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二十多年前的事

15700锦州骑,叶骁做梦都能笑醒了。

但他不能表现出,自己非常满意的样子。

否则,刘冉,段海平非把尾巴翘到天上不可。

关键是,叶骁既然已经严令他们,扩充锦州骑的编制数量,那么这股压力,就必须时刻在他们身后,鞭策着他们。

若是大家心中的这口气散了!

叶骁还如何在短时间内,增强整个西川道的实力?

“我们麾下的三个县城,原本兵力只有7000多,自从安抚使大人下令增兵之后,我们目前的兵力,大约有1万左右。”

说话的是周炳添,周炳能两兄弟。

当初他二人刚刚到平川府上任。

麾下三个县城的兵力,压根儿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整日阳奉阴违,直到后来叶骁组建了骁勇骑,借助流沙组织和大齐昭的情报网络,一口气端掉了那些背后阳奉阴违的士族力量之后,他们二人终于彻底掌握了平川三县境内的全部兵力。

上一次,藩兵联军主力疾袭西川道,他们兄弟二人,在叶骁的传令下,奔袭百里,狠狠配合当地的守军,打了龟兹国一个伏击。

据说这一战,龟兹国伤亡不小,而三县兵力却几乎没有任何伤亡。

这一切除了叶骁早早选中地势,安排一切的原因之外,也离不开,周炳添,周炳能两兄弟,练兵得力!

“1万人?倒也算是恢复到平川府最巅峰时候的兵力了,但是,还远远不够,你们古蓝三个县城,人口,经济,粮食,都不缺。

人数上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西川道经历连连胜战,境内百姓参军的热情,还是挺高的。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失去土地的流民。

他们每活一天都无比艰难。

倒是参军之后,不仅能够餐餐饱饭。

每月还能获得不少军饷。

只可惜,叶骁对各地增兵,是有严格标准的。

既要大家努力扩充,同时,又订下严格的标准,就是为了防止,有的人滥竽充数,吃空饷的事情发生。

要知道,叶骁手里发出去的军饷,每一分,每一厘,都是来之不易,可以说是用生命和鲜血,从接连不断的战争中,抢回来的。

唯一一次,从大雍皇帝手里,兵不血刃,敲诈了500万两白银的军饷。

但这种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不可能随时发生。

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鲜血去拼,去抢!

如果仅仅靠着西川道各地的赋税,根本就撑不起叶骁现在这么大的摊子。

“这一切,还真是要好好谢谢我们的敌人,一直都在不停往我手里送钱。”

最初的周员外,后来的田老爷,镇南王,小越王……西藩诸国,礼泉县。

若是没有这一桩桩的横财,叶骁也不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彻底了解了各地增兵情况之后,叶骁心里大概已经有了一定的底气。

除了周炳添,周炳能两兄弟麾下的古蓝三县,兵力从7000增加到1万之外,西川道境内,其它县城的兵力,也都有所回升。

就拿平川,西康,延康,平川四个州府来说,叶骁手里能够调动的兵力,就从原本的10万人,增长到了大约14万左右。

这还是在不计算叶骁麾下的铁山营,虎豹营,以及骁勇骑等主力的情况之下。

锦州城虽然也有陆陆续续增兵,但是他们的兵力一直都保持在与四府持平的状态之下。

就连刘冉,段海平他们两个增加的锦州骑,也都是从锦州城内,各个将领的营帐之下,挑选出来的精英。

那些将领原本也不想把自己麾下的精锐,让给锦州骑。

但是没办法,锦州骑如今,就是全锦州的脸面!

叶骁接二连三派人催促,他们脸上也是无光。

于是乎,难兄难弟,只能一块儿搭伙过日子。

把各自麾下好的,厉害的精锐,纷纷扔到段海平跟刘冉的手底下,进行训练,若非如此,锦州骑的数量,也不可能在短短月许,增长到如今的规模。

“这么说的话,整个西川道,我能调集的兵力,至少也是30万左右!”

想到这里,就连叶骁自己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小越王佣兵5道之地,也不过号称60万大军。

而叶骁麾下区区一个西川道,就有足足30几万大军?

这放在以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西川道跟南疆毗邻,又有集峡关这样的险关要塞,为了防止南疆生乱,西川道这才陈下重兵。

即便是在叶骁没有掌握整个西川道军政大权之时,西川道的常规兵力,也一直保持在20万上下。

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南疆的叛乱之心。

“只可惜,大勇皇帝压了这么多代,还是压不住历代镇南王那颗想要造反的心。”

正是因为西川道本身的资质不错,叶骁才能在掌控了西川道之后,一路顺风顺水。

“可即便是30万大军,想要同时迎战西藩,南疆,还有大越,也还是太过吃力了一些。”

若是换了以前,1V3这种局,叶骁绝壁不会开。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西川道境内,除了这30万大军之外,还多了一座辛安军镇!

军镇里这30万军民,除了日常所需的粮草,物资之外,根本不用发一分钱军饷,关键是他们本身的战力,本就不低。

若非如此,南境皇当初,也不可能差点在辛安府内沉沙折戟。

“三方虽然结成同盟,但是他们的同盟,肯定不是铁板一块,甚至,在这个结盟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蝇营狗苟。”

叶骁从来不相信,越武皇,南境皇,还有西藩诸国这三股力量,能够真正走到一起。

远的不说,就拿渝南道的事件来说。

若非西藩诸国借题发挥,断了南疆的粮草。

他们在渝南道中的战果,至少还要扩充一大半。

“当双方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很多时候,往往会选择牺牲另一方的利益。”

西藩,南疆,大越,他们彼此间的利益,从来都不在一处,这帮家伙凑一块儿,往后的幺蛾子肯定少不了。

“接下来,就要等晚霜姑娘那边的消息了!”