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丰收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严蓉找人又送了一批东西过来,都是些小物件,准备往都城等地方卖的。
四皇子对于这些小物件爱不释手,慕渊让他每个样式都拿了一件,小孩脸红红的送了慕渊一个腰牌。
四皇子回院子后,慕渊将腰牌拿出来,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繁体四字,设计的还怪有艺术感。
“叶哥,这是啥?”慕渊看着这个东西好奇的问道。
“这小孩给你的保护符,拿着吧,在都城好用,在这庆城,肯定还是提我好使。”
慕渊白了他一眼,“之前就说提你好使,我想想也没用过几次你的名号。”
周泽叶嘻嘻一笑,“那不是因为小书生你心地善良,不仗势欺人嘛,自然也用不上这些虚名。”
慕渊切了一声,“别贫嘴,今天一起去庄子上转一转,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往年多上许多,等粮食弄好了,八月岁贡上都城了,我就带着粮食去大营。”
周泽叶点头,“好,到时候留你在那边呆一个月,带你去打猎,大营边的山上猎物可多了。”
慕渊本来是想让冯管家准备马车的,但周泽叶拉着他骑着马就走了。
看到一半,慕渊又指挥着周泽叶去了制冰作坊和玻璃厂,远远地就看见干得热火朝天的工人们。
“对了叶哥,家里的那个玻璃温室已经找到人准备开始建了,今年的冬天差不多就可以用了。”
周泽叶环抱着慕渊抓着缰绳,“你别累着自己就好,感觉天天这么忙,注意身体。”
“一点都不累,我就动动嘴皮子,事情都不是我来做,还有一件事,你知道酒精吗?”
“酒精?酒还能成精?对了,你不提我还给忘了,府上最大的那棵梅花树今天回去我把这东西挖出来给你尝尝。”
慕渊摇头,“不是这个,我说的酒精是从一种度数很高的酒,这种东西是消炎杀菌的好东西。”
慕渊坐在马背上一路给周泽叶说了好多用酒精的好处。
“这么说,等玻璃厂那边做出来你要的材料了,你就能弄出来这个酒精?”
慕渊点头,“嗯,应该是可以的吧,到时候慢慢尝试嘛。”
周泽叶笑了一下,“我还以为你要凭空召唤出什么精怪来呢。”
慕渊往后一仰头,用脑袋磕了一下周泽叶的下巴,“都说了我不是什么神仙,不会法术,你能不能不要提这一茬了。”
“好好好,看得也差不多了,回去了?待会儿要吃午膳了。”
两人慢悠悠地骑着马回了将军府。
三天时间就这么快速的过去。
一行人走了之后,造纸厂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慕渊要的手纸终于搞出来了!
二话不说,慕渊拽着送过来的样品纸就去解决人生大事了。
效果还不错,终于能够提高一下生活品质了。
慕渊立马让造纸厂那边开始生产了,现在厂子不大,总共就三条生产线,一条手纸的,一条书写用纸的,还有一条就是专供给将军府用的书写纸。
这两种书写纸的纸张厚度是不一样的,而且专供的纸是有标记的。
暗卫那边历年来退下来的人基本都在造纸厂这边工作,这里恐怕是不会招外面的人来了,人手不够了估计也是从大营那边退下来的人里找,不从庆城这边找人。
制冰厂和玻璃厂现在因为找了这群流民作为帮工,现在人手还富余,等到后面厂子越开越大,肯定是要找庆城这边的人家当帮工的。
七月中旬的时候,中元节到了,慕渊需要去扫墓。
老将军的墓在将军府庄子里,马车过去不算很远。
当天慕渊起得早早的,家里一行人出发去了墓地。
墓里一直有人在守着,所以里面干净整洁得很,慕渊带着人进去,走了一套流程后又出来了。
站在马车前,慕渊驻足想起了一件事。
“冯叔,这里有没有木牌?”
“三少爷你要木牌做什么?要多大的?”
“多大都可以,我准备用木牌立个碑。”
“嗯?少爷给谁立?”
