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关于未来的讨论
沈海笑道:“没有,我们回村了。你看,这是我们采摘的东西。”
他指了指地上的一堆东西。
“呼,没死就好。山里面怎么会有老虎啊?”
沈海淡淡地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再说了,森林里面有老虎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何剑锋有些激动,说:“我们居然能从老虎嘴巴里面活下来,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对了,我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很好奇。
老虎伤人的新闻他可是看过不少的,明白老虎生性凶残,见着人没有不吃的道理。
沈海说:“我也不知道,那老虎估计是在追什么东西,并没有停留,直接跑了。”
“原来是这样。我们的命真大啊。”
“是的。”
沈海懒得跟他扯这些,说:“行了,我们先把这些野味拿到院子里面去煮了,今天中午能饱餐一顿了。”
刚到知青小院,韩微微就迎了上来,看到沈海手里面拿着的野菜,两眼放光。
“哇塞,这么多!”
沈海还没说话,何剑锋便说:“我们在山上遇到了老虎!”
韩微微顿时吓得花容失色:“啊?老虎?”
她上下打量了沈海一番,问道:“你没事吧?”
沈海笑道:“何剑锋同志被吓晕了,我没事。”
韩微微顿时忍不住笑出了声。
听到韩微微的笑声,何剑锋不乐意了,嚷嚷道:“我那是装的!策略知道吗?没见老虎直接吓跑了啊?”
韩微微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说道:“随便你,我去做饭去。”
沈海对何剑锋说道:“行了行了,知道了,你那都是人之常情,不丢人。”
半个小时之后,韩微微利用沈海他们带回来的野菜,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那些知青回来了,看到如此多的美味佳肴,顿时两眼放光。
路然欢喜地说道:“我最喜欢吃雷公菌了,简直美味,嫩滑爽口,就跟果冻一样。”
韩微微说:“这些啊,都是沈海他们从山里面倒腾回来的。他们还遇上老虎了呢。”
董全昆吓了一跳,上下打量沈海一番,问道:“你们没事吧?”
沈海说:“没事,那老虎目标不是我们,躲过一劫。”
董全昆微微点头,说:“我得到消息,人民公社化运动,可能支撑不下去了。”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感觉到震惊。
向均问道;“这消息来源可靠吗?”
董全昆说:“我爸给我写的信,他总不能骗我吧?”
陈姣问道:“为什么支撑不下去了呀?上面有下达什么全新的指示吗?”
董全昆说:“这倒没有。”
沈海一直没有说话。
作为重生的人,他当然知道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束,就是在1961年。这个结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下达什么权威的文件,很多地方都是很自觉地解散了公社。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
所谓“大”,就是规模比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基本上是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在人民公社内部,从生产资料所有、分配制度、交换关系乃至社员的生活资料都强调一个“公”字。
大办人民公社的过程,实际上成为大刮“共产风”的过程。
这些所谓不断增加“公有”成分的错误做法,完全违反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原则。
其结果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是公社化运功轰轰烈烈的三年,随着公社化运动的结束,三年自然灾害也恰好结束,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正在悄悄酝酿。
还有五年,一场影响全国的大事,即将到来。
沈海最近就一直在想着这个事情。
在那动荡的年月里,没有谁能打包票,自己可以独善其身。
自己有灵泉空间,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呢?
不仅仅要自己躲过这一劫,还要带着全家人安然无恙地度过这十年。
几个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这几年。
韩微微说:“我觉得换一种方式也挺好的。现在大家不管付出多少劳动,都吃一样的饭,那些勤劳的人干活没有额外的奖励,偷奸耍滑的人照样能混到饭吃。绝对的公平恰巧就意味着一点也不公平。”
“说得好!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不公平,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怎么进步?”
看着大家一个个说得激情四射,沈海仿佛看到了书本中那些英雄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激烈辩论的模样。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一群少年商谈到深夜,从身边的小事,到国家的发展,到世界格局,很有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味道。
这一谈,就从下午谈到了深夜。
在没有灯光污染的时代,漆黑的夜空中,无数星星闪烁,仿佛是无数颗钻石,非常美丽。
院子里面的篝火在跳动,四周万籁俱静,偶尔能听到什么鸟扑腾翅膀的声音,还有从山上传下来的某种野兽的低吼。
沈海躺在躺椅上,听着那些年轻人的讨论,就好像在听音乐一样。
过了不知道多久,沈海在椅子上面睡着了,是韩微微过来把他叫醒的。
“你们讨论完了?”
沈海揉了揉眼睛,抬头看了看天象,月影西陲,看来时间已经不早了。
韩微微的脸蛋红扑扑的,也不知道是兴奋的还是怎么的,对沈海说道:“讨论完了。你进屋去睡觉吧,现在外面晚上已经很冷了。”
之前回去的时候跟沈建设他们说过住在知青院子,沈海还在空间里面随时放了一些换洗的衣服。
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之后,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多劳多得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的理论基础。
也正是在人民公社化结束之后,知识青年下乡迎来了第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