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力
分类:言情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21日
状态:完本
书中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处境,为此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视角,很可发人深思。如果把欧亚大陆看作一个整体,一体化的欧盟和俄罗斯、印度、中国,大致上各占地图上的一条边,中国所在的这条边上,有一个强大的日本守在门口。其实何止是日本,从中国的四个方向望出去,北有老牌帝国俄罗斯,东北方向除日本外还有充满变数的朝鲜半岛,南面是新近在崛起的印度和越南等国;再稍远些,是并不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会对华友好的一些南洋国家,以及动荡的阿富汗;更远处则是正在谋求统一的欧盟和势力无所不在的美国。❀
丁力
黄鑫龙作为一个没有多高学历和任何背景的农民,能在深圳立足已属不易,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更是奇迹。这其中他经历哪些磨难?在一系列偶然的背后存在何种必然?而在他成为集团董事局主席之后,为什么会迷失方向?在集团公司经历了ST、PT并最终走向退市之际,他个人命运和上市公司的命运将走向何方?作为专家的李惟成和后来者的吴晓春能否再续辉煌?❀
火车在沪宁线上由西向东行驶,时间是1991年11月19日。这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我开始了艰难的旅行,走走停停,已经走了十年,而且还要继续走下去,仿佛这旅行是在兜圈子,永无尽头。这次旅行的起点是安徽省马鞍山市,目的地是深圳。深圳太出名了,前面不需要冠某某省,后面不需要加上 市,深圳就是深圳,说深圳谁都知道,不象说马鞍山,前面非得加上安徽省,否则别人还真不知道你说的是香港的马鞍山还是东北的马鞍山;后面的市更重要,有了这个市,马鞍山就能与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平起平坐,他们不都是叫市吗?市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阿Q名字前面的那个赵姓,有了这个 赵,一贫如洗的阿Q就可以和赵老太爷攀上亲了。❀
那时候,我同样也没有听说过房地产开发这个词。后来的发展证明,赖春泉在商业运作上确实是有远见的。随着像他这样一些本来在香港根本就不起眼的小老板在大陆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香港和台湾小老板跑到深圳来,借助于这边改革开放的东风,及在劳动力、厂房租金、税收、环保征收、辅助原料及生活费用方面的低成本,不用几年就一个个成了大老板。这些人过来都是要租用厂房的。❀
深圳河终究不是一条安宁的河。那年一声巨响,震塌了梧桐山的尾巴,河水改道,把河西甩给了香港,河东留给了深圳。由于是边界线,经双方协商,由土地流失方出资恢复原河道,另一方给予协助。但是,这里的边界毕竟不是国界,与主权无关,让当时并不富裕的惠阳地区宝安县花费大笔资金去做劳而无功的事情不现实,因此,恢复原河道的事情就拖了下来。这一拖,就是整整三十年。河西面的村子叫罗沙村,村里的人都是移民,有几百年前来这里的老移民,也有几十年前来这里的新移民。老移民传说是当年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后代,或者是戚继光当年部下的后代。这一点,村子中央的继光祠似乎提供了间接的证明。❀
现代都市很多优秀女人找不到如意郎君,并且条件越好越难找。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句高不成低不就能简而概之的。经济独立的女人往往思想独立,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工于心计,大多数男人欣赏三高女人,甚至幻想与她们结成终生伴侣,可一旦亲密交往,就发现她们身上有许多令男人无法承受之重。女人在获得和男人同等竞争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女人温柔、贤惠、甘当配角的特质。男人都是贪心的。他们既希望老婆温柔贤惠,又希望她们经济独立,而且他们未必像女人想象的那么大度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