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母凭子贵
府里多了两个皇上亲赐的美人,多多少少增加了大家的危机感。
据说季明珠已经小小地为难了她们几下。
绿卿听见这些,一言不发继续做自己的事。
宁华月被罚抄写佛经,但燕扶光没禁她的足,所以每日请安依旧必不可少。
绿卿坐小月子,加上身子不好,已经一个多月没来请安。
今日她特意打扮了一下,气色红润地准备去倚虹院。
半路遇上热情似火的屈冬儿,两人便结伴而行。
“你好点没?”屈冬儿怕说起孩子的事会让绿卿伤心,故意搞怪道,“我好久没看见你了,怪想你的。”
绿卿对这种自来熟的人没有办法,眼角眉梢挂着笑意,好声好气道:“我还行,多谢你想着我。”
对绿卿的遭遇,屈冬儿很是同情,背地里唏嘘了好久。
不过好在绿卿好好出现在了她眼前,“谢什么,我就想一想,又没真的为你做什么。”
屈冬儿她自己在后院也只是夹缝中求生存,认真算起来,她和绿卿的出身都差不多,背后没有后盾,做什么都只能靠自己。
“哎不说这个了,你知道咱们王府新来了两个侍妾不?长得确实不错。”
“前两日见过了。”
不仅长得好看,性格貌似也都很沉稳,看来熙和帝是认真挑选一番再赐给燕扶光的。
屈冬儿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绿卿,继续问:“王妃安排她俩住哪儿你知道吗?”
绿卿摇摇头。
屈冬儿讪讪一笑,有点后悔多这一句嘴。
然而绿卿来了点兴趣,追问道:“你这么问了,那就说明没住在侍妾院那边,她们住哪儿?”
“呃……”屈冬儿含含糊糊道,“栖、栖云阁……”
“哦,住栖云阁啊。”绿卿下意识重复。
屈冬儿倒是有点抱歉,她暗自懊恼,这张嘴怎么就非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赶紧弥补:“但是住进去那么久,王爷没踏足过一次,王爷还是最宠爱你!”
绿卿无奈一笑:“你别那么紧张,她们住哪儿对我来说有什么关系呢?”
宁华月特意安排或许也是和屈冬儿的想法一样,存心想恶心她吧。
但绿卿真的很无所谓。
一个住处而已,什么意义都没有。
慢慢悠悠来到倚虹院外,将要踏进去的时候,屈冬儿倏地抓紧了绿卿的胳膊,身体不自觉僵硬,呼吸都乱了。
“怎么了?”绿卿不解。
“我、我没事……走吧……”
说完后,屈冬儿不仅没有松手,反而更加紧绷了。
电光火石间,绿卿貌似知道屈冬儿在害怕什么了。
——兰心的尸体就被埋在院子里。
“别怕,大白天的。”她拍拍屈冬儿的手背。
屈冬儿颤抖着嗓音,边走边说:“那棵腊梅树阴森森的……”
绿卿特意看了一圈,发现西北角确实有棵腊梅树。
兰心就埋在
许久不见,宁华月沧桑不少。
即使精心用脂粉涂抹了面颊,可眼神是无法修饰的。
绿卿穿着最喜欢的一套绿色衣裙,清新脱俗又明亮优雅,她缓步上前,恭敬福身:“妾给王妃娘娘请安。”
宁华月的反应很是有趣。她直勾勾盯着绿卿,心中涌出许多复杂的情绪,她恨不得化身一柄利剑,直直插入绿卿的胸膛,剜出她的心。
看见她还活生生的,宁华月就胸闷气短。
屋内寂静无声,全部人的目光全都汇集在绿卿和宁华月身上。
绿卿淡淡垂眸,维持屈膝行礼的姿态,平静地等待宁华月叫起。
许久,宁华月不甘且厌恶地撇开眼,“起来吧。”
她连多余的一个字都不愿说,怕自己一个忍不住,又被绿卿借题发挥。
季明珠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来转去,甩一甩手帕,懒懒侧靠在一边扶手上,“王妃看来还在迁怒魏庶妃啊,但人家魏庶妃又做错了什么呢?孩子都没了,才死一个丫鬟而已……”
“够了!”宁华月无法抑制地回想起兰心浑身没有一块好肉的模样,她下意识朝门外看去,后背发凉,“兰心也付出了代价,此事就此翻篇,谁要是再拿出来议论,别怪我不客气!”
季明珠不屑地撇嘴,还不客气,她真想问问,您的佛经抄写完了吗?
绿卿还没落座,她站在椅子前,眼睫下垂,语气中充斥着淡淡的哀伤:“王妃娘娘说得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妾还好好的,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陈清姿柔柔接话:“你人没事就好,其他的都还有机会,快坐吧,大家好久没看见你了,新来的两个妹妹你正好认识认识。”
方雅和许柔和善地冲绿卿微笑,再回答陈清姿:“妾已经见过魏庶妃了。”
季明珠还没消停一会儿,又来劲了:“魏庶妃听说没人?她们住在栖云阁呢!你们三个真有缘分!”
方雅和许柔立刻紧张无措地垂头,似乎很怕面对绿卿。
而绿眉丝毫不介意,反而乐见其成:“栖云阁我曾经住过,环境是很好。王妃娘娘一贯周到,两位妹妹住在那儿能互相陪伴,而且还不挤,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方雅和许柔感激涕零,两个人一句接一句好话不停。
宁华月作为身份地位最高的王妃,可谓是毫不起眼,也没人在意。
请安结束后,方雅和许柔热络地找上绿卿,姐姐姐姐地叫着,亲昵无比。
“早就听闻魏姐姐性子好,得王爷喜欢,如今看来确实如此,我们都很喜欢姐姐,恨不得天天去找你说话……”
绿卿一直保持微笑,但她没多做回应,站了会儿就以澜哥儿为借口先行离开了。
方雅看着她的背影,羡慕道:“你瞧见没?四个庶妃,魏庶妃资历最浅,可她最风光,最得宠。”
其他三个庶妃没多大存在感,面对两位侧妃也都小心翼翼,可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身上早已没了丫鬟的卑微寒酸。
许柔点点头评价:“还是要有孩子傍身。”
“这就是母凭子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