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谋父篡位
“对,没有人会同意他一个皇帝去当和尚的,所以大臣家人都在给他施加压力,可顺治已经是一位“行尸走肉”的人了。”
“在1661年,在多重压力下,顺治身体十分虚弱,祸不单行,他染上了天花。”
“重病中,他写下遗照,传位与第三子玄烨,就是日后的康熙大帝。”
“做完这件事,顺治也就撒手人寰了,终年二十四岁。”
“正值青年的顺治,就这样走了,或许对于他,这样也是种解脱。”
“顺治是一位痴情、专情的人,对董鄂妃的爱过于深刻。”
“他的一生志向未申,壮志未酬,想必内心十分痛苦。”
“离去了,这许多苦楚煎熬,随之烟消云散。”
“史记有可能有篡改,但顺治和董鄂妃之间是历史承认的偏爱。”
“康熙帝登基后做过哪些事情大体都了解了,康熙帝后就是我们的雍正皇帝,这位也算是一名明君,有过,但功大于过吧!”
“雍正帝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也是历史上一个勤勉的皇帝。”
“其实和李世民差不多,觉得他残暴的无非是杀了自己的兄弟。”
“生在皇宫之中,有几个权利大过亲情的,为了权利反目的还少吗,已经打起来了,难道我上位后还能饶了对方,难道不怕报复吗?”
“如果真的放过,我反而觉得有点圣母了。”
“无论雍正本人的感觉如何,不仅兄弟们对他的成败、失落看得清楚,就是世人也看得很清楚。”
“他的成功之处很多,他的韬光养晦、瞒天过海演的炉火纯青,企图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人,谁不知道要韬光养晦?”
“可没人能像他那样做到出神入化,八阿哥胤禩也并不张扬,且以“贤”扬名,但他没有瞒过兄弟,所有兄弟都知道他想当皇帝,在做帝梦。”
“而四阿哥胤禛他不仅瞒过了众兄弟,还使得众兄弟对他都不设防,他甚至瞒过了父亲康熙,连得在位61年的康熙都败在了他手下,他真正是“瞒天过海”。”
“康熙晚年,虽然对他有所警惕,有所告诫,但毕竟没有掌握他真正的把柄。”
“虽然,康熙晚年的时候对他有所防范,每当有重大活动,都将四阿哥胤禛调出京城。”
“比如康熙朝六十年大庆。”
“康熙六十一年在乾清宫为十四阿哥胤禵举办盛大隆重庆功宴(又称“千叟宴”),甚至,在十四阿哥胤禵即将回京之前,已先将四阿哥胤禛调出宫内,先去通县查勘粮仓,又去天坛代祀,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把四阿哥胤禛控制住。”
“四阿哥胤禛的韬光养晦是成功的,他的出其不意、缜密周全、果断出手,更是了得。”
“四阿哥胤禛称帝,表面上是兄弟争储、黑马胜出,实质上是在父子斗法、腐败子胜,是康熙输了。”
“四阿哥胤禛决战决胜,一步定局,大获全胜。”
“四阿哥终于一步登天。”
“虽然四阿哥谋储多年,但他真正动手,其实就只有七天。”
“而且,四阿哥并未当过一天太子,他是跳过了储君,一夜之间、一步登天当上皇帝的。”
众兄弟之所以对四阿哥上台不服,其实并不是不服在输赢上,而是在于对四阿哥胤禛仓促上台的合法性上存有疑问。”
“在众兄弟眼里,父亲康熙究竟怎么死的,不明不白,四阿哥胤禛是唯一嫌疑人。”
“因为这一天只有四阿哥一人在康熙身边,而康熙之死又无任何病历记载。”
“在众兄弟眼里,四阿哥究竟怎么成为继位人,也是不明不白。”
“因为四阿哥在康熙身边十几个小时,居然拿不出任何康熙要其继位的证据来。”
“康熙帝逝世后第二天晚上大殓时,内阁、礼部、翰林院等都毫无动作程序。”
“是四阿哥胤禛自己自说自话、自导自演,自称皇帝、指挥一切的!”
“如此,众兄弟怎能接受?”
“无论在众兄弟眼里,还是当时社会舆论,已公认或默认十四阿哥才是老皇帝康熙精心培养、准备托付的继位人。”
“与其说社会舆论同情十四阿哥,不如说,社会舆论同情老皇帝更为恰当。”
“对老百姓而言,由十四阿哥继位上台还是四阿哥继位上台,都差不多。”
“但对老皇帝康熙而言,十四阿哥被四阿哥搞下去,老皇帝康熙为立储而付的心血,全都付诸东流矣。”
“因此,雍正帝身上谋父、篡位的骂名,既是社会舆论对雍正的鞭笞,也寄托了对老皇帝康熙帝立储失败的同情。”
“四阿哥帝梦成真,他成功了。”
“但,他并未赢得人心。”
“或许这就是雍正帝身上骂名的根本原因。”
“而四阿哥是一个目的至上,不择手段之人。”
“舆论在他眼里,根本不屑一顾,这就更加大了舆论对他的压力。”
“而这个压力加大本无人操作,是因雍正帝的行动自然而然形成。”
“例如,据雍正自述,每当他在殿上责斥八阿哥廉亲王时,朝廷上大部分官吏脸色都同情八阿哥,并不站在雍正一边,便是最生动的例子。”
“这个根本原因不是外部强加给雍正帝身上,完全是雍正帝自作自受的。”
“乾清宫康熙大殓,母后公开不给他面子,政治上极不支持,处处令其被动、难堪,他采用了一个“忍”字。”
“问题在于,在乾清宫康熙大殓时,皇太后对四阿哥胤禛的帝梦成真进行了一连串的发难。”
“皇太后在一连串的发难后,突然“无疾而终”。”
“皇太后在无可奈何中以死抗争,这成了皇太后生前对雍正帝的最后发难,也是最大的发难。”
“于是,雍正逼母随之由宫内传出。”
“在谋父、篡位骂名尚未及洗刷干净的情形下,又很快增加上雍正逼母骂名。”
“这引发了雍正的“恼羞成怒”,更变本加厉地发泄在了兄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