慕渊摇摇头未说给谁立,但是冯管家还是尽职尽责的找来了一块牌子。
“少爷,若是有这人的衣服,可以给逝者做个衣冠冢,单比立个牌子要好很多。”
慕渊想了一下,“那下次来再给他立冢吧,这次就先意思一下。”
冯管家踱步找了找位置,立碑是要讲究风水的,索性冯管家略懂一二,找了个不错的位置。
顺带冯管家还吩咐人起了个小土丘,才将那个木牌插在前面。
慕渊站在这个木牌的无名碑前,闭上眼合十字。
这是给原主立的碑,穿来那天,他说会找机会给原主立个碑,以后祭拜他的。
这次有些简陋,等回去之后让冯管家找人将这个无名的碑修好一点,衣冠冢还是不要立了,毕竟原主的身体还在,这要立了话,慕渊觉得对自己来说不吉利。
拜完一行人上了马车回将军府。
“冯叔,就麻烦你找人修缮了,上面的碑词不刻也行。”
冯管家点头应下。
七月的第二封信寄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准备各种器具要开始秋收了。
而这个月周泽叶回不来了,似乎是域外的部落开始试探大营,基本上每年的秋收时节都会这样,所以这个时间段周泽叶是不会轻易离开大营的。
对于这个月不能见到周泽叶,慕渊有些失落,不过想到之后忙完能亲自去大营一个月,慕渊又恨不得时间赶快过去。
七月下旬的最后几天,天气正好,正式迈入了丰收的步伐!
冯管家在这几天吩咐厨房天天大锅菜做好,佃户们在丰收这几天是主家包吃食的,毕竟这几天可是要狠狠地下劳力,比之前春耕还要累一些。
除了原本的佃户,养了一段时间的新佃户们也来帮忙秋收了,不过来的大都是些半大的孩子,冯管家让他们随便找一家佃户去帮点忙就成,别太累着自己,伤到了根本就不好了。
开镰的那天,本来冯管家想亲自下地的,但是被慕渊抢过了这个活计。
慕渊亲自下了地将那三亩地收了一垄,之后冯管家说什么也不让慕渊干了,慕渊也只好收手,看佃户们热火朝天地开始收粮食了。
打下来的粮食除了统一的场地可以晒,佃户家各家各户的院子里都会晒粮食。
庆城能收粮食的就差不多是这一个星期,所以基本上都是抢收,大家忙得昏天黑地的。
慕渊的那三亩地是最先收上来的,冯管家先过了一遍秤,一亩居然有差不多两百六十多斤,这晒干之后肯定也是在两百斤以上,差不多是之前的两倍了!
不过这也正常,今年用上耧车之后,肉眼可见的出苗率都高了很多。
慕渊也迫不及待地让人去晒,他已经决定他们今年吃的粮食就吃这三块地种出来的!
整个秋收忙活了将近八天,这八天里,第一批晒的粮食已经可以入仓了,而佃户们也来交租子了。
冯管家老早就找人将粮仓打扫好了,搬粮食的小伙子也是个顶个的壮实。
早上开始各家各户排着队交粮食,大家有说有笑,佃户们还在讨论今年交了租子还能留多少粮食。
慕渊听了一嘴,似乎好像大家都还不错,比去年的多了不少,能过个好年。
冯叔和几个庄子上的管事都在忙,就慕渊坐着看粮食入库,小童和彩月都去帮忙端点碗、倒点茶水啥的了。
慕渊仔细看过了交接粮食的时候,佃户那边推着小斗车说说笑笑地过秤,随后管事那边记一笔,划去名字,然后几个小伙将装好的粮食堆进去仓库,这就算完事了。
就没有慕渊在现代电视上看过的什么佃户在不讲理的地主老爷面前哭啊啥的剧情。
这天中午,厨房那边备好的饭菜是大馒头加骨头汤,还有一锅炖好的酱色的肉和白菜。
慕渊闻着味道都觉得好香,厨房那边给他也做了同样的饭菜,不过他的这份不见一点肥肉,是用小灶给他做出来的,肯定不能让他也吃大锅饭。
大家都知道慕渊的忌讳,吃不得一点肥肉,来的第一天厨房的厨娘就被敲打了一番的。
看着别人大口吃饭,慕渊也胃口好了不少,吃了好多东西。
这不久因为太热了,慕渊都没怎么吃东西,每天冰饮倒是不少喝,瘦倒是瘦下来不少,但人也不怎么精神。
收完租子的这一天,冯管家就迫不及待地算起来收成了。
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确实今年的粮食比往年多了很多,但是也就勉强多了八石。
