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章 是谁

姚流苏强迫自己镇定,“姐,你说什么呀?我在这里下乡,你结婚的事都是你告诉我的,我知道什么呀?”

姚敏拍了一下自己的脸颊,“对不起,流苏,我让肚子里这块肉闹的,心情不好,你别在意。”

“我不在意,听说孕妇的情绪都不好。”

“你理解就好。”

苏忆安吃了鸡蛋韭菜馅的小饼,还剩下两个,她就带着这两个小饼,还有一斤板油一点五花肉,打算给堂哥送过去。

主要是这次的钱还没给。

苏大江家是茅草房五间,老的是两间,苏建军是三间。因为苏忆红没出嫁,占用了苏建军的一间,也就是说苏建军一家六口住两间房,还是很拥挤的。

好在有一间偏房当灶房。

苏大娘正在院子里骂余粮和狗蛋,该做饭的时候没影子,害的她胳膊

那余粮和狗蛋干什么去了?上他二叔家的槐树上撸槐花去了。

“那像草一样的玩意能吃饱?”

“能吃饱,炒鸡蛋、包包子都行的。”

“我有鸡蛋有白面我去包草?我又不傻。”

李巧打圆场,“妈,以后等我下工我回来做,你看着满仓和四朵就行了。”

苏大娘,“可别说你回来做了,四朵饿的哭,我能等你回来?”

苏大江在屋里喊了,“多大点破事啊叨叨叨,叨叨叨,余粮和狗蛋不是也没闲着?”

“就你会和稀泥!”

苏大娘把破手巾往肩膀上一甩,进屋去了。

苏忆安一溜烟地进了苏建军那屋。

“姑姑。”狗蛋眼尖,他和苏忆安最熟。

“嘘……”

狗蛋噤声。

李巧笑道:“妹子,吃了没?没吃的话炒的鸡蛋还有,你吃个煎饼。”

“大嫂,我吃过了。韭菜鸡蛋烙的小饼,还剩两个我也带来了,给孩子吃。”

李巧知道二叔家生活好,再好也是人家自己挣的,想着她的孩子她知情感恩,没想着她也没怨言,谁家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李巧接了过来,发现里面还有别的。

“一斤板油,还有点五花肉,你煸了炒菜。”

“饼我留下,肉就不要了……”

“这个不贵,就是难买,饭店每天用不少的肉,我就买了点,不要票。”

李巧把两个小饼递给余粮,“你姑姑送来了,你和弟弟妹妹分了吃了吧。”

余粮又塞给了狗蛋,“你和弟弟妹妹分了吧,你少吃点,让满仓和四朵多吃点。”

狗蛋咽了一口唾沫,又塞回到李巧的手上,“妈,让满仓和四朵吃吧,他俩吃不饱,晚上闹你。”

看着两个懂事的大儿子,李巧还是很欣慰的,他俩虽然大了,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也还是个孩子,当爹妈的不能太偏心。

李巧给四个孩子撕开,大的少一点。

“好了,别争了,好吃的都有份,不准抢也不准让。”

四个孩子这才笑嘻嘻的凑一堆吃去了。

苏忆安又拿出来六块钱递给李巧。

李巧不敢接,“你哥说了,太多了,我们不能要,要不我就拿两块。”

苏忆安说:“大哥是个实在人,这么远的路,来回七八个小时,还推着一车东西,说实话,这六块钱是出力挣得,一点也没多拿。”

李巧犹犹豫豫的,苏忆安硬是塞到她手里了。

苏忆安又坐了一会,说道:“我去大爷大娘那屋坐坐,回头直接走,嫂子你和孩子该睡睡,别管我了。”

话音刚落,外面咣当响了两声。

苏忆安带了手电,拉开门照了一下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大娘,你这是……”

苏大娘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我去茅房,听见有人说话,我过来看看是谁,原来是忆安啊。”

“是我,我刚想去看看大爷大娘。”

“那就去吧,我先去趟茅房。”

李巧把地上的钩担拿了起来,又挂在了墙上,刚才的两声就是它发出来的。

这一看就是偷听被抓包现场。

苏忆安去看了看苏大江,气色不是很好,好在不吐了。

苏忆红也过来坐了,手上不闲着,给几个侄子侄女做鞋。

苏大娘偷听到的信息不多,这会还不罢休,“忆安,你爹找你大哥干啥?”

