征。
并且既然突厥已经开始前来打秋风,那他们随时都可能烧杀抢掠、攻击边疆民众,所以大军越早开拔,就能越早打败突厥,阻止他们前来打秋风。
现在突厥前来的只是小股兵士和牧民,如果在突厥大军还没有到来之前,就用火器把他们打怕,那样他们就会逃回突厥,向颉利可汗禀报,说大唐出现了非常厉害的武器。
那样颉利可汗很可能因为不了解大唐的火器、害怕这火器而轻易不敢前来抢劫,而是会派人前来了解这火器的情况。
突厥打秋风的时间其实很短,等到了冬天大雪封路,他们就来不了了,所以等他们弄清楚大唐的火器是怎么回事,可能他们就没有时间再来打秋风了。
而只要能阻止住突厥这一年的打秋风,等到明年,李元安和莫文信制作出来了足够多的火绳枪、炸药包、火药雷,而赵王府的生意也赚了足够多的钱,有足够的实力和突厥打一仗了,那时很轻松就能灭了突厥,以后再也不出现突厥前来大唐打秋风之事了。
李靖、李绩也告诉李世民,因为他们平时一直都是以战时的状态训练兵士,所以他们随时都能清点大军出征。
李世民听了,就告诉李元景、李靖、李绩,让他们第二天就率军出征,李元景三人全都答应下来。
这时候,工部尚书段纶到了,李世民把他召进殿中,告诉他关于让李元安、莫文信负责指导工部制作火绳枪、火药之事,让段纶指挥工部,听从李元安、莫文信的命令,倾尽全力,尽可能快和多地制作火绳枪、火药等物。
诸事安排完毕,薛仁贵派人前来禀报,他的三百金吾卫已经做好了准备,请皇帝李世民前去观看演练。
李世民听了,就非常高兴地率领房玄龄、杜如晦一众文武大臣,前去观看。
薛仁贵选定的演练地点是在长安城外的一处空地上。
李世民众人到了之后,薛仁贵率领李元康、李元泰十名兄弟给李世民行礼。
原本平时训练的时候,李元英和李元平一般是不来训练的,李元英主要是跟随孙思邈学习医术,而李元平则全力组织、发展情报网络。
今天一则李世民要来检阅薛仁贵的三百金武卫,观看火绳枪、火药雷的威力,再则他们很快就要跟随李元景前往边关抵御突厥打秋风了,所以今天薛仁贵让他们二人也都跟着来了。
不过今天李元安没有来,李元安和莫文信已经去了工部负责指挥工部的工匠们制作火药和火绳枪、炸药包、火药雷,所以没有来。
薛仁贵十一人向李世民行礼之后,李世民告诉薛仁贵,可以开始演练了。
薛仁贵听到命令,令旗一挥,三百金吾卫分成五队,第一队五十人快速跑向众人前边的一处小路两旁,就见这五十人在路两边一掀,他们每人面前都出现了一个将近一人深、能隐藏一人的土坑。
五十人纵身跳入洞中,然后把头顶的杂草拉过来,重新盖住了土坑口。
第二队和第三队每一队八十人,他们来到路两边较远处的树林里,趴在地上,在身上盖上树枝、杂草,隐藏得非常严密。
第四队也是八十人,这八十人隐身在李世民众人前面不远处的道路两边。
第五队十人,他们派一人躲在一棵树上,手拿令旗,其余九人则来到很远处三百金吾卫藏马的地方。
一切准备就绪,就见薛仁贵令旗一挥,先是藏在土坑中的五十名金吾卫兵士点燃了他们面前的导.火.索,导.火.索嗤嗤地燃烧,转眼间点燃了埋在路上的炸药包。
炸药包轰地一声爆炸起来,一时间道路上浓烟滚滚、土石乱飞、爆炸声惊天动地。
爆炸过后,薛仁贵再次把令旗一挥,刚才埋藏着道路两边的第二、第三队兵士各自点燃了他们的手中的火药雷的导.火.索,扔向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