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二人同时握着这本书,缓缓的站起了身。想起旧岁时初遇的场景,望着手中这泛黄的书卷,楚沐歌情不自禁的落下了泪水。
她一边抚去书皮上的尘埃,一边落着泪,“就是这一本书呀,当初是因为它,才有我们的初遇的。我们这一世情缘,都是它给我们的。”
“五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改变了。幸好它还在,我们两个也都在。”
“是呀。”温墨白心中亦万千感慨,心中的波浪翻涌着。
他从楚沐歌的一侧伸出了手,抚摸着那泛了黄的书皮,又将他那覆满老茧的手,覆在了她的手上,深深地感叹:“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沧桑。在暮年白首的时候,它却还在,我们也在。昔年的故梦啊,便注定了这浮沉的一生。”
“这一本《春山杂论》是你我之间的媒红,一本书,两只手,一生偕老。这一生如此,便足矣。”
楚沐歌拭去了眼角的泪水,绽放了欣慰却又带着沧桑的笑,紧紧的握住了温墨白的手,深深而道:“幸运如斯,列车初遇,一本书,两只手,一生偕老。这一生便是一段佳话。”
一双手,彼此紧握,手中攥着的是经年的沧桑,却也是一世的倾情。此一刻,世间万物都不及这一生一世的一双人。
楚沐歌又拾起了桌角其余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温墨白赠与自己的《春山时谈》,另外一本是少年时自己的日记本。
这亲切而又熟悉的感觉环绕着她的全身,她嘴角的笑意悠扬而又深长,这三本书,是当年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啊。
只因为那本《春山杂论》,促成了他们两个人的相遇,而那本《春山时谈》,又是他赠给她的。想起年少时那些美好的情愫,心底又不禁涌起了一阵溶溶的暖意。
“墨白,你还记得吗?”楚沐歌转过头,向温墨白:“这本《春山时谈》是当初你送给我的呀,我当初一直把他当做最深爱的东西放在书桌上好好珍藏着。”
“当年楚家被查封的时候,这一切都被收走了,这两本书没能留下,是我最大的遗憾。却不想在暮年的时候,它们还能重回我的手中。”
温墨白点了点头,“这里面凝结着我们太多的回忆了,也覆盖着了好多少年时,彼此之间默默的情愫。楚氏老宅重建,这些老物件还能再找回,工程大队真的是很用心了。”
“这位同志啊!”楚沐歌转过身,诚挚的向身后那位年轻人请求:“你们工程队能把这些陈年旧物找出来,重新布置上,真的是非常用心,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你们。”
“但是我想向你们请求一件事情,这三本书,是我少年时最重要的东西,我竟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一天重新见到这些旧物。”
“如今我们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你们能不能看在我们已年岁无多,让我们带走这些老物件,让这些珍贵的回忆陪我们度过最后的晚年?”
“当然可以呀。”那年轻人很愉快的点了点头,尊敬的对楚沐歌说道:“二位肯把楚氏老宅贡献给国家政府,打造成纪念馆传播民国文化,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你们这样肯奉献,我们应该感谢你们。这些老物件本来就是你们的东西,你们若想带走,当然可以带走呀。”
“真的吗?”闻此言,楚沐歌的心中涌起了一阵阵喜悦,感激道:“那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她又转过身,对温墨白欣喜而言:“墨白,我们可以把这几本书带走了。让这几本凝结着我们少年情意的书,陪我们度过余下的日子吧!”
温墨白温声笑:“失散多年的老物件,如今可以物归原主,这是一件美事,更何况这其中凝结着我们少年时的情意。余生便让它们随着我们吧!”
“老先生,老夫人。”话音刚落,便听到有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向二人传达信息:“温记者的那边的发布会已经准备好了,请二位去院落做准备吧。”
“好的,我们知道了。”二人在其余人的搀扶下离开了楚沐歌少年时的闺房,去往了院落。
院落中央放了两把木的椅,便是要留给温墨白与楚沐歌座的。周围环绕着的便是好几架摄像机。
还有为其打光的灯光师与摄影师,院落后还有一些慕名前来的,欲要在此地太学和感受民国时期历史与文化的游客。
虽然人多,但一切都井井有条,人们都井然有序的排在了一旁,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二位老人的前来。
他们的孙子温以恒,也是担任这次活动的记者见祖父祖母已到,便上前了一步,问道:“爷爷奶奶,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如果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吧。”
温墨白应着:“我们两个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
“好。”
工作人员将两位老人扶到了椅子上,坐了下来。
灯光打响,摄影机开启,这座老宅被庄严与肃穆包裹了起来,后面的游客们亦噤若寒蝉,认真且严肃的听着这次发布会。
发布会开始了,首先出镜的便是召开这次发布会的记者温以恒。
摄像机开启后,他手执话筒,走到了摄影机视野的中央,用着清晰且洪亮的声音介绍道:“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来到的是津城蓝门街的楚氏老宅。”
他停顿了一下,稍稍移动了步伐,使公馆中的建筑落在了摄影机最清晰的视野中,并伸出手掌指向了那建筑,仔细的介绍:“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所看到的正是被修复好的楚公馆。”
“大家可以看的出来,这座老宅是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无论从样式来看,还是从风格来看,都具有显著的民国特色。”
“这座老宅已经有了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初建于晚清末年,是民国时期,津城著名商界之家楚氏一家曾经的居住之地。”
“因抗外族战争时期,津城沦陷,这里也因战争而损坏。前几年,我市的文化部门与工程大队打造了新的工作项目,开启了对楚是老宅的修复工作。”
“历经了五年的修复工程,如今终于恢复了楚公馆在民国时期的原貌。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旧址所修复,无论外貌还是内观,皆与从前别无二致。”
“由此看来,这项工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今这座民国时期的老宅院,被工程大队打造成了纪念馆,无偿对游客开放,便是为了弘扬和传播中国时代变迁的文化。”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是中式与欧式风格结合……”
在数架摄像机面前,温以恒镇定自若的侃侃而谈,详细的一一介绍楚公馆的外貌与内涵。虽然他任职不到一年,但以他现在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的确容不得有半点质疑。
这一举一动之间,颇有温墨白当年的风范,竟让温墨白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跟随着报社四处走访,体察民生,传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