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渡劫十四 昭元帝

皇帝生前未曾封有太子,其有二子,一子庸碌,一子尚在襁褓,无为帝之质,不得臣心,然此时大昭国急需一人得以主持大局。

朝堂之上,群臣汇聚,李相李修远率先提出,“先帝之位来路不正,其子亦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长乐公主为武帝正统,得火神庇佑,能力出众,民心所向,群臣所归,实该继承大统,为我大昭之君。”

他这番话在朝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长乐公主提拔上来的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纷纷出言表示赞同,而士族之人却情绪颇为激烈的反驳着。

大约听来,不过是‘女子怎能为大昭之帝?’,而对李修远所言其他只字不提,大约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无从反驳,只能抓住这一点去打击长乐公主的气焰。

他们不理解,作为李家之长的李相为何会选择支持长乐公主,然后一同胡思乱想,顺利跑偏,认为李相此举是在捧杀长乐公主,于是吵得更加起劲。

话题中心的长乐公主只静静地看着宛如菜市场的朝堂,不发一言。见时机差不多了,方才淡淡的扫了眼郑玄光三人。

三人接收到信号,一个激灵,立马跪下。

郑玄光悲痛不已的捶着胸口,“大越与安南若得知先帝逝世大昭群龙无首,必会扰乱边境,届时战乱四起,大昭来日堪忧啊。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公主殿下临危受命,主持大局,以安民心。”

说着,他趴伏在地上,做出一副恳求的模样。

卢太尉和赵太保算是服了,郑玄光这老东西,是有点演技在身上的。

虽如此想着,他们面上却不显分毫,做出悲痛的表情,并诚声恳求长乐公主登基为帝。

长乐公主再三推拒,李修远几人再三相请,最终长乐公主‘不得不’坐上皇位。

基大典就定在三日之后。

依礼部尚书的话来说,大昭国外有虎豹环伺,大典是越快越好,却也不能敷衍,三日最佳,群臣赞同。

于是,在礼部与钦天监的带领下,群臣们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三日后的登基大典。

而一觉醒来的百姓们悚然得知,大昭国的天变了。

镇军大将军苏枝因不满皇帝打算越过他,封其他将军为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从而于昨夜在宫中发动叛乱,长乐公主赶到之时为时已晚,皇帝已经死于苏枝之手。

原本百姓们慌得不行,生怕再回到接连改朝换代那种动荡的日子,当得知国君人选已然定下,且是长乐公主,三日后便要举行登基大典……

那就没事了。

谁对他们好,他们心底门儿清。

底层人民压根就不在乎他们的皇帝是男人还是女人,只在乎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过上安生日子。

这样的日子,长乐公主,不,是陛下,能为他们带来。

长乐公主已是板上钉钉的皇帝,是以当日便搬进宫中。

而她此刻,正身处一间昏暗的地牢中。

她站在地牢中的唯一一束光下,冷眼看着不远处锁链下那血肉模糊的人形生物。

“老师,十数年不见,他们的招待,你可还满意?”

昨夜事了后,她便带着那些曾被天归道人折磨的人,一同将他抓进了这间鲜为人知的宫中牢笼。

整整一夜,那些人将压抑了这么多年的恨意全然发泄在了始作俑者身上。

天归道人缓缓抬起头,那张脸遍布着鞭痕,几乎看不清他原本的长相,甚是可怖。

“不过在我身边待了两年,便能修成那般地步,城默然,我就知道你是练人丹最好的苗子。哎,你太聪明了,小小年纪便知道示敌以弱,伺机逃走。”

他啐出一口鲜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不会后悔,也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长乐公主不为所动,面容平淡得如同一潭死水,“你后不后悔与我无关,他们不过是将你曾对他们做的,一样一样的还诸你身罢了。我不杀你,是因为你确实在我危难之刻救了我一命。至于你能活多久,且看你能在他们的折磨下坚持多久。”

求死不成,天归道人恶狠狠的盯着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轻声一句“你我此生不会再见”,便转身离去。

封闭的空间内,只余天归道人疯狂的嘶吼着。

长乐公主脚步微顿,眸光闪烁了一瞬。

空青爷爷失踪后,她四处逃命,饿过,乞讨过,吃过馊掉的饭,喝过积雪,因为这张还算貌美的脸差点被卖去青楼……最终被天归道人带回。

初遇时天归道人那张慈祥的脸,直到现在,她都没有忘记。

曾经,她是真的将天归道人当做救命恩人,也想过穷尽一生报答。

只是在天归道人剖开她的胸口,取出心头精血之后,一切感恩归为冰点。

她抬手摸着胸口,厚厚的衣服隔绝了那道反复被剖开又愈合的可怖疤痕。

半晌后,迎着日光轻声笑了。

这次,是真的过去了。

三日后,登基大典如期在轩辕圣庙举行。

武帝之女韩默然,获承天命,继承大统,临抚兆民,应天顺人,登基为皇。

定国号为“昭”,帝号“昭元”,年号“开平”。

至此,昭元帝统治之下的开平盛世,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