放在现代慕渊他们整个实验园中,也就一亩地或者两亩地不到的产量,但在这边算是增产不少了。
按一石五两银子的收购价,这可是要四十多两银子,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四五年都才能赚到这几十两。
慕渊却觉得还是太少了,等今年的土再养好一些,土地面积再扩大,将会多更多。
核对完数量,冯管家道:“三少爷,有件事不知该说不该说,就是这个犁和耧车的事情。”
慕渊打断了冯管家的话,“你要说的太守其实之前也问过我了,我研究出来这个本就是想这庆城的粮食能多产一些,给教给他们,但切记一点,就是多收佃户的租子不可太过分,谁家用了这个东西,多收的粮食七成要分给佃户,若是做不到,这家人也不要用了。”
冯管家点头,“多谢三少爷,那我就告退了。”
庄子上的可算是解决了,现在粮店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么多天过去,预定的粮食一般都已经晒好了,粮店这边要过去收了。
周家主带着雇的帮工们在开镰后的第五天就已经往底下的村庄跑动了。
粮店的大仓库可是修了一排排的,慕渊有信心在之后的日子逐渐地将粮店的仓库填满,庆城将不再是之前那样。
除了官家和大营的备用粮仓,其他啊能看见的粮仓都姓方了。
但慕渊还是低估了方家的不要脸。
周家主在第一次收粮的途中,遇见了一群闹事的小混混,虽说对方的无理取闹无伤大雅,但是还是让他们耽误了时辰,等到了第一批准备收粮食的村庄的时候,直接就和方家的人撞上了。
方家那边的人还大言不惭地说村里人被他们骗了,根本没有八钱收粮的事情。
周家主手下的几个小伙子沉不住气差点和那边的人打起来。
不过周家主的出现还是稳住了那边的村民,至少是按照写的契书将粮食顺利收上来了。
并且周家主给村民保证来年还是这个价,一群人才没有乱成一团。
前往另一个村庄的时候,那边一看就是负责捣乱的人居然还和他们上演了抢粮食的一幕。
坐地开始起价,周家主这边定的八钱,那边直接开价九钱。
有些摇摆的村民一看这边涨了,自然迫不及待地给了方家那边。
周家主知道这人是在估计打擂台,他也不理会,依旧是八钱的价,并保证来年他们来收还是这个价格。
不过有了九钱的对比,这个村子里的人显然不想卖给他们周家了,只有那么一两家已经将收了的定钱用了的,没办法只好卖给周家主他们了。
还有是村长家那边的,虽说这些人不像是凑不出定钱退还给周家,不过这几家还是遵守了契书,将粮食卖给了周家。
在这个村没收到预期的量,周家主心中也不着急,依旧按照步骤继续去了下一个地方。
方家那边看他们不死心,也是咬着牙和他们僵持。
周家这一趟从出来到回去,收到的粮食比预算中的少了三分之一。
但这只是第一趟,跑的都是离庆城近一些的村庄,他就不信了方家还有时间和精力和他们在那些偏远的村庄耗。
回去存粮的时候,慕渊的得知了方家的这操作一点都不意外,要是方家什么都不做,慕渊才觉得不对劲呢。
毕竟这家人可是周泽叶都公认了的小心眼和笑面虎。
慕渊让好几个府上的精壮小伙第二趟的时候跟着周家主一起出门。
这些小伙子都是府上佃户家的成年小伙子,其实家里有成年小伙子根本就没必要来做佃户,这些在将军府待了十多年的老一辈佃户肯定是存够了银子能赎身了的,但好多佃户都本着给将军府干一辈子的想法,同时也抱有自家的孩子该回报将军府的收留情谊的想法,所以几乎没有佃户搬出去过,除非是结婚生子。
有些孩子的亲家不愿自家姑娘嫁给佃户,所以这几户人家给了赎身银子的,不过转头冯管家又垫了一些作为红封给这些人家送礼去了。
这些佃户人家的小孩,腿脚功夫还是会一些的,毕竟家中长辈可都是上过战场下来的,自然会教他们几下。
慕渊让这几个小伙子跟着周家主也是怕再像第一次出门一样碰见找事的,到时候这些小伙子可是不错的打手。
周家主就这样匆匆的开始了第二趟收粮,而将军府这边已经在准备封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