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痴迷纸媒

在董仁义发表稿件的“刺激”下,韩鲲鹏似乎找到写宣传稿件的窍门,真是一发不可收拾。<\/p>每次去宣传部送稿时,数量都在三篇以上。韩鲲鹏也多次得到宣传部领导的肯定。<\/p>“小伙子,好好写,将来有机会到宣传部工作。”<\/p>年少的韩鲲鹏更是深受鼓舞,满心期待着有一天梦想会照进现实。<\/p>每天临近中午时分,车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会拿着报纸到各个班组进行分发,这是工厂为了提升班组建设,为全厂所有班组集中订阅的《辽南日报》。<\/p>迷上写作之后,韩鲲鹏对这份报纸也有些痴迷。<\/p>工人师傅们午休的时候,要不睡觉,要不打扑克。<\/p>唯独韩鲲鹏拿着这份报纸看得是津津有味。<\/p>当时,《辽南日报》办得很接地气,读者、烦心事帮你管管、世纪街快语、本报说事、论坛等栏目在辽南地区都是非常的有影响力,也有不少作者积极地给这些栏目投稿。<\/p>这上面既有一针见血的时评,也有烟火气息浓郁的散文。<\/p>韩鲲鹏简直是迷在其中,难以自拔。<\/p>午休时间,韩鲲鹏就会找个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进行独处,然后捧着报纸在那里有滋有味地品读。<\/p>“简直写得太好啦。”<\/p>一些评论性的文章,作者的观点,简直是让韩鲲鹏连连叫绝。<\/p>他何尝不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是以自己目前的水平,他还是望而却步。<\/p>在这个僻静的地方,下午上班的铃声都是受风向的影响,时而清脆,时而模糊。<\/p>上班铃声响后,韩鲲鹏就在脑海中提醒自己,这页报纸读完就准备上岗。<\/p>翻看报纸,他的脑子就不受控地跟着文章的思想和主题在跳跃,很快就忘记上班的事。<\/p>师傅们都陆续来到工作现场,左等右等也不见韩鲲鹏的身影。<\/p>“这小子又跑哪去了?”<\/p>朱班长沉不住气就派董仁义去找他。<\/p>一到中午就失踪,偌大一个车间,董仁义哪知道他会在哪里。<\/p>“班长,我上哪去找,你有没有大致的方向给我参考下。”<\/p>“你等会儿到车间书记办公室找一下他,他可能在那里。”<\/p>书记办公室空无一人,反正也不用干活,董仁义就在不紧不慢地在寻找。<\/p>半天时间过去,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p>见到熟人,董仁义就打听看到韩鲲鹏没有。<\/p>大家都表示没有看见,不过,也有热心的师傅让他可以挂电话找韩鲲鹏。<\/p>董仁义是能磨蹭一会儿就蹭一会儿,要是就这么轻而易举找到韩鲲鹏,他也得跟着去出大力。<\/p>将手中的报纸翻看完,韩鲲鹏才乐颠颠地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再一看表,他才急忙地往车间方向跑去。<\/p>赶到班组时,师傅们都在那干了半天时间。<\/p>“你上哪去?怎么才回来?”<\/p>“我——”<\/p>韩鲲鹏一句话都没有说完整。<\/p>他胳膊你倒是去坐办公室呀。”<\/p>朱班长的冷嘲热讽让韩鲲鹏是一点面子都没有。<\/p>这个事件刚刚稳定。<\/p>时隔半个小时,董仁义才晃晃悠悠地走回来。<\/p>还没等班长批评他到哪里找人用了这么长时间,他直接将罪魁祸首就怪罪到韩鲲鹏的身上。<\/p>“你跑哪去,整个厂子都要找遍,也没有看到你的身影,简直要让你给累死啦。”<\/p>《辽南日报》那是每天都有,上面的内容也是非常的新鲜。上面很多可供读者参与的栏目,让这份报纸是格外的接地气。<\/p>比起一个月才有一期的《宣传简报》而言,这份报纸还是深深地吸引了韩鲲鹏的目光。<\/p>每天看到报纸时,他都恨不得一睹为快。<\/p>只是发生上次事件后,他尽可能不让周围人看出来他对阅读报纸有这么强烈的渴望。<\/p>朱班长通常拿到报纸就会直接将报纸锁到工作柜里面,韩鲲鹏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才会匆忙在工作柜里翻一翻。<\/p>每天报纸有什么版面,会有哪些栏目适合读者参与,他基本上是倒背如流。<\/p>他娴熟地将自己关注的版面从中抽出来,叠成扑克牌大小,留着闲着的时候打发时间使用。<\/p>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p>很快,韩鲲鹏的举动就被人传到朱班长耳朵里。<\/p>只要是报纸一送来,朱班长就会将它锁到柜子里面,等到午休的时候,朱班长就会夹着报纸走人。<\/p>“师傅,也没有见朱班长看报纸,他拿到休息室里面的报纸都放到哪去了?”<\/p>韩鲲鹏还是对那些报纸非常留恋,就一直关注它们的去向。<\/p>“都让他拿回家,留着卖报纸啦。”<\/p>倪师傅倒也实在,对韩鲲鹏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p>韩鲲鹏只好另辟蹊径。<\/p>在等车的公交站点附近,就有一个报摊,这里卖得是辽南地区各家媒体都市报,在《辽南日报》上面长了那么多的见识,韩鲲鹏再次将目光投放到这些报纸上面。<\/p>每天他都会购买一份《辽南晨报》,报纸价格才五角钱一份,不仅可以在这上面了解本地的大事小情,还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性的栏目,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p>《辽南晨报》最近在征集报纸的评报员。看到征集启事,韩鲲鹏就迫不及待的报了名。<\/p>评报工作就是每天根据读者约定的时间,由报社的热线员给评报员打来电话,详细了解这一天报纸哪些新闻稿件质量好,哪些稿件质量一般,同时给报纸乃至是报社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p>这项工作就是由报社接电话的热线员负责,中午时分,韩鲲鹏都会将这天读报体会告诉热线员。<\/p>为了干好这项“工作”,韩鲲鹏可是煞费苦心,刚开始只是购买《辽南晨报》这份报纸进行评报。<\/p>后来,为了提升该报的办报水平,他同时还购买了同城另外三家都市报——《辽南晚报》《辽南商报》《辽南法制报》。<\/p>同样的新闻,他都会关注每家媒体记者采写角度,从标题到文章的内容,他都进行细致的分析,再将意见反馈到热线员那里。<\/p>一来二去,韩鲲鹏就与名叫葛颖的热线员熟悉,并且在后来《辽南晨报》举办首届评报活动中,他以优秀评报员的身份与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葛颖见了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