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本书的动机
少年只当无厘香,错把悲剧当喜剧。
星爷的无厘头电影,逗乐了我们欢乐无知的少年,却整哭了我们懂事后的成年。
因为长大后,经历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才豁然明白过来——原来星爷演的就是我们,这其实不是一个喜剧!
诚如你所见,这个叫“里其”的家伙,一定是闲得发慌、闲得太无聊,才会去钻研宇宙命运、生命意识的由来这种连科学家都解决不了、还解释不了的问题。
应该不会有人像我这么敲骨入髓、冥顽不灵地研究这些了。六年前老妈的离逝,两年后老爸也走了,留下一个智商停留在三四岁的智障哥哥,需要我照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叔叔,从一出生就眼睛瞎了的。四年前我辞掉了工作,每天用来照料他俩,哪也去不了。正是这样的家庭遭遇,让我迫切地需要整明白这命运,这生老病死,以及生而为人却惑而为人的迷惑:意识是个什么东西,它有它的来处和去处吗?这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所有,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究竟的答案吗?
每一个引得观众发笑的人物,其实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每一个感悟至深的金句,背后都有一段痛彻心扉的经历。
追求真、善、美,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没有人不渴望幸福,没有人不追求真理和真相。
我在《谈谈量子理论中的主观意识》里,提到这么一句话:“前沿科学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很接近宇宙真相了”云云。
指的是量子论里的波函数。
用辩证法来看,其实释迦牟尼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真相,但他没有使用科学语言来描绘,导致难以让科学家信服。
而科学家使用科学手段,精准地算出了宇宙的真相,却因为认知意识水平达不到释迦牟尼的层次,而始终无法认清自己弄出来的结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他们使用了十几种方案,来诠释波函数,仍然没能解释清楚。
波函数发生塌缩的结果,提示这跟意识相关,但科学家始终将意识排斥在外。
在这里,咱们做一个假设:
假设,正是因为科学家把意识排斥在外,才导致波函数始终得不到一个完美的诠释。
那么,我们来个反向推理实验,尝试把意识并入波函数参考系统中,如果能得到一个自洽的结果,则证明这个意识是不能被排斥掉的。
这就是我写《科工狂人》的出发点。
这是一个思想实验,引以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