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番外一 帝后日常:新政

上次袁太傅之女无意冲撞了皇后娘娘,当场就被护卫扔出了宫殿,而且终身不得再次入宫。

堂堂一介西京才女,现在的名声比河沟里的臭鱼还要臭,连个好人家都找不许了,这这这,去哪说理去?袁太傅哭都没处哭去。

袁太傅表面上虽然对同僚们哭诉着,内心实则后悔至极,他知道女儿的心思,真不应该放纵她入宫探亲。自家女儿争强好胜他知道,袁明月想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西京贵女面前好好长一长脸,成为盛和帝第一个移情别恋的对象。可她凭什么啊?心有多大,敢同日月争辉?皇后娘娘什么模样,她什么模样?自己几斤几两没点数吗?

卓凌初他坐在龙椅上,冷冷地听完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看似对他谏言,实则就是在劝他娶小老婆,而且最好娶他们府上的女儿,如此才会堵上他们的悠悠众口。

卓凌初的面色越来越难看。

他可是不畏自己的威名被盖上“惧内”标签,重重一拍龙椅扶手,震得朝臣大气不敢出一口,当即对台下的文武百官宣称道,他此生,只会与皇后娘娘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横眉冷竖,眸色凛然,严令警告朝臣莫要劝他纳妃,否则的话,无论官至何位,一律发往附属北相东国,去当地教化蛮夷。

下辈子,你们一大家子就抱在一起啃草咽沙子去吧!说不定还会沦为北相蛮夷的人牲。

此话一出,果然断了那些想送家中女儿进宫争宠之人的心思。

当然,霸权主义只会一时制止文武百官的闲言碎语,暮筠是在龙案上看过劝卓凌初纳妃的奏折的,她眉梢微挑,打算用自己的手段,为夫君排忧解难,让那些爱嚼舌根的大臣们老老实实闭上他们的嘴。

卓凌初的御书房,是随时对暮筠大门敞开的,方便暮筠随时过来查岗。蛋蛋和灵灵也很喜欢看父皇一本正经处理政务,光看他在那拿着笔写字,他们就会莫名其妙很开心,所以暮筠还时不时带这对双生子来御书房玩耍解闷儿。

政事一旦涉及大朔,卓凌初就会主动向暮筠谈及。吃一堑长一智,卓凌初可不敢背着暮筠偷偷摸摸做什么事。暮筠的河东狮吼,他可担不起。

转眼间,蛋蛋和灵灵突然就会翻身了,又转眼间,他们又会坐了,渐渐的,他们会在垫子上爬着玩了。两个奶娃娃的成长进展你追我赶的,谁也不肯示弱,只不过,两人的体型确实相差越来越大。

用暮筠的话来说,她抱完蛋蛋再抱灵灵,就跟抱完石头再抱羽毛一样。两人之所以体型差这么大,除了男女差异的原因,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蛋蛋实在太难吃了,蛋蛋的奶量,可以说是灵灵的两倍,在他们六个月大时,嬷嬷第一次为他们煮了加了肉泥的米糊糊,灵灵吃了两口就不吃了,蛋蛋竟然能吃两碗。

私底下,有嬷嬷与贤贵妃,不,现在是皇太后开玩笑,好在蛋蛋是生长在帝王家,要不然寻常人家哪能供得上他整顿整顿的吃肉泥,而且他最爱吃民间不可流通的牛肉肉泥。

说到这,顺便插一嘴说说蛋蛋和灵灵的祖母。

卓凌初登基后,他的母妃贤贵妃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太后。尚太后虽然厌极了兴明宫,但是在暮筠的一再劝说下,以及出于对双生子的疼爱,她最终还是搬进了兴明宫的宁慈殿。如此,她便整日可以含饴弄孙,彻底告别二十几年的清冷生活。

因为睿帝这个太上皇尚且健在,他的那群妃嫔依旧占着后宫的一方天地。暮筠曾向尚太后问及,问如何安置睿帝的那群太妃太嫔们,毕竟她是小辈,虽然站在权利的角度,她可以随意处置,但出于道义,暮筠总觉得将她们全部赶去皇家寺庙做姑子有些不妥。

暮筠向尚太后表示,兴明宫后宫宫殿那么多,宫里又不嫌多些人吃饭,睿帝的那些妃嫔们,去留与否,她都没有意见。

尚太后大半生青灯古佛,她除了恨极了睿帝以及惠妃,其他人,她都可以怀揣着慈悲心肠来看待。她在心中赞赏了暮筠的善良,几番思忖下,又与暮筠商量了一番,她下了道太后懿旨,给睿帝的女人们多条去路供以选择。

那些未被睿帝宠幸过的秀女们,自然应该是全部被遣散的,她们早就应该哪来的回哪去,万一有那心思不正的,借着东风之便,打了爬龙床的主意,那不是给筠儿上眼药吗?

尚太后的懿旨写得很清楚,睿帝的那群被宠幸过,但未有子嗣的女人们,可选择继续留在兴明宫中,不过月例奴仆皆减半。毕竟她们已经不再是当朝天子的女人,将她们养在宫中,已经是仁至义尽。

宫中妃嫔的月例向来丰厚,且严格按照品级,与朝中官员的品级对等,即使减半,也已经是多少人难以匹及的富贵了。

如果她们身后的家族接纳的话,她们也可以选择回归自己的家族,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出宫置办宅子,总归皇家依旧会提供月例以及一笔丰厚的遣散费,至于去哪,兴明宫没有义务再管。

如果她们有心向佛,皇家寺庙对她们的大门敞开,到时皇家会安排寺中清净的宅院住所供以居住。

至于有子嗣的妃嫔们,子嗣成年的,必须随子嗣在宫外的府邸居住,子嗣尚未成年的,依旧可以留在皇宫养育子嗣,当然,妃嫔的月例依旧减半就是了,皇嗣的月例不减。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帝王一朝妃,如今的天下,已经是盛和帝的天下,睿帝这个昨日帝王的女人们,应当尽快认清现实,找清自己的位置。朱颜已改,荣华犹在,少了勾心斗角,不必煞费心机,又不必伺候老头子,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了,至于惠妃那个苟延残喘的,尚太后已经无心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