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公开审讯(二)
顾元晋面对百姓道:
“我现在宣布:
所谓的万人状告魏将军杀俘一案系伪造案件,系有心之人诬告陷害魏将军。此案就此终结不再继续审讯。
至于诬告之人,朝廷自会追究。
你们可有异议?”
百姓们纷纷道:“无异议。”
顾元晋又道:
“至于杀战俘一事,圣上说了:无论魏将军做得对或不对,总归杀生不是一件积德行善之事,希望魏将军以后能自省其身。”
魏不绪闻言道:“多谢陛下教诲!”
百姓们也纷纷言道:“陛下圣明!”
这是状告魏不绪罪名中最严重的一项,此罪审讯完,顾元晋等人都松了口气。
之前他们还担心百姓因为万人书一事发生骚乱,没想到这封万人书却是假的!
顾元晋心道:
如今世家之人都自大、愚蠢至此了吗?陷害人连证据都做得漏洞百出。
也不想想他们要陷害的人是谁。
魏不绪二十几岁就能靠军功晋升骠骑将军、封爵,怎么可能是简单之人?
怪不得圣上不想用世家之人。
顾元晋此时不禁反思起来:
顾家能在世家中拔得头筹,说不定并不是顾家有多厉害,而是其他世家已衰落!
不过这反思仅在一瞬间,顾元晋继续审理案件。
“我们现在来审讯状告魏不绪在河东平阳剿杀叛贼时纵容黑甲卫踩踏良田、导致百姓颗粒无收之案。”
顾元晋展示了几百名百姓联合签名(红色指印)的附件。
百姓们最关心的无非是吃住、生老病死这些基本事情,听闻此案情又纷纷振作起来。
顾元晋问原告:“你对我刚才所说是否有异?”
原告道:“无”。
顾元晋这一次提醒了原告:
“如果最后证明你陷害魏将军,按律平民诬陷、陷害贵族将被鞭笞两百。
如果体弱之人被鞭笞两百不死也会重伤,体健之人大致也会留下旧疾,你可知情?”
原告道:“你唬我吧?我怎么不知道有这样的律法?”
顾元晋道:“这里坐着太子、太傅、丞相、御史大夫,你问问他们我刚才所说可有假?”
原告看向太傅等人。
太子道:“顾大人所说不假。”
原告心中打起鼓来。
让他来告状的人给了他一锭金子,但是没和他说还要受刑。
原告鼓动那些百姓:“为什么平民状告贵族还要被鞭笞两百?这不是明摆着不允许平民状告贵族吗?”
顾元晋及时打断他的话,提高声音对百姓们道:
“并不是平民状告贵族要被鞭笞两百,而是平民诬陷、陷害贵族将被鞭笞两百。
只要平民所告之事属实,朝廷一样会判贵族有罪。”
原告想着一锭金子还在强词狡辩:“那为什么贵族诬陷、陷害平民不用鞭笞两百?这不公!”
廷尉府外面全是平民百姓,这样带有煽动性的言论一个回答不好可会引起民愤。
顾元晋正在想怎么回答,兰亭已义正词严道:
“哪有那么多不公?你不要为自己恶劣的行为狡辩。
身为平民,不想着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却想着诬陷、陷害贵族,这又是何理?
魏将军出身还不如平民,他却凭着赫赫战功成为贵族,难道还要被你诬陷吗?”
兰亭这一番话瞬间让百姓们记起魏不绪的出身来。
他们如今只看见魏不绪是高高在上的将军,没想过他以前是奴隶。
这样想着,百姓们都有些恍然。
难道通过努力,他们也能成为贵族吗?
就在百姓们陷入恍惚之时,兰亭又道:
“如今魏将军手下的军中将领几乎全是平民出身,魏将军提拔只看战功、不看出身,所以才会惹来一些世家权贵的不满,才会想方设法陷害魏将军。
刚才所谓的‘万人书’不正如此?”
兰亭的话说得极具煽动性,又合情合理,百姓们都信了。
顾元晋再次问原告:“我再问你一次,你还要继续告吗?”
原告其实已经不想告了。
他根本不知道是不是诬告?
一锭金子是能买不少东西,但是不能买二百鞭笞。
就在这个原告要说出“不告”之前,兰亭道:
“既然你打不定主意告或不告,就让我来告诉你真相吧!”
兰亭朝着外面示意了一下,然后黑甲卫带着二十几名百姓进来了。
这二十几名百姓衣衫破旧、神情都有些惶惶,不知道黑甲卫为什么要将他们带来官衙。
顾元晋看向魏不绪。
魏不绪淡淡道:“你问。”
顾元晋问这二十几名百姓,“你们来自哪里?”
“河东平阳”。
“你们因何来此?”
二十几名百姓齐齐摇头,“我们是被这群官爷带来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
这些百姓的反应让顾元晋和围观的都城百姓瞬间相信他们。
顾元晋想了想后问道:
“七年前,有朝廷军队在河东平阳剿匪,他们是否肆意踩踏你们的良田、导致你们颗粒无收?”
“你问的是这件事啊?我知道。”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道:
“当初确实是有一群官爷追赶盗匪时踩踏了我们刚种下的禾苗,我们当时都骂娘来着,可是又不敢与官爷们理论。
正在我们筹钱商量再去买些禾苗重新下种时,突然又来了一群官爷,他们带来了禾苗,还与我们一起重新将禾苗种下。
最后还给了我们一起种禾苗的人每人二十个铜板。
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好的官爷。”
这名老汉说完后,与他一起来的百姓纷纷称“是。”
而这些百姓听闻将他们带来官衙并不是他们犯了事、而是问多年前的一桩旧事时,便也没了那些惶惶之情,放松下来。
至此,顾元晋已基本明了所谓的“魏不绪在河东平阳剿杀叛贼时纵容黑甲卫踩踏良田、导致百姓颗粒无收”是怎么一回事了,但他还是继续问道:
“你可知那些官兵是哪里的?”
老汉摇头道:“我没敢问,也不知道。”
这时,一个妇人道:“我记得那个领头的官爷,他长得挺戆直,大家称呼他‘尹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