苏大江气的骂她,“你个老婆嘴,咋管这么多闲事,打听到事又准备出去显摆?你什么时候嘴上能多道把门的?”

苏大娘一如白红梅对她的评价:人不坏,有点偏心,嘴碎。

“咋的了,还不让人说话了?”

这样子,苏大娘不问出点东西不罢休,苏忆安说道:“大娘,就是给豆芽换水这样的活,得让大哥帮忙。”

苏大娘的脸上写着一脸的不信。

苏忆红让苏忆安看她给四朵做的小鞋子,红布面的方口鞋,很小巧,很精致。

“小丫头家家的,早晚是人家的人,用得着对她这么好吗?”

老一辈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说话的人同为女人。

苏忆红怼道:“我也是人家的人,难道你和爹就不养活我了?”

“对了,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还真想当老姑娘啊?”

气的苏忆红拉起苏忆安就回了她的房间,哪是她挑人家,人家也挑她嘛,她总不能背着干粮求嫁。

苏忆安安慰道:“大娘说大娘的,你做你的,婚姻不能将就,就像我稀里糊涂嫁了,过的不也是一地鸡毛?让我重新选,绝对擦亮眼睛不上赶着。”

也是因为有苏忆安这个前车之鉴,苏忆安看人才有几分小心。

姐俩坐下说了会话,苏忆安要回去了。

“天黑,我去送你。”

苏忆安笑着婉拒,“咱就别送来送去的了,我有手电,再说就隔着几排屋,一会就到了。”

七十年代的治安还是很好的,再过几年那才叫乱,所以才应运而生,有了严打。

已经到了月底,没有月亮,苏忆安打着手电往家走。可能是电池用久了,不太亮,她用力的拍了两下,好像亮一点了。

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墙外,手电忽闪忽闪,突然灭掉了。

苏忆安叹了一口气,才发觉眼前一黑,一个身影直扑到她的面前,在她发出惊呼之前捂住了她的嘴……

姚流苏强迫自己镇定,“姐,你说什么呀?我在这里下乡,你结婚的事都是你告诉我的,我知道什么呀?”

姚敏拍了一下自己的脸颊,“对不起,流苏,我让肚子里这块肉闹的,心情不好,你别在意。”

“我不在意,听说孕妇的情绪都不好。”

“你理解就好。”

苏忆安吃了鸡蛋韭菜馅的小饼,还剩下两个,她就带着这两个小饼,还有一斤板油一点五花肉,打算给堂哥送过去。

主要是这次的钱还没给。

苏大江家是茅草房五间,老的是两间,苏建军是三间。因为苏忆红没出嫁,占用了苏建军的一间,也就是说苏建军一家六口住两间房,还是很拥挤的。

好在有一间偏房当灶房。

苏大娘正在院子里骂余粮和狗蛋,该做饭的时候没影子,害的她胳膊

那余粮和狗蛋干什么去了?上他二叔家的槐树上撸槐花去了。

“那像草一样的玩意能吃饱?”

“能吃饱,炒鸡蛋、包包子都行的。”

“我有鸡蛋有白面我去包草?我又不傻。”

李巧打圆场,“妈,以后等我下工我回来做,你看着满仓和四朵就行了。”

苏大娘,“可别说你回来做了,四朵饿的哭,我能等你回来?”

苏大江在屋里喊了,“多大点破事啊叨叨叨,叨叨叨,余粮和狗蛋不是也没闲着?”

“就你会和稀泥!”

苏大娘把破手巾往肩膀上一甩,进屋去了。

苏忆安一溜烟地进了苏建军那屋。

“姑姑。”狗蛋眼尖,他和苏忆安最熟。

“嘘……”

狗蛋噤声。

李巧笑道:“妹子,吃了没?没吃的话炒的鸡蛋还有,你吃个煎饼。”

“大嫂,我吃过了。韭菜鸡蛋烙的小饼,还剩两个我也带来了,给孩子吃。”

李巧知道二叔家生活好,再好也是人家自己挣的,想着她的孩子她知情感恩,没想着她也没怨言,谁家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李巧接了过来,发现里面还有别的。

“一斤板油,还有点五花肉,你煸了炒菜。”

“饼我留下,肉就不要了……”

“这个不贵,就是难买,饭店每天用不少的肉,我就买了点,不要票。”

李巧把两个小饼递给余粮,“你姑姑送来了,你和弟弟妹妹分了吃了吧。”

余粮又塞给了狗蛋,“你和弟弟妹妹分了吧,你少吃点,让满仓和四朵多吃点。”

狗蛋咽了一口唾沫,又塞回到李巧的手上,“妈,让满仓和四朵吃吧,他俩吃不饱,晚上闹你。”

看着两个懂事的大儿子,李巧还是很欣慰的,他俩虽然大了,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也还是个孩子,当爹妈的不能太偏心。

李巧给四个孩子撕开,大的少一点。

“好了,别争了,好吃的都有份,不准抢也不准让。”

四个孩子这才笑嘻嘻的凑一堆吃去了。

苏忆安又拿出来六块钱递给李巧。

李巧不敢接,“你哥说了,太多了,我们不能要,要不我就拿两块。”

苏忆安说:“大哥是个实在人,这么远的路,来回七八个小时,还推着一车东西,说实话,这六块钱是出力挣得,一点也没多拿。”

李巧犹犹豫豫的,苏忆安硬是塞到她手里了。

苏忆安又坐了一会,说道:“我去大爷大娘那屋坐坐,回头直接走,嫂子你和孩子该睡睡,别管我了。”

话音刚落,外面咣当响了两声。

苏忆安带了手电,拉开门照了一下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大娘,你这是……”

苏大娘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我去茅房,听见有人说话,我过来看看是谁,原来是忆安啊。”

“是我,我刚想去看看大爷大娘。”

“那就去吧,我先去趟茅房。”

李巧把地上的钩担拿了起来,又挂在了墙上,刚才的两声就是它发出来的。

这一看就是偷听被抓包现场。

苏忆安去看了看苏大江,气色不是很好,好在不吐了。

苏忆红也过来坐了,手上不闲着,给几个侄子侄女做鞋。

苏大娘偷听到的信息不多,这会还不罢休,“忆安,你爹找你大哥干啥?”

苏大江气的骂她,“你个老婆嘴,咋管这么多闲事,打听到事又准备出去显摆?你什么时候嘴上能多道把门的?”

苏大娘一如白红梅对她的评价:人不坏,有点偏心,嘴碎。

“咋的了,还不让人说话了?”

这样子,苏大娘不问出点东西不罢休,苏忆安说道:“大娘,就是给豆芽换水这样的活,得让大哥帮忙。”

苏大娘的脸上写着一脸的不信。

苏忆红让苏忆安看她给四朵做的小鞋子,红布面的方口鞋,很小巧,很精致。

“小丫头家家的,早晚是人家的人,用得着对她这么好吗?”

老一辈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说话的人同为女人。

苏忆红怼道:“我也是人家的人,难道你和爹就不养活我了?”

“对了,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还真想当老姑娘啊?”

气的苏忆红拉起苏忆安就回了她的房间,哪是她挑人家,人家也挑她嘛,她总不能背着干粮求嫁。

苏忆安安慰道:“大娘说大娘的,你做你的,婚姻不能将就,就像我稀里糊涂嫁了,过的不也是一地鸡毛?让我重新选,绝对擦亮眼睛不上赶着。”

也是因为有苏忆安这个前车之鉴,苏忆安看人才有几分小心。

姐俩坐下说了会话,苏忆安要回去了。

“天黑,我去送你。”

苏忆安笑着婉拒,“咱就别送来送去的了,我有手电,再说就隔着几排屋,一会就到了。”

七十年代的治安还是很好的,再过几年那才叫乱,所以才应运而生,有了严打。

已经到了月底,没有月亮,苏忆安打着手电往家走。可能是电池用久了,不太亮,她用力的拍了两下,好像亮一点了。

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墙外,手电忽闪忽闪,突然灭掉了。

苏忆安叹了一口气,才发觉眼前一黑,一个身影直扑到她的面前,在她发出惊呼之前捂住了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