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冉玉瑛最终还是跟着坐着厂里的小车一道去瑞章了,毕竟,在儿子的高考和老高的伤情之间,她更担心的还是后者。
高逸平是一厂之长,厂里想拍高家马屁的人多得很,高凡随便跑到哪家去吃饭也饿不着自己。至于说父母都不在家,会不会影响高凡的心情,进而影响他复习备考,冉玉瑛就顾不上了,毕竟高考还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
“领养”高凡的任务,最终是落到了周晓芸的头上。周晓芸算是和高家关系最好的人,高凡小时候就喜欢去找周晓芸玩,一直是把周晓芸当成小姨来看待的。周晓芸没有成家,这也是方便照顾高凡的原因之一。
“小凡,中午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周晓芸直接抱着自己的铺盖来到了高家,放下铺盖就张罗着要给高凡做饭。她已经答应冉玉瑛,这些天她会在高家陪高凡,除了给高凡做饭之外,还可以监督和辅导一下高凡的学习。对此,冉玉瑛是一百个放心的。
“随便吧,晓芸阿姨做什么都好吃。”高凡说着乖巧话。
这话对于他的前身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大实话。很多孩子都觉得别人家的饭菜比自家的香。周晓芸是浦江人,做菜更为精致,早先高敏、高凡姐弟俩没少在周晓芸住的单身宿舍里蹭饭。
“那好,我炒个菜花,再做个西红柿蛋汤,中午咱俩就简单吃点吧。你先去看书,饭菜好了我叫你。”
周晓芸说着,套上冉玉瑛的围裙就下厨了。
高凡却没有钻回自己屋里去看书,而是站在厨房门口,一边看着周晓芸忙活,一边问道:“晓芸阿姨,你和我爸他们这些天是在忙两煤耗的事情吗?”
“是啊,怎么,你也懂这个?”周晓芸笑吟吟地答道。
“懂一点吧。”高凡说,“咱们厂的两煤耗现在是多少?”
“燃料煤1400公斤,原料煤1600公斤,两项加起来接近3000公斤。”
“这也太高了吧?是不是设备太旧了,还有就是废热完全没有回收利用。”
“咦,你还真懂嘛,这都是你爸爸跟你说的?”
周晓芸回头看了高凡一眼,有些惊讶地问道。
高凡摇摇头,说道:“我爸才不跟我说这些呢。我是前一段时间为了参加化学竞赛,把厂里资料室里的杂志都看了,看到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我印象中,有些技术先进的企业,原料煤可以控制在1300公斤以下,燃料煤也就是200公斤上下,不到300公斤。咱们如果燃料煤达到1400公斤,肯定是废热完全没有得到利用。”
“不错啊,小凡,数字记得挺清楚的。你如果把这股劲用到学习上,成绩进前十也没问题啊。”周晓芸随口赞道。
“阿姨,我如果跟你说,我这次去瑞章参加化学竞赛,有可能拿到一等奖,你信吗?”高凡问道。
周晓芸一愕,扭转头来看着高凡,见对方脸上并没有戏谑的意思,不由诧异地问道:“怎么,你觉得题目很简单吗?”
高凡没有回答,而是问道:“阿姨,你相信开窍这种事情吗?”
“当然相信。”周晓芸说,“我读中学的时候,就见过班上的男生突然开窍的,一个学期成绩就上升了几十名,从班上垫底变成班上领先。怎么,小凡,你觉得自己开窍了?”
高凡认真地点着头,说:“是的。前些时间,为了参加化竞,我看了很多化工杂志,都是厂里资料室的。后来,我突然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很多东西,不单是化学,其他科的知识也一下子就懂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周晓芸说。她也不确定高凡的话是真是假,毕竟高凡只是说了一种感觉,除非他真的能够拿到化竞的一等奖,否则这个所谓的“开窍”也就是普通的进步而已。毕竟,看了那么多书,总是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的。
不过,即便不完全相信高凡的话,周晓芸还是愿意鼓励高凡几句。临近高考,高凡有这样的自信也是一件好事情。
高凡要的,可不是周晓芸的鼓励。他反复强调自己开窍,是为了能够得到众人的承认,以便早日获得一些话语权。他拥有超前时代40年的知识,却没人愿意相信他说的话,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晓芸阿姨,我看到杂志上说,像咱们厂这样的小氮肥厂,最好的出路是扩大合成氨规模,再转产尿素。咱们厂有没有这样的打算?”高凡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向周晓芸问道。
他前面兜了个圈子,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想和周晓芸探讨一下化肥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身为人子,他想替父亲分担一些压力。
周晓芸此刻开始有些重视高凡的话了,她隐隐觉得,高凡和过去不太一样了,说话有些成人般的稳重。她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你爸爸讨论过,我们都认为我们厂未来应当走转产尿素的道路。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因为如果要转产尿素,需要进行设备的大规模改造,需要的资金将近2000万,这笔钱县里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县里拿不出,国家能拿得出啊。”高凡说。
“国家当然拿得出,可是国家凭什么把这笔钱拿给我们呢?”周晓芸反驳道。
高凡说:“我觉得,小氮肥转产尿素这件事情,我们能够看到,国家肯定也是能够看到的,所以国家肯定会支持这件事。全国这么多小氮肥厂,不可能一下子都转产,国家做事的方法,一向都是选择几家厂子作为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国家把我们当成试点企业,国家不就会把钱拿给我们了吗?”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周晓芸有一种天雷滚滚的感觉。
这番话,如果是出自于高逸平之口,是再正常不过的。厂里的其他领导这样说,也不奇怪,毕竟大家都是有工作经验、有社会阅历的人,能够揣摸国家的政策。
可高凡只是一个高中生,从来没见他关心过企业的事情,怎么一张嘴,就是一副身经百战的企业